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陈年六堡?

阅读 :

近年来,随着六堡茶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一直盛名在外的六堡茶“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也在逐渐改变,受到越来越多的茶友的喜爱。又因其在一定的年份内,越陈越佳的特质,在茶叶收藏爱好者中受到追捧。有人只重年份,追求越陈越好;也有人认为,年份不过是数字而已。众说纷纭,那么陈年六堡茶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陈年六堡茶的价值体现

选干仓、弃湿仓

湿仓是人为的改变六堡茶存放时的温度、湿度,能够加速其陈化。湿仓茶,茶叶会因存放时间、空间发热的影响无法透过空气对流,进而产生恶性循环,茶自身发热,又被环境二次影响,导致茶味带有仓味和霉味。茶完全破坏了茶叶纤维,改变了茶叶原有的本质,违反茶叶内质自然氧化发酵的规律,这与饮茶健康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干仓是指温度、湿度适中,即常温下,通风透气,清爽无杂味,不易滋生有害菌的仓储环境。现在主流的消费观念认为,干仓才是六堡茶储存的最佳形式,认为干仓滋味正宗,充分展示了茶叶的活力感,是真正的六堡茶的味道。

唯“年份论”不可取

茶的存放环境以及陈化程度等等因素决定着它的品质。其实存放30年以上的六堡茶目前很少存世,四五十年以上的六堡茶更是微乎其微。一款存放10多年的茶,如果并没有达到这个年份该有的品质和内在质量、口感,也不能称之为老茶,反之,如果仓储条件和陈化的程度都非常理想,存放七八年的茶,就已经达到了10年的效果,那这款茶也可以说是‘老茶’。而且我们喝茶是喝茶的真味,是因为好喝才爱喝。如果一款30年的老六堡不好喝那其价值当然就不如一款好喝的没年份的茶。

对于六堡茶,不要简单地认为年代越久远越好。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在合适的储存条件下,茶品的品质会朝“好”的方向转化。而且茶总有它的合理的寿命,超过合理的贮藏时限,其香气和滋味总体上都会走下坡路。

重品质,轻包装

茶叶,不管被赋予了多少功能和附加值,它的本质仍然是食品,品质永远是第一位的,陈年六堡茶亦是如此。现在部分六堡茶包装十分讲究,甚至脱离了根本。一片茶在手,一要观其形,看棱角是否分明,条索是否密致。二要察其色,颜色是否正常,是否霉变。观汤色,不同品质不同品种不同年份的茶,汤色不同,还要反复冲泡看其耐泡性。三要闻其香,是否有六堡茶独有的香气。善于区分陈香与霉味,对有异味和有奇香的茶都要警惕。四要尝其味,相信自己的体感。

年份只是数字,品质和存放才是王道

陈年六堡茶的价值,优良的茶叶品质是基础,适宜的贮藏方式是保障。有六堡茶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发酵程度刚好合适的六堡茶,其陈化时间在15-20年为最佳,发酵偏轻或偏重的,则适当延后或提前。

具体的辨识标准和参考指南

干茶看外观

五年到十年左右的六堡茶,手感明显轻于较新的茶。由于长期存放,自然陈化发酵,干茶外观会有一层很自然的灰“霜”(注:湿仓存放也会有一层白霜,但湿仓做旧的茶会发黑,面上霜较“死”,没有活性)。干茶颜色会偏褐红,甚至棕色,干茶外观应该干净、无霉变的痕迹。超过30年以上的茶,手工采茶较多,用剪刀剪的茶较少;50年以上的茶,则都是手采茶,外观看起来是条状,因当时是以脚踩进行揉捻。

干茶区分松烟香

适用于传统工艺的陈年六堡茶(农家茶)。

六堡当地的茶农,基本上常年烧火做饭使用的都是松柴或松树叶,存放在灶尾楼上的茶叶经过数十年存放和烟薰,就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松烟香。这种六堡茶陈放的方法,已成为一种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在同类陈茶中,烟薰茶仅有六堡茶一种。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有些人将新茶日夜不断地直接加速烟薰,希望达到松烟香的效果,但这样做是无法使茶叶具有松烟香的,只有一种闻起来呛鼻的火烟味,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它们区分开来。

试饮观汤色

有一定年份的茶,冲泡后茶叶展不开,有些会呈木化现象,如果乌黑油亮的,通常是炭烤出的“新鲜老茶”,并非真正老茶。例如六堡茶存放30年左右,茶汤呈橙色,40年以上颜色更深。

一般而言,六堡茶由于原料和工艺原因,某些新茶有时较浑浊,或者新茶一两年都比较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澄亮明净,越老的汤色越红越透亮。越体现出六堡茶的“红”、“浓”特色。如果是后期储存湿度过大,或受潮或淋水,或者是做陈做旧,会使得汤色晦暗、发哑,甚至浑浊,即大家常说的“酱油汤”。

试饮品滋味

一款真正陈年的非常好的六堡茶熟茶,应是没有丝毫杂味,带陈香,沉香很持续,很沉稳,入口有软化感,口腔、舌面应无明显涩感,茶味醇厚,于醇厚中体现出一种悠长的“茶气”。或会因六堡茶个体的不同,而感受到不同的陈香之韵,在口腔后部、在咽喉处隐隐回味。

做旧的陈茶,肯定会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出现问题,如有的做旧的陈茶闻之也有“陈味”,但几道茶汤后,涩味明显;有的是看干茶很陈,茶汤也不涩,但茶汤浑浊,叶底发黑、霉烂、无弹性,很明显是做旧做陈的茶。

饮后看叶底

做旧的六堡茶,常用的手法是人为加大湿度加速六堡茶的后发酵,以达到“陈”的效果。但这样的高湿度“陈化”后,无可避免地茶叶本身的纤维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茶底颜色会变死变黑,没有弹性,有些叶底会发粘、稀烂如泥。一款存储良好的陈年六堡茶的茶底绝对不会是霉烂发黑的。

补充:传统工艺六堡茶的陈茶会有松烟香或槟榔香及药香,熟茶工艺其他原料的陈茶会有木香、枣香等香型。一款优质的陈年好六堡茶一定是汤色油亮清澈、陈香细腻、顺滑棉柔、醇厚甘甜的。


本文标题:如何看待陈年六堡? - 黑茶_黑茶的功效_黑茶产地_黑茶价格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fenlei/heicha/7415.html

相关文章

  • 六堡茶品鉴的几大误区(二)

    接:《六堡茶品鉴的几大误区(一)》茶青等级不能完全决定成品质量从前,在六堡合口街收茶的茶商将六堡茶分作细茶、元度(原度)、粗茶、行等(行茶)等几个级别。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六堡公社成立了初精合一的六堡茶...

    黑茶
  • 千年历练成就的藏茶史经典

    人类茶史数千年,经典的传统藏茶被一个民族世代传承上千年,其独有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从未被超越。经典藏茶来自典型的原生态高山老川茶树,采用了全株茶为原料,以独特的深发酵方法,五道制作工序下三十多道...

    黑茶
  • 六堡茶怎么泡?广西六堡茶冲泡方法介绍

    接作者上文《广西六堡茶属于什么茶?》。通常情况下,六堡茶的冲泡可以参考普洱熟茶的冲泡。1、投茶量:通常情况下150cc的盖碗投茶6g就好;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口味适当增减;2、用水:建议使用怡宝纯净水,或...

    黑茶
  • 陕西茯茶如何醒茶

    后发酵茶的醒茶,是使沉睡或尘封的茶叶通过与空气、水分的接触苏醒过来,令叶片自然的呼吸,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要想品饮到一泡口感上佳的茯茶,冲泡前的“醒茶”是一个重要的处理环节。1.茯茶“醒茶”后...

    黑茶
  • 安化千两茶的制作工艺介绍

    千两茶以安化上等黑毛茶为原料,经筛制、拣剔、风选、整形、拼配等工序加工而成,并有特殊要求:一是必须是地道的正宗安化茶;二是原料必须无梗无杂,才能制作千两茶;三是盛茶的长筒花格篾篓必须是新鲜楠竹织成...

    黑茶
  • 陕西茯茶简介及历史沿革

    茯茶,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中特色产品,是后发酵茶,也是全发酵茶。边销茶之一,原本是西北,哈萨克,蒙古等游牧民族地区特需商品。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以其效用类似土茯苓,美称为茯茶、福砖。由于系用官引制造...

    黑茶
  • 了解传统藏茶

    原始说:自唐·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将茶叶带入西藏后,从吐蕃之前的"土茶"到"蕃茶",直至"团茶",又进化为宋代的"蜀茶"元代的"西番茶",明清民国时期的"边茶"、"紧压茶",直至现在的"藏茶"。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使之成为藏民族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只有传统藏茶(南路边茶)独特和神秘的功能,才为世代藏民族众生提供了健康保障。...

    黑茶
  • 什么是金瓜贡茶

    金瓜贡茶也称团茶、人头贡茶,是普洱茶独有的一种特殊紧压茶形式,因其形似南瓜,茶芽长年陈放后色泽金黄,得名金瓜,早年的金瓜茶是专为上贡朝廷而制,故名“金瓜贡茶”。原料精选无量山海拨2000米以上的云南大叶种春茶、完全...

    黑茶
  • 安化黑茶如何煮?

    一、黑茶历史文化黑茶是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茶种类,黑茶对人体作用比较好。安化黑茶是一种有上千年历史的茶,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和产量、工艺等要求,鲜为人知。从改革开放以前,一直处于边销茶...

    黑茶
  • 安化三砖茶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特点呢?

    安化黑茶分为三砖三尖一花卷;三砖是指茯砖、花砖和黑砖。那么这三砖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特点呢?三砖创制历史和由来黑砖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体积庞大的边销茶受运输条件的影响而大为减少,国民政府敦促地...

    黑茶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