湖南千两茶 茶文化的经典

阅读 :

湖南白沙溪千两茶重:36.25千克或3.625千克.

千两茶是20世纪50年代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其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安化“千两”茶,即花卷茶,历史上是安化边江刘姓家庭不向外传的神秘产品。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引入湖南省白沙溪茶厂独家生产,至1958年累计生产48550支,产品全部按国家计划调拨,主销山西、宁夏和陕西等地。花卷茶的全部制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加工技能强、难度大、消耗体力、工效低。1958年后,湖南省白沙溪茶厂以机械生产花砖茶取代了花卷茶。市场上以花砖茶替代了花卷茶,花卷茶和花砖茶虽同属紧压茶,均采用黑毛茶为原料但由于加工工艺和品质要求不同,形成的产品各具特色,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紧压茶产品。

花卷茶停止生产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多年后,惟恐花卷茶加工生产技术失传。1983年,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决定将一批老技工聘请回厂,带领一批青年职工参与制作。从初夏到深秋历时四个余月,共制作了300余支花卷茶。当年生产的花卷茶现已不同形式和渠道流入到了茶叶收藏馆、陈列馆、海外和港台地区,一部分流入到了百姓和各阶层家庭中消费和收藏。

1997年,为满足市场需求,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恢复了传统的花卷茶生产。花卷茶的生产在原料选择上需经筛制,拣剔、整形、拼堆程序,在加工上需经其绞、压、跺、滚、锤工艺,最后形成长约1.5米、直径为0.2米左右的圆柱体,置于凉架上,经夏秋季节50天左右的日晒夜露(不能淋雨),在自然条件催化下,自行发酵、干燥,吸“天地之灵气,纳宇宙之精华”于茶体之内,进入长期陈放期,陈放越久,质量越好,品味更佳。

由于花卷茶选用的优质黑毛茶原料和古朴的加工方法使其产生特殊的饮用价值,花卷茶中的儿茶素和氧化产物黄烷醇类氧化基合物是一类复杂的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如增强人体血管壁的韧性,抑制动脉硬化,具有维生素P的类似功能,抑制人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能力是维生素的5~10倍,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从而防止致癌物质――亚硝酸铵等硝基化合物的在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形成积累等。饮用花卷茶可以感受到茶味十足,滋味甜润醇厚、提神、解腻、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对缓解腹胀、止泻有明显功效。并具有抑制肥胖的功能,因而花卷茶受到了国内外的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湖南省白沙溪茶厂生产的“白沙溪”牌花卷茶有两种规格分别为36.25公斤/支和3.625公斤/支,在国内主要销往广东省、港台地区市场,在国外主要销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近年来,花卷茶这一传统产品的挖掘和利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市场不断扩大。但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地下手工作坊仿制的假冒伪劣产品,由于地下手工作坊的生产伪劣产品出现了烧心、霉变。为保护花卷茶这一民族品牌,该产品于1998年申请了国家专利,花卷茶为湖南省白沙溪茶厂专利产品,目前该厂是全国惟一花卷茶合法生产厂家。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知识 茶道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标题:湖南千两茶 茶文化的经典 - 茶的起源_茶的历史_中国茶史_世界茶史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shi/4058.html

相关文章

  • 南岳茶禅文化历史考究(三)

    南岳“茶禅文化”的历史地位,得到广大文人墨客、政要、学者的关注和认同。南岳茶禅文化历史悠久。追本溯源与神农尝百草得茶解之有很深的渊源,已有可考证两千多年栽培历史,唐代南岳九仙观道人中有司马承祯等几任国师,南...

    茶源茶史
  • 茶与佛教

    佛教的兴盛发达,对茶的广为传播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戒荤吃素;“定、慧”,即坐禅修行,要求坐禅时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进入专注忘我的境界。此种耗费精神、损伤...

    茶源茶史
  •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大力宣扬“仁”即爱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时,强调“仁”的实行要以“礼”为规范,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治国理念。这些思想,造成儒家以中庸...

    茶源茶史
  • 黄山毛峰的传说

    黄山毛峰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历史名茶,产于风景优美的安徽黄山之间,成品茶外形细嫩卷曲,茶叶多毫,味醇甘甜,冲泡后香气四溢。其最早是创制于清朝的光绪年间。不过黄山茶最早可以的时期应该...

    茶源茶史
  • 铁观音茶名的由来

    十大名茶之一的“铁观音”产于福建省的安溪县,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但关于茶名“铁观音”的由来,民间有两种争议比较大的传说:乾隆皇帝一生饮茶成癖,对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一次微服游历江南,进入福建省,品尝了一种当...

    茶源茶史
  • 三国时期的罐茶习俗

    在留侯镇紫柏山脚下的闸口石一带,最耐人寻味的是喝罐罐茶。 据传,闸口石人喝罐罐茶的习惯起于三国时期。当年,诸葛亮兵出岐山,途经闸口石地带,安营扎寨操练人马时,因此地处秦岭腹地,又紧靠紫柏山,山高气侯寒冷,便让将士用砂...

    茶源茶史
  • 茶马古道是古代普洱茶的运销之路

    茶马古道是千百年来由一条条的古山道、古驿道互相联接、延伸、发展形成的,主要路段还用青石块、青石板铺设。道路在历史上主要由马帮承担运输任务,运输的物资以茶叶最为大宗,因此称之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不仅是普...

    茶源茶史
  • 湘茶传说

    湘茶,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一个动人心弦的神话故事。她出产于北纬30度以武陵山为中心的神秘文化带与茶叶产区,一片片绿色的茶园,一簇簇嫩绿的茶叶,一杯杯清润的茶水,蕴涵着湘水女神的神奇故事。湘茶,是湘水女神的积淀。《...

    茶源茶史
  •  普洱茶与原始宗教
    普洱茶与原始宗教

    茶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思普区是普洱茶乡,在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居住著哈尼、彝、傣、拉祜、佤、布朗、基诺、回、瑶、傈僳、白、苗、壮、汉等十四种世居民族,千百年来,由于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形成的虚幻反映...

    茶源茶史
  • 隆中茶有哪些故事渊源?

    因为容易氧化,所以在选购包装好的绿茶时,应特别注意制造日期和保存期限,原则上越新鲜越好,一旦开封后也要尽快喝完,以免失去绿茶的清新香味和营养。绿茶由于未经萎凋及搅拌的发酵过程,所以保留大量的叶绿素...

    茶源茶史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