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夏秋茶 贵州省秋季斗茶赛省内外评审专家给出建议

2020-10-30 阅读 :

2020年贵州秋季斗茶赛从各地选送来茶样有什么特点?贵州茶的加工需要哪些提升?10月28日,记者采访了2020年贵州省秋季斗茶赛省内外评审专家。

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专家组组长、国家一级评茶师莫荣桂在评审外形。

莫荣桂:夏秋出好茶

自2015年起,从未缺席斗茶赛评审工作的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专家组组长、国家一级评茶师莫荣桂说,斗茶赛的开办推动了贵州省茶叶加工技术的进步,提高了茶叶生产质量。秋季斗茶赛,更是号召从业者树立起夏秋也能出好茶的决心,茶农收入也从初春延伸到了夏秋季节。本届秋季斗茶赛,有十几个茶样令莫荣桂印象深刻:“这些茶样外形美观,茶样自身饱含特色,甚至超过了94分的标准分数。”与此同时,茶样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较为明显,莫荣桂建议,茶企间要加强交流学习,寻求共同进步,促进加工技术的革新,发掘贵州夏秋茶的内在好处,未来参赛企业要用心“备战”,按照参赛标准和相关规定,学会自我审评,提高送选茶样水平。

潘科:红茶的产品风格还没有形成

贵州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潘科认为通过斗茶赛这样的竞争形式,能够有效提升茶园管理质量,更能提升茶叶加工水平。此次秋季斗茶赛,使用原料是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夏秋茶,整体鲜爽度较好,产品结构丰富多样,绿茶的产品类型多数以卷曲型为主,红茶的产品类型较上半年春季斗茶赛更为丰富了。谈及印象深刻茶样时,潘科说:“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茶叶都是揉捻过的茶叶,在干茶小组审评时,有一款’惊喜之茶’,既是为数不多没有被揉搓的直条型茶样,外形非常漂亮,更可贵的是茶汤滋味不错。”潘科还谈到,贵州红茶在工艺和加工水平上,与贵州绿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红茶的产品风格还没有形成,不像贵州绿茶有“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品质特点界定。

对此,潘科提出了三方面建议。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应该针对贵州省生产的红茶出台一个品质界定标准,引导企业生产;在技术方面,企业要提高加工的精细化程度,提升茶叶的加工技术和水平,企业要走智能化、机械化的加工发展道路,促进自身长效机制发展;在营销方面,茶企要走出贵州,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了解茶叶产地市场和消费市场,生产出符合消费者偏好的茶叶。

金寿珍:火工“有讲究”

不仅有相伴贵州茶产业发展的省内专家给出“乡音点评”,省外专家给出了专业点评。

“贵州省夏秋茶品种丰富,整体水平不错,绿茶整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板栗香、嫩栗香,普遍汤色成翡翠绿,个别茶样还有春茶的嫩鲜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印证贵州绿茶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中国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金寿珍对贵州绿茶亮出了“高分”,同时她也谈到,在送审的茶样中,部分绿茶的苦涩味比较明显,还需改进工艺,面对火工较高的情况,建议适当降低干燥的火工,多注意把控时间,揉捻时,要避免为了外形,反复揉搓。部分红茶出现涩味,红茶叶底较暗、欠明亮,其中一些红茶出现高火、焦味、发酸等情况影响了对茶的审评。建议加工时要注意火工一高,香味就会丢失的情况,另外发酵环境要注意温度适宜,时间恰当,氧气充足。”金寿珍说。

中国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金寿珍

王云:有的红茶已达到全国较高水平

“斗茶赛给学者、茶企提供了交流平台,促进学习成长,也聚焦问题不足。”四川省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王云说。“送审茶样整体水平不错,茶叶加工工艺有了较大提升,总体看,茶样品质较好,外形美观,绿茶嫩绿、红茶甜香和花香显著。”王云提到:“送审茶样中有两款绿茶,外形一般,但汤色嫩绿、香味丰富,有七八款红茶花香甜香兼具,已达到全国高水平。”他认为,存在的不足是茶样外形完整度不够,部分茶样火供太高导致汤色发暗。建议要加强茶叶标准宣传和茶叶加工技术培训,推进茶叶加工设备升级改造,弥补加工带来的缺陷,更好地推动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张曙光(中)在评审叶底。

张曙光:苦练“内功”掌握精准地发酵“功夫”

发酵是红茶加工中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揉捻后的茶叶发生系列变化,既涉及茶叶内含物质的化学变化,又有外观的物理变化,发酵不足或过度均会影响红茶的品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张曙光认为,此次送审的茶样,红茶外形还有提升空间,发酵环节“功夫”不够就会导致青气多,滋味苦涩多,浓度下降。目前,在生产加工中红茶发酵程度的判别完全依赖人工经验,生产者通常根据叶的颜色和气味来进行主观评价,缺乏量化的评价标准,操作者的经验、心理状态、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制作结果,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统一,无法实现标准化生产。因此,苦练“内功”,突破瓶颈,掌握精准地发酵“功夫”,对促进贵州茶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另外,他提到,贵州举办秋季斗茶赛对茶产业的发展有多方面的作用,既可以清晰了解贵州省夏秋茶的生产情况和品质情况,详细掌握夏秋茶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又可以帮助茶企提高加工水平和质量意识,督促茶企不断升级创新,而获奖茶企奖杯、证书将成为品牌资源,有利于茶叶品牌建设,使得茶企资源利用最大化。

来源:多彩贵州网


本文标题:如何做好夏秋茶 贵州省秋季斗茶赛省内外评审专家给出建议 - 茶叶新闻_中国茶叶新闻_国际茶叶新闻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zixun/xinwen/12777.html

相关文章

  • 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开馆

    昨日记者从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获悉,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开馆仪式暨凤凰单丛茶文化交流会元旦期间在该镇举行。据悉,凤凰单丛茶博物馆集收藏、展览、研究工夫茶文化及开展茶事活动等功能于一体,致力于打造传播潮州工夫茶...

    茶叶新闻
  • “一带一路”将福建茶产业推向新高度

    200多年前,作为“万里茶道”起点城市的福建武夷山,是福建对外交流与贸易的主要渠道。根据记载,从武夷山起,万里茶道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向北延伸,穿越戈壁草原,抵达蒙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继而...

    茶叶新闻
  • 2021中华茶祖节4月20日在炎陵举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3日讯(记者 张咪 通讯员 张和生)记者从今天举行的2021中华茶祖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中华茶祖节暨“茶祖红”茶旅文化节将于4月20日在炎陵县举...

    茶叶新闻
  • 村企联手 多元发展 看茶元村的产业之变

    “你们1到12组,领到苗后把新开挖的15亩土地种了,新来的全部围过来,我们要进行统一培训,然后你们一个老员工带2个新手,分成3个组进行种植.......”连日来,在印江自治县天堂镇茶元村的钙果种植基地里,技术员冉启涛对群众进行...

    茶叶新闻
  • “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全面恢复营业!
    “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全面恢复营业!

    “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将于8月1日全面恢复正常营业!随着疫情的缓解,“中国茶叶第一街”——马连道也在渐渐醒来。7月22日起,马连道二商集团旗下的国际茶城、京华缘茶城、天福缘市场已恢复正常营业,每天营业时间为...

    茶叶新闻
  • 湖南新化红茶参展内蒙古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

    7月26日,新化红茶西北行正式启程,新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茶叶产业领导小组组长姜世星主持参展“2021年中国草原旅游发展大会暨中国·内蒙古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启动仪式。在新化红茶西北行启动仪现场,姜世星为参...

    茶叶新闻
  • “中国茶叶第一街”马连道将变身!详细方案首次披露

    继雍和宫大街、东四南北大街改造后,北京又有一条熟悉的老街即将变身。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刚刚获悉,马连道文化创意街区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北京市发改委批复,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茶文化第一街”。记...

    茶叶新闻
  • 院士入滇,绿色防控加速普洱茶产业转型

    陈宗懋院士团队先进的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正在示范推广。他们在墨江森茂茶叶露水茶厂基地,建起了300亩绿色防控基地;在普洱祖祥高山茶园建立了120亩茶园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推广适用于当地的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药物使用。...

    茶叶新闻
  • 南涧县生态茶园管护培训助推“一县一业”茶产业发展

    近期,南涧县结合“一县一业”茶产业发展战略,在大理州农广校的安排支持下,于7月2日至7月7日开展了“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暨生态茶园管护培训”。此次培训遴选公郎镇自强村和无量山镇可保村101名茶农为学员,釆取课堂理论...

    茶叶新闻
  • 贵州湄潭:靠茶叶走出小康路

    “在湄潭,你感受最多的是绿色。在碧波荡漾的中国茶海,在樱花绽放的象山茶园,在如诗如画的翠芽27度森林康养基地,你看得见的地方是茶,你看不见的地方还是茶。湄潭茶人一生都在与茶相伴,一生的努力与耕耘,都是为了做一杯好茶,这...

    茶叶新闻
你可能感兴趣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