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铁壶之四大家族:南部铁壶四大家族的传承

阅读 :

在日本,提到铁壶,一般人联想到的可以说是南部铁器或是南部铁瓶。南部铁器主要是起源于江户时代南部藩的领地,亦即以盛冈为中心,在茶釜制作发展而来。

包含在当时属于依达氏领地的水泽之铁器制造,目前在岩手县所生产的铁制品,都称为南部铁器。

岩手县拥有砂铁等铁器原料,也盛产漆、木炭、黏土等资源,因此从过去在该县各地,铁器制造便很兴盛。特别是以盛冈市为中心的区域,受到南部藩的庇荫,因此铁器制造有良好的发展,直到今日也已南部铁器闻名。

南部铁器的起源,主要是南部藩第二十八代藩主重直从京都召唤初代小泉仁左卫门清行制作茶釜开始。在盛冈铁器铸造的发展,与藩主专属御用铸造师的小泉家、有坂家、铃木家、藤田家的历史有深厚的关联。

据传南部铁壶,乃于1772年由小泉家第三代仁左卫门所发明。在第三代仁左卫门的时期,除了过去抹茶的茶道外,煎茶也开始流行,在南部藩内也有许多文人开始学习煎茶道。因此,仁左卫门开始思考并创造以铁制品取代煎茶法所使用的土瓶。当时将茶釜做小一些,然后在其上制作提梁,作为最早的南部铁壶。

南部铁器御釜屋起源于1659年至今已有352年历史

初代小泉五郎七清行京都出生为江户时代初期(1659年)京都出身的釜师仁左卫门受到当时热爱茶道的28代南部藩主重直公的赏识而成为将军御用釜师。

第2代小泉四郎作清则盛冈城的时锺鑄造师为盛冈城铁器制作奠定基础。

第3代小泉仁左卫门清尊最擅长汤釜的制作而打响了【御釜屋】的名声。

第4代小泉仁左卫门清光所制作的【老松釜】为日本文化部指定为重要文化财(及为国宝之意)。

第5代小泉仁左卫门清定

第6代小泉仁左卫门清仁明治10年其作品于第一回内国勤业博覧会花纹赏牌受赏。

第7代小泉仁左卫门清之

第8代小泉仁左卫门清信受赏

第9代小泉仁左卫门清树受赏

第10代小泉仁左卫门清明1935-今

至今【御釜屋】之屋号代代传承目前由第10代仁左卫门继承家业第10代更将汤釜的制作技巧发扬海外

其作品更被尊称为【仁左卫门釜】

铃木家的始祖,是宽永十八年(1641年)受到藩主之召唤,从甲州(山梨县)过来的铃木缝殿家纲。铃木家在当时以梵钟、灯笼等作品闻名,在幕府末期也受命,从事大炮的铸造。铃木家后来分成两大系统,一为忠兵卫系统(铃木主善堂),一为喜兵卫系统(铃木盛久工房)。

旧南部藩御用铸物师铃木家世代

初代 铃木越前守缝殿 家纲 宽永二年

二代 忠左卫门尉 家次 正保五年

三代 喜兵卫 家久 (忠兵卫)延保六年

四代 喜兵卫 家久 元禄三年

五代 八郎兵卫 昌绍 宝永二年

六代 喜兵卫 相元 享保二年

七代 利兵卫 受荣 元文元年

八代 喜兵卫 家久 宝厉元年

九代 忠兵卫 家昵 天明元年

十代 喜代治 家正 文化八年

十一代 喜八家定 嘉永元年

十二代 繁吉盛久 明治五年

十三代 繁吉盛久 大正十三年

十四代 贯尔盛久 昭和五十二年

十五代 志衣子盛久

藤田家也是出身于甲州(山梨县),在其第二代时,定居于盛冈。一开始主要是生产锅类,因品质良好有“锅善”的美名,后来受到藩主的重用而成为藩的专属铸造师,于幕府末期,也开始制作铁壶,以豪华绚烂闻名。上面四家,后代便以御釜师小泉、御铸物师铃木、有坂、藤田等称号,将其精湛的技术流传至今,也可以说南部铁器主要是以这四家为核心,发展而来。不过,南部铁器,在明治维新之后,因为废藩,使得铁壶等工艺技术受到很大的打击。

后来进入大正时期,为振兴南部铁器,南部藩主第十七代利淳在1914年(大正三年)创设了南部铸金研究所,邀请松桥宗明担任所长,为南部铁器的技术发展奠下了重要的基础。在当时也培育出高桥万治、金泽千代吉(号鹤斋)等名工。

1928年10月大正天皇还是皇太子时,参访第八代小泉仍左卫门铸造铁壶的过程,由于被随行的记者拍下小泉精湛的技术,透过各大报的报道,南部铁器也在全国打开了知名度。

南部铁器经由上述四家及其他先人的努力,才将技术加以保存。目前,除了上述四家外,各家所培育出来的弟子也有不错的表现,也是的铁壶的创作更为多元精致。

铁壶制作蕴含着高度工艺技术与文化,因此,了解铁壶的发展与各个作家作品的特征,可让我们使用铁壶泡茶时,对于其造型、纹饰美感与技艺传承上有更深一层的体会与领悟。


中国茶文化 茶叶分类 茶的起源 茶叶百科 茶具品牌 金属茶具 饮茶吧 www.yinchaba.com

本文标题:南部铁壶之四大家族:南部铁壶四大家族的传承 - 金属茶具_铁壶_日本铁壶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ju/jinshu/13997.html

相关文章

  • 芦屋壶的诞生与消亡:日本芦屋壶有多少年历史

    窥探日本铁壶史——以“雕刻柔细”为特点的芦屋壶“芦屋釜”是对成形于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桃山时代(公元1192-1603 年)、产于筑前国(今福冈县)芦屋津(今芦屋町)的茶釜的统称。其代表为“真形釜”,釜口高出...

    金属茶具
  • 铁壶脱蜡铸法的由来:安之介与铁壶脱蜡铸法

    说到铁壶堂号,就不得不提及龙文堂。龙文堂可以称得上日本铁壶史上的第一名堂,影响日本铁壶制作长达百余年,作品深受本土乃至欧洲上层社会的喜爱。其次,其创造性的将脱蜡铸造工艺应用的到铁壶制作中,使得铁壶成...

    金属茶具
  • 5分钟科普日本铁壶:日本铁壶的演变和发展历史

    铁釜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唐宋时期,经茶圣陆羽的推广介绍,煮茶式开始流行,铁釜(时名为汤釜)正是当时中国茶道里十分流行的一种煮水器具。在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中,日本僧人将制釜工艺及绿茶树...

    金属茶具
  • 南部铁壶之四大家族:南部铁壶四大家族的传承

    在日本,提到铁壶,一般人联想到的可以说是南部铁器或是南部铁瓶。南部铁器主要是起源于江户时代南部藩的领地,亦即以盛冈为中心,在茶釜制作发展而来。包含在当时属于依达氏领地的水泽之铁器制造,目前在岩手县所...

    金属茶具
  • 趣说铁壶:从时间和空间上看日本铁壶的诞生过程

    刚才去看了一下良渚的文化大展,特别优秀的一个大展,在看这些所有的文物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件事,有两个字我们现在用的用法和传统的用法完全相反,一个字叫壶,就是紫砂茶壶、铁壶那个壶。另外一个叫做瓶,比方说...

    金属茶具
  • 日本三大茶釜:“芦屋釜” “天命釜” “京作釜”

    自平安时代起,日本茶釜随着饮茶的兴盛而得以发展,形成“芦屋釜”、“天命釜”、“京作釜”三大类。“芦屋釜”是对成形于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桃山时代、产于筑前国(今福冈县)芦屋津(今芦屋町)的茶釜的统称。...

    金属茶具
  • 日本铁壶历史介绍:日本南部铁壶发展简史

    铁壶——这个自唐朝就伴随茶道而来到日本的茶器,经过演变逐渐定型成现在的器型而被命名为铁瓶等也就是这300来年的历史,在明治时期借助于对外出口(西方就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为主人口)成为贸易的货品,部分精...

    金属茶具
  • 日本铁壶在西方文化:西方国家关于日本铁壶历史的研究

    附有手把和壶嘴的煮水瓶(即所谓的铁壶),大约从170年前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普遍流行于日本作为日常家用的器皿,也进入半正式的饮茶文化中。然而大多数的铁壶,虽然都是细心精工而制,但大多仅供于基础家庭日常...

    金属茶具
  • 南部铁器制造历史:坚守四百年传承的手工铸物

    盛冈是日本南部铁器的发源地。400多年前的江户时代之初,武将南部信直修筑盛冈城。此地盛产铁砂、岩铁,又多川砂、粘土、漆、碳等原材料,于发展铸物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宽永二年(1625),铃木越前守缝殿家纲,从...

    金属茶具
  • 中国银壶十大大师,中国银壶名家排行
    中国银壶十大大师,中国银壶名家排行

    银壶和铁壶均由古代中国传入日本,但是随着近百年来国内生活习惯的变迁,银壶和铁壶淡出人们的视野,紫砂壶却趁势崛起。而在日本,银壶和铁壶逐渐生根发芽,并蓬勃发展和壮大起来,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日本有众多生产铁器和...

    金属茶具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