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漭水:“453”模式探索茶旅融合新业态

2022-01-17 阅读 :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保山市昌宁县漭水镇茶叶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2021年以来,漭水镇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努力将“昌宁红茶”打造成世界知名红茶的定位,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整合各类资源、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开拓市场,实现了从茶产业到茶经济、茶产品到茶文化、茶农到茶商、茶园到公园、茶区到景区的全面蜕变。

借力“四个得天独厚”,有效提升茶叶品牌 

资源优势得天独厚。黄家寨是昌宁县古茶树资源较为丰富密集的优质古茶区,有百年树龄以上栽培型古茶树11364株、生态茶山3000余亩,年产古树干茶10吨、生态茶150吨左右。目前,在各级扶持下,依靠丰富的古茶树品种资源优势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黄家寨的古树茶产业,已经成为昌宁茶叶发展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  

品牌优势得天独厚。黄家寨古树茶群是澜沧江上游面积最大、树龄最高、品种优良的密集栽培型古树茶群,是云南20座古茶山之一,名列昌宁县9座古茶山之首。经过多年建设打造,2017年,黄家寨古茶公园被授予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魅力古茶园”荣誉称号,成为全省20个魅力古茶山之一,也是昌宁县AAA级景区之一,在全国茶界具有较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尤其是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扶持下,黄家寨紧紧围绕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云茶品牌的目标,抓住昌宁叫响“千年茶乡”品牌的发展机遇,紧盯省委省政府对“昌宁红茶”品牌的发展定位,做强做大古树茶产业,努力打造滇西最美古茶村落。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黄家寨距县城17公里,距漭水集镇2公里,永昌高速规划漭水互通连接线直达黄家寨,距澜沧江黄金水路不到20公里,水陆交通区位优势凸显。

产业优势得天独厚。黄家寨民间制茶沿袭传统工艺,茶叶品牌声名远播,目前有茶企和规范作坊57家。在产业培育和企业带动下,人人讲茶、家家种茶、户户制茶的产业氛围十分浓厚。通过健全古树茶加工体系、丰富古树茶茶文化内涵,黄家寨的古茶树基地和生态茶基地打造成为昌宁的古树茶茶文化体验区。在不断发展壮大古树茶产业的同时,立足“茶旅结合”,以茶为媒、以茶为名,有效提升黄家寨古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突出“五个着力”,有效助推茶旅融合 

着力规划引领,建设现代茶园。结合现代茶园建设标准和美丽乡村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按“一心一环五区”规划布局完成了古茶公园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规划总面积1万亩。 

着力项目强基,促进茶旅融合。聚焦产业振兴,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在茶园中建设游步道、茶文化产品体验区和趣味性特色景点。目前古茶公园核心区已建成茶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田园生态健身步道、部分村庄道路、游步道及旅游厕所等设施;投资资金完成沪滇合作文旅项目,将建成村庄道路、茶文化体验区、茶文化体验中心及部分基础设施和茶文化打造。已申报移民搬迁安置部门“美丽家园”建设项目和招商黄家寨茶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拟建设黄家寨茶餐厅、茶博馆和茶文化体验设施,依托项目做大基地、做强企业、做优品牌。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功能完善,突出产业融合,持续打造滇西最美古茶村落和茶文化体验区,以茶旅融合延伸辐射带动示范点的乡村旅游产业。

着力保护优先,强化资源管理。通过规划茶叶种质资源示范基地等形式加强古树茶资源保护,提高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常态化组织茶企茶农开展古茶保护、茶叶种植加工,科学布局设施,让古茶资源得到更好保护与利用,产业水平大幅提升。

着力扶持创建,培育经营主体。围绕茶叶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以标准化初制所建设为重点,按照“生态化、现代化、规模化、清洁化、连续化”要求,目前已建设示范茶所13个,有9家茶企取得SC认证,有效增强了茶企的市场竞争力。

着力多元营销,积极开拓市场。结合目前消费者购买渠道多元化、个性化、便捷化的特点,加大营销培训,鼓励企业积极发展茶叶连锁店经营、网上销售,与京东、天猫电商合作,积极参与到“云上昌宁”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加大对线上销售推广力度,通过开展全渠道营销,积极开拓市场。

聚焦“三个更加”,有效推动产业发展 

古茶资源更加得到保护。通过持续宣传古茶树保护、限制采摘,基本形成了采育结合、合理利用的良好氛围,古茶树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产业品质更加得到提高。通过加大茶企、作坊和茶农技能培训,引导标准采摘、规范加工、品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茶产品不断丰富,由单一的晒青毛茶逐步发展成为绿茶、白茶、红茶、熟茶俱全的多元化茶产品。

群众增收更加得到保障。茶产业持续向好,有效应对疫情和市场经济影响,据统计,2021年内黄家寨片区茶产业实现同比增收20%以上,辐射带动全镇茶产业稳中有升。自然村600余名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转移,156家茶企直接带动自然村及周边群众务工500余人,实现人均务工增收1万元以上。

下步工作中,漭水镇将依托良好生态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借助黄家寨古茶公园及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探索发展茶乡体验游,在传统茶业基础上催生出茶园旅游新业态,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发展“茶园+摄影基地、茶园+养生、茶园+文化节、茶园+茶艺体验、茶园+营地、茶园+茶叶销售”。在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极探索,走出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新路子,真正将黄家寨的茶山建成“金山银山”。

来源:保山新闻网


本文标题:昌宁漭水:“453”模式探索茶旅融合新业态 - 茶叶新闻_中国茶叶新闻_国际茶叶新闻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zixun/xinwen/17085.html

相关文章

  • 湖北茶企茶博会交易额1.21亿元

    经历疫情洗礼,浴火重生的湖北再次向世界宣告“楚茶无恙,强势归来”。5月2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博会闭幕,湖北参展茶企共签署茶叶订单523份,现场交易额1.21亿元。此次茶博会,湖北农业农村厅组织恩施、襄阳、十堰、宜昌、孝感...

    茶叶新闻
  • “禅茶一味” 说法的渊源

    关于“禅茶一味”的说法,一般认为是由宋代临济宗的禅师圆悟克勤所提出,圆悟禅师编著《碧岩录》,提出著名的“口为祸门”的公案,告诫禅修者不要拘泥于语言文字,据说他曾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真诀,此四字真诀后来辗转流传日本,成为了日本茶道至高境界的代表。...

    茶叶新闻
  • 商洛黄花岭茶创小镇红色主题展览馆开馆
    商洛黄花岭茶创小镇红色主题展览馆开馆

    6月8日,陕西商洛黄花岭茶创小镇红色主题展览馆建成开馆。该展览馆室内面积1200平方米,现设有多媒体影音展示厅、文史资料和实物展览厅以及学院培训厅,展出藏品包括各类文史资料...

    茶叶新闻
  • 种下一片绿闯出一条路 沿河种好“感恩茶”助民增收

    “以前我们种玉米、红薯,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在种茶树领工资致富。”近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大宅村村民袁友英说。中寨镇,地处武陵山腹地,是沿河西北部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距县城87公里,与德江县泉口镇、务川自治县红丝乡...

    茶叶新闻
  • “中国好茶”第十三届茶王争霸赛在厦门圆满落幕

    中国好茶,好茶在厦门。一场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农产品市场协会、厦门总商会指导,厦门市茶业商会主办,中国食品安全报、张天福与张宏达茶学研究中心、丝绸之路国际联合组织、泉州茶叶学会、厦门市两岸农产品交...

    茶叶新闻
  • 近期茶苗冻害原因与防治

    近期受持续低温影响,我县部分茶区茶苗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受冻叶片初期呈暗绿色,无光泽,后变为水渍状,遇晴天叶片焦枯,一揉即碎。部分茶苗茎杆上部纤细柔弱部分冻死。实地调查发现,茶苗受冻主要有以下原因:1、极端低温。今...

    茶叶新闻
  • 勐腊古茶山——茶韵悠悠

    俗话说“红酒论酒庄,普洱论山头”。今天就带着大家来初步了解一番,普洱论山头之一部分,即古六大茶山(革登、莽枝、攸乐、倚邦、蛮砖、易武)古茶山分布图历史资料对古六大茶山的确切分布各说不一,因此,早在1957年,西双版纳傣...

    茶叶新闻
  • 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职业技能培训专业委员会成立

    近日,记者从湄潭县经济贸易局获悉,2020年,湄潭县直接外贸出口贸易总额达2206.24万美元,为2019年出口总额的4.8倍,其中茶叶出口2050.74万美元,首次突破两千万美元大关。同时,2020年完成茶叶间接出口2118.64吨6242万美元。近年...

    茶叶新闻
  • 湖北襄阳提出“六强”措施加快茶产业发展

    日前,记者从襄阳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襄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襄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十四五”期间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襄阳市高效生态茶园面积将达到50万亩,茶...

    茶叶新闻
  • 云南镇康县因茶致富

    又是一年采茶忙,云南镇康县勐堆乡尖山村千亩茶山迎来了采摘春茶的高峰时期,举目远眺,只见一排排茶树郁郁葱葱,满山翠绿尽收眼底,挎着麻袋的茶农手指正在茶树间不停翻飞,脆嫩绿油满箩筐。“我家有茶地5亩多,按照今年的价格,大...

    茶叶新闻
你可能感兴趣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