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采茶民俗:喊山

阅读 :

唐宋以来,闽北各地茶叶种植逐渐增多。每到清明时节,采茶人蜂拥入山,采撷嫩叶幼芽制茶。此时,往往会举行一系列别具风格的采茶民俗活动。

据《文昌杂录》载,库郭林郎史说,建州上春采茶时,茶园人无数,击鼓声闻数里。宋时,北苑要赶制头纲在清明节前输往京城,但此时仍春寒料峭,为了提高早春茶园的气温催茶发芽,官府“调民数千鼓噪山旁,以达阳气”,俗称“喊山”。欧阳修《尝新茶呈圣谕》诗云:“年穷腊月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凝睡不醒,唯有此树先萌芽。”

当时,采茶仅选择清晨日出之前。“须是清晨,不可见日,晨则夜露未晞,茶芽斯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见赵汝砺《北苑别录》)。为此,北苑凤凰山上设打鼓亭,“每日常以五更挝鼓,集群夫于凤凰山,监采官人给一牌入山,至辰刻则复鸣锣以聚之。”(见赵汝砺《北苑别录》)。这种击鼓鸣锣以聚散的形式别具风格。

据《宋史·方偕传》载:“方偕知建安县,县产茶,每岁先社日,调民数千,鼓噪山旁,以达阳气。偕以为害民,奏罢之。”在方偕上任之前,建安产茶区这鼓噪茶山以壮阳气的习俗已存在很长时间。由于数千民众同声鼓噪,声势是如何壮观。“喊山”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仪式,由地方官员参加并主持,以隆重庆祝皇家茶园茶叶的开采。

元代诗人刘仁本《建宁北苑喊山造茶是日大雷雨高奉御至》诗可以佐证:“建溪三十里,北苑擅茶名。地耸岩峦秀,川洄泷濑萦。溪山元蕴瑞,草木亦敷荣。远土修职贡,官曹任榷征。君恩濡泽降,天助振雷轰。鼓噪千军勇,喧啸万蛰惊。仙灵烦酒礼,使者引旗旅。白玉堂前客,红云岛内行。灵根连夜发,凡草感春生。渐觉龙芽吐,先期风嘴萌……”民间采茶也有喊山的习俗,只是不敲鼓,不必持牌验点。

为什么要喊山呢?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说击鼓喊山可以呼泉催茶芽,一种是说喊山能惊走虫蛇,一种说法是图个吉利。

元、明的武夷山御茶园喊山之俗成了官方一种成规的祭祀活动,极为隆重。为了举行喊山之需,元至顺三年(1332年),时建宁府总管与崇安县令张端本,特意在御茶后山建有喊山台。“台高五尺,方一丈六尺”,亭其上,环以栏,植以花木。场“左大溪,右通衢,金鸡之贮存器耸其前,大隐之屏拥其后。林甍翚飞,基址壮固……”

“喊山”于每年惊蛰之日,御茶园官吏偕县丞等,并率茶园员工,前往喊山台,供以三牲、酒馔,点香燃烛,顶礼膜拜,宣读祭文。文曰:“惟神,默运化机,地钟和气。物产灵芽,先春特异。石乳留香,龙团佳味。贡于天子,万年无替。资尔神功,用申当祭。”祭毕,隶卒鸣金击鼓,燃放鞭炮。主祭率领官员、场工高声呼唤“茶发芽喽!”“茶发芽喽!”喊声响彻云霄,回荡于山谷。

在萦绕回荡的喊山声中,喊山台旁的“通仙井”的井水会慢慢上溢,甚为奇异,古人誉之及茶神之力所为也。今人诠释之:由于时节已届惊蛰,地气回升,加之祭祀时火灸烟熏、人气旺盛,造成地温增高,从而致使井水上溢。尔后,当地人又将“通仙井”誉为“呼来泉”,传为奇观,“通仙井”现仍受到完好的保护。如今,喊山之风俗,被当地茶农、茶商、厂家演绎为各种祭祀茶神、山神的仪式,如祭祀茶神杨太白、拜祭茶王大红袍等。

注: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的知识 茶叶分类 饮茶文化 茶的起源 茶的历史 茶叶百科 饮茶吧

本文标题:闽北采茶民俗:喊山 - 茶风茶俗_茶俗文化_各地茶俗_民族茶俗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su/13599.html

相关文章

  • 土家族茶俗茶礼

    “在土家族这样一个有着茶图腾崇拜残迹的古老民族中,茶,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茶,还必须是积淀在他们生命中、血液里的一种神圣的信仰”。如今,虽然在土家族地区早已没有往日隆重浩大的祀拜仪式,但是,通...

    茶风茶俗
  • 火焯茶——拉祜族喜爱的饮茶方法

    勐海的另外一个世居民族——拉祜族的日常生活,也与茶息息相关。恰逢秋茶采摘季节,拉祜寨子里年轻的姑娘们熟练地穿梭在壮硕古茶树间,飞快的爬上树顶,双手像蜂鸟一样从嫩叶上掠过,头上装饰的彩线绒花在一片...

    茶风茶俗
  • 一碗茶成仇人?多的是你不知道的民族茶俗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饮茶成了各民族共同的爱好。茶之为饮,因人、时、事而不同,不同的地方、民族亦有不同的饮茶习俗。茶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淀积了丰...

    茶风茶俗
  • 茶礼茶俗:传承千年的政和县饮茶习俗

    常言道: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茶。在政和县镇前、澄源、杨源等高山区乡镇,冬春两季,云雾缭绕,寒气袭人,有着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环境,所产的云雾绿茶香高味浓,多次冲泡,香味犹存。由于这里的气候寒冷,人们都习惯围...

    茶风茶俗
  • 日韩茶俗

    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因为土地、气候、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的不同,饮用的茶叶和流传的茶文化也不尽相同,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习俗。就算是和我们毗邻的日韩,关于茶也有着不同的讲究和运用。韩国的“饮食茶”韩国人也喝茶...

    茶风茶俗
  • 什么是万花茶

    万花茶,是苗家用来招待客人和示爱用的茶,是苗家独一无二的习俗,滋味清甜,别具一格,是上乘的饮料,不仅如此,苗家青年还会用万花茶来表达对异性的爱慕之情。若对方有意就在杯中放上四片万花茶,若无意就放上三片。 万花茶的制...

    茶风茶俗
  • 民族茶俗喜“闹”佳节

    中秋团圆夜,欢乐在中国。中秋节,少数民族中的彝族、鄂温克族、侗族、壮族等,也会“举头邀明月”,与月共舞。月伴高空,欢乐的氛围中,同样少不了茶的香浓。贵客来,少不了“三幺台”过中秋,各地风俗多有不同,但有...

    茶风茶俗
  • 马来西亚肉骨茶文化

    马来西亚肉骨茶,它的口碑确实不俗。肉骨茶吃法独特,其汤配猪腰,再蘸豆卜或许油条来吃,大块肉则可吃可不吃。而别的替客人准备的猪腰、肉骨等更令人胃口大增、欲罢不能。原料:猪大排500克,当归1块,枸杞子1把,黑枣(有核)2个,川...

    茶风茶俗
  • 解析德昂族的砂罐茶

    德昂族的砂罐茶:居住在德宏州三台山密林中的德昂族,喜欢饮用砂罐茶,德昂族语“点压雨”,先用大铜壶烧开山泉水后,用小砂罐,将茶烤至焦香,取铜壶冲入开水进行煮茶。这种茶水味道十分浓烈,能及时解除渴和消除疲劳。 中国茶...

    茶风茶俗
  • 大碗茶的历史

    大碗茶是北京的独特文化,代表着北京人的一种生活习惯,特色风俗,所以它不仅仅是一种茶,更是一种赋予意义的媒介。早年间北京卖大碗茶的都是挑挑儿作生意。什刹海海沿上、各个城门脸儿附近、十里天桥一带,常能碰见挑挑儿卖...

    茶风茶俗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