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茶书法赏析

阅读 :

《茶录》[北宋] 蔡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谟, 福建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学士。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北宋著名书法家,为“宋四家”之一。蔡襄以督造小龙团茶和撰写《茶录》一书而闻名于世。而《茶录》本身就是一件书法杰作。

《茶录》问世后,抄本,拓本很多。见诸记载的有:

“宋蔡襄书《茶录》帖并序……小楷。在沪见孙伯渊藏本,后有吴荣光跋,宋拓本,摹勒甚精,拓墨稍淡。 此拓本现或藏上海博物馆”。(《善本碑帖录》)

“宋蔡襄《茶录》一卷。素笺乌丝栏本,楷书,今上下篇,前后俱有自序,款识云: 治平元年三司使给事中臣蔡襄谨记。引首有李东阳篆书‘君谟茶录’四大字,……后附文征明隶书《龙茶录考》,有文彭、久震孟二跋”。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也藏有一卷《楷书蔡襄茶录》,规格为高34.5厘米,长128厘米纸本,无款。

其他还有《绢本茶录》。《绢本茶录》原件已轶。在明代宋珏《古香斋宝藏蔡帖》的《茶录》刻本,就是按绢本茶录刻的,其中或见其端倪。

蔡襄 《精茶贴》

蔡襄 《精茶贴》

《精茶帖》也称《暑热帖》、《致公谨帖》,藏于故宫博物院,该帖亦入刻《三希堂法帖》其文曰:

“襄启,暑热不及通谒,所苦想已平复。日夕风日酷烦,无处可避。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精茶数片,不一一,襄上。公谨左右……”。

《啜茶帖》 北宋 苏轼

纸本 纵23.4厘米,横18.1厘米 故宫博物院收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宋四家”之一。

《啜茶帖》,也称《致道源帖》,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写给道源的一则便札,22字,纵分4行。《墨缘汇观》、《三希堂法帖》著录。其书用墨丰赡而骨力洞达,所谓“无意于嘉而嘉”于此可见一斑。

《奉同公择尚书咏茶碾煎啜三首》[北宋]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元年(1064)举进士。宋代著名书法家,“宋四家” 之一。

该作是其所书自作诗,建中靖国元年(1101)八月书写。其诗曰:

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

碎身粉骨方余味,莫压声喧万壑雷。

风炉小鼎不须摧,鱼眼常随蟹眼来。

深注寒泉收第二,亦防枵腹爆干雷。

乳粥琼糜泛满杯,色香味触映根来。

睡魔有耳不及掩,直拂绳床过疾雷。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茶书法赏析 - 茶诗_关于茶的诗句_品茶的诗句_茶与文学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wenxue/1856.html

上一篇:中国民间茶联精选 下一篇:茶与诗词

相关文章

  • 七碗茶诗

    《七碗茶诗》(唐・卢仝)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茶与文学
  • 中国古代茶书法赏析
    中国古代茶书法赏析

    《茶录》[北宋] 蔡襄蔡襄(1012-1067),字君谟, 福建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学士。擅长正楷,行书和草书,北宋著名书法家,为“宋四家”之一。蔡襄以督造小龙团茶和撰写《...

    茶与文学
  • 文人笔下的茶典故

    有些茶的典故可能不全来自民间,而是出于文人之手或经过文人加工,但听起来仍是饶有趣味。如“看人上茶”的故事便很有意思。相传清代大书画家、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镇江读书。一天他来到金山寺,到方丈室看...

    茶与文学
  • 茶诗《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唐/张籍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译文:紫色的茶芽上点缀着白色的鳞片,像一片耀眼的宝石生长在四川的盛山。家人提篮去采摘,一边走一边碰碎了露珠一串串。 中国茶文化 茶与...

    茶与文学
  • 《茶烟》

    《茶烟》明/瞿佑蒙蒙漠漠更霏霏,淡抹银屏幂讲帷。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雪飘僧舍衣初湿,花落艄船鬓已丝。准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注:瞿佑(1341-1427年),字宗吉,号存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洪武时期,由贡士...

    茶与文学
  • 中国古代茶诗精选

    我国既是“茶的祖国”,又是“诗的国家”,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年,为数众多的诗人,文学家已创作了不少优美的茶叶诗词。我国狭义的茶叶...

    茶与文学
  • 茶诗:茶花二首

    茶花二首(宋)苏辙之一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久疑残◇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之二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

    茶与文学
  • 茶诗:联句诗

    联句是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几个人共作一首诗,但需意思联贯,相连成章。在唐代茶诗中,有一首题为《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他们是:颜真卿,着名书画家,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书,封为鲁国公,人称“...

    茶与文学
  • 一些关于茶叶的古诗

    《六羡歌》 【唐】陆羽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尝茶》【唐】刘禹锡生拍芳丛鹰觜芽,...

    茶与文学
  • 《采茶诗》

    《采茶诗》高启(明)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搞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注:高启(1336一1374),明代诗人,字季迪,长...

    茶与文学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