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点茶道

阅读 :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着《茶录》二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是北宋着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着《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缶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茶道。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

点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备器

《茶录》、《茶论》、《茶谱》等书对点茶用器都有记录。宋元之际的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对点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号,并附图及赞。归纳起来点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

选水

宋人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不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观茶论》“水”篇却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日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汗,虽轻甘无取。”宋徽宗主张水以清轻甘活好,以山水、井水为用,反对用江河水。

取火

宋人取火基本同于唐人。

候汤

蔡襄《茶录》“候汤”条载:“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汤最难。”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赵佶《大观茶论》“水”条记:“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赵佶认为水烧至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蔡襄认为蟹眼已过熟,而赵佶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汤的老嫩视茶而论,茶嫩则以蔡说为是,茶老则以赵说为是。

习茶

点茶道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盏、点茶(调膏、击拂)、品茶等。


茶叶的种类 茶的历史 茶马古道 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茶道文化 中国茶道 日本茶道 茶道知识 茶文化知识

本文标题:宋明点茶道 - 茶的起源_茶的历史_中国茶史_世界茶史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shi/5256.html

相关文章

  • 贡眉茶树的美丽传说

    福建闽北茶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以白茶树为原料的贡眉茶在海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福建种植茶树历史悠久,所以各地都有老茶树,以及关于茶树的美丽传说。风水茶树政和最早发现白茶树母树的传说,是在咸丰年间(1851~1861年)。...

    茶源茶史
  • 古今明清泡茶道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风至今。十六世纪末的明朝后期,张源着《茶录》,其书有藏茶、火候、汤辨、泡法、投茶、饮茶、品泉、贮水、茶具、茶道等篇;许次纾着《茶疏》,其书...

    茶源茶史
  • 桔普茶的历史由来
    桔普茶的历史由来

    据说桔普茶是良溪村道光进士罗天池始创的。 罗天池原名汝梅,字草绍,1805年生于新会棠下镇良溪村,道光六年进士,被誉为“粤东四大家”之一。道光廿七年(1847年),罗在池辞官回乡,带回许多。回乡的当年秋天,罗天池不慎得了感冒...

    茶源茶史
  • 松萝茶的产地介绍及历史渊源

    产地环境松萝茶产于松萝山。松萝山位于休宁城北约9公里,与琅源山、五陵山相望,最高峰海拔882米,茶园多分布在海拔600~700米之间,山势险峻,崖悬壁峭,松萝交映,连绵数里,风景秀丽,“松萝雪齐”为休宁海阳八景之一...

    茶源茶史
  • 本山茶的传说

    一种传说是,古时有一位诚心敬奉观世音菩萨的人,他每天清晨必在观音菩萨前敬奉一盏清茶。有一次他在敬茶时,观音菩萨显灵,指点他某处山岩有一株神茶,可以采撷。于是他跋涉攀登到山岩上,果然找到了这株神茶,只见茶树的叶片闪...

    茶源茶史
  • 敬亭绿雪传说二

    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叫绿雪,心灵手巧,年年到敬亭山采茶,她采茶便是用嘴采的。每次采茶之前,她都要用鲜花沐浴,她把茶叶一片一片用嘴含下来,再吐入怀里,茶叶贴着人的香气,得其热气,异香扑鼻,不但有茶的清香,更有少女的幽香。可后来...

    茶源茶史
  • 十大名优绿茶背后的故事

    每一杯好茶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喝茶听故事,这些真真假假的传说也好,典故也好,总能让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浮想联翩,穿越时空。看完以后,不禁莞尔一笑,嘴里的茶,也更好喝了。所谓十大名茶,其实知名的茶远不止十个...

    茶源茶史
  • 几千年的茶马文化

    在我国神秘的西南地区,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盘旋着一条被原始森林和现代化柏油马路覆盖的千年古道,它无声地讲述了千百年来茶叶入藏的故事,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路程最远的文化传播要道――茶马古道。 茶马互市遗...

    茶源茶史
  • 茶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茶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首先,是要研究中国的。所谓茶艺,不仅仅指是点茶技法,而包括整个饮茶过程的美学意境。中国历史上,真的“茶人”是很懂品饮艺术的,讲究选茗、蓄水、备具、烹煮、品饮,整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程式,而包含...

    茶源茶史
  • 茶文化与宗教发展的内在关系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础。可以说,没有这一基础,茶无以形成文化。宗教最基本的是儒禅道三教。尽管儒是否成为"教"仍属争论之列,但儒所具有的宗教精神和宗教性的道德功能则是无可争辨的;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

    茶源茶史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