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三道茶”

阅读 :

早在南诏时期就有饮用三道茶的习俗,茶具和制作方法在当时就很考究。托盘用黑漆木制作,烤茶用拳头大的黑色土陶罐,使用白瓷蓝釉花的无耳茶盅。茶盅有小、中、大三种,按顺序分别在每道茶使用。茶叶一般是大理感通寺出的感通茶或下关沱茶,水以苍山溪水或龙潭水为上。

事实上,白族三道茶也是烤茶的一个变种。第一道是“苦茶”,即在火盆上支三角架,将小土陶罐底部预热,待发白时投入茶叶,抖动陶罐使茶叶均匀受热,待茶叶烤至焦黄发香时,冲入少量开水,煮沸后倒入牛眼盅内;第二道“甜茶”是在烤的基础上,加上切细的乳扇、核桃仁、芝麻、红糖等,寓意人生在世历尽沧桑,苦尽甘来。第二道茶的关键是乳扇不能炸,只能烤;第三道“回味茶”是在茶杯中放入花椒数粒、生姜几片、肉桂、蜂蜜和红糖少许,寓意着岁月漫长、酸甜苦辣、回味无穷。讲究的还要用松籽仁和核桃片做成一只欲飞“蝴蝶”漂在茶水中。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白族三道茶被赋予了更深厚的旅游文化内涵,每道茶之间都伴有歌舞,参与者一边看赏心悦目的歌舞,一边喝三道茶,回味“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境界。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知识 茶道文化 茶的历史 茶的起源 饮茶文化 饮茶礼仪

本文标题:大理“三道茶” - 茶风茶俗_茶俗文化_各地茶俗_民族茶俗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su/4522.html

相关文章

  • 茶俗之婆婆茶

    新婚苗族妇女常以婆婆茶招待客人。婆婆茶的作法是:平时将要将去可的南瓜子和葵花子、晒干切细的香樟树叶尖以及切成细丝的嫩腌生姜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储存在容器内备用。要喝茶时,就取一些放入杯中,再以煮好的茶汤冲泡,边...

    茶风茶俗
  • 中国各个民族的饮茶方法

    藏族同胞烹煮酥油茶的方法是:先将砖茶切开捣碎,加水烹煮,然后滤清茶汁,倒入预先放有酥油和食盐的搅拌器中,不断搅拌,使茶汁与酥油充分混和成乳白色的汁液。之后,将它倾入茶壶,以供食用。藏胞多用早茶,饮过数杯后,在最后一杯饮...

    茶风茶俗
  • 中国人喝茶的习惯

    中国人喝茶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饮料之一就是茶,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被列入开门七件事之一,可以看出喝茶的重要。以茶待客是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客人进...

    茶风茶俗
  • 南美的马黛茶

    南美的马黛茶。南美许多国家,人们用当地的马黛树的叶子制成茶,既提神又助化。他们是用吸管从茶杯中慢慢着品味着。的饮茶茶俗 茶叶的种类 茶的历史 茶马古道 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茶道文化 中国茶道 日本茶道 茶道知识...

    茶风茶俗
  • 竹筒香茶、壮族姑娘筒、茶酸、茶竹筒腌茶你知道吗?

    在少数民族众多,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云南,相同的少数民族对于竹筒茶有着看似相同,却各自相异的制作方式。同样喜爱竹筒香茶的还有傣族、佤族、景颇族、阿昌族、布朗族等。竹筒香茶在傣语里被称为“腊...

    茶风茶俗
  • 土罐烤茶——弥漫布朗族人远古的茶香

    布朗族,作为勐海布朗山最早定居的少数民族,远古的茶香在布朗人血脉里世代流淌。我们专程拜访的一位深谙茶艺、茶礼的布朗族老人——岩刀,向我们演示了传统“土罐茶”的制作过程。老人首先把适量茶叶放在...

    茶风茶俗
  • 有关侗族独特的饮茶习俗,你知道多少?

    侗族没有品茗的习惯,却有常年有吃油茶的习俗。只要去过侗乡的人,都忘不了那清香爽口、填饥饿解渴、脆甜味浓、别具风味的“煮油茶”。侗家所采的茶,有采自栽培的茶树,也有采自山上自生的野茶树,品种繁多,如...

    茶风茶俗
  • 印度饮茶习俗

    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家饮甜味红茶,或甜味红奶茶。印度饮茶总量为世界第一位,喜欢浓味的加糖红茶,西亚地区的土耳其人,不论大人小孩都喜欢红茶,城乡茶馆普遍,出门饮茶也方便。伊朗和伊拉克人更是餐...

    茶风茶俗
  • 土锅茶——哈尼族“诺博”传递出的义理大道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终年雨雾萦绕的南糯山仿佛就是上苍为僾尼人亲手安置的天然茶园,这里生长着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而僾尼人就是这神圣植物的守护者。勐海僾尼人是哈尼族的重要支系,与茶...

    茶风茶俗
  • 茶礼茶俗,云南凤庆的传统茶俗:百抖茶

    百抖茶是云南凤庆独特的传统茶俗。在凤庆的村村寨寨至今仍然能品尝得到百抖茶的鲜香美味。每当客人到家里的时候,主人便会烧起火,把自己采摘加工的茶叶从箩筐里取出,放入小瓦罐放于火上烤热,然后边烘烤边...

    茶风茶俗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