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夫茶艺的特色与传承

阅读 :

工夫茶是潮州人最喜爱的一种饮品。饮工夫茶是潮人热情待客的一种风习,有"客来茶当酒"的雅俗。无论是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至工棚店铺,随处可见一幅幅擎杯提壶,长斟短酌的情趣画卷。潮人在长期饮工夫茶交际礼尚中形成了一整套礼仪礼规,无论是对主人,还是对客人来说,都有一番讲究。

先就主人而言,潮州工夫茶盘上惯放三个小茶杯,这是从俗语"茶三酒四秃跎二"演化而来的。潮人认为饮工夫茶以三人为佳,少于三人则较寂静,多于三人则较喧闹;而喝酒讲究热闹气氛,以四人为宜;游玩则以二人为好,意见较易沟通。从科学角度来说,三小杯茶刚好是一茶壶的水量。故今潮人便习惯在茶盘上放三小茶杯,其用意就在此。

第一次冲工夫茶,提茶壶向冲罐里冲水时要高,并且要沿罐内边从容冲一周,切忌把开水直冲罐心,以防止冲破"茶胆",让茶香一下冲掉,这叫做"高冲".向茶杯里冲茶水时要低,以防止茶水起泡、变凉,这叫做"低斟".往罐冲开水时,茶里的杂质、杂味会混和着泡沫浮于罐面,这时要用罐盖将泡沫刮掉。罐盖盖上后,再淋一次开水,把粘附在罐口罐身上的余沫冲走,这叫做"刮沫淋盖".今人讲究快节奏,忽视刮沫,而将第一冲茶水倒掉,第二冲茶水起才正式饮用,这叫做"头冲脚席,二冲茶叶",要是让客人喝第一冲茶就有欺侮人家之意。冲茶时不能冲满一杯再冲另一杯,而要像关公巡城一样来回均匀冲进每个杯里,使各个杯里的茶水水色如一,浓淡相同,以示对每个客人一视同仁。当冲到最后,剩下几点时,也要一滴滴分别点到各杯上,貌似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深情厚谊。同时,如果水积存于罐内,则下一轮冲出来的茶水就带苦涩味,饮起来效果就很差了。

冲出来的第一巡茶,主人不能抢先喝第一杯,而要让在座长辈或地位声望高的人先喝。之后再从左到右敬在座其它客人,然后再自家人,最后在全场的人都喝过茶之后,主人才可以喝茶。如果主人一开始就抢先喝茶,这会被认为是对客人不尊重,这叫做"蛮主欺客"或"待人不恭".

在敬茶时,茶水不能盛满茶杯,因为茶是热的,客人接手时易被烫,有时还因杯热而失手,致掉落于地,给客人造成尴尬,所以茶满敬人,实是对人不敬,有欺人之举。而在敬酒时,因酒是凉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酒越满越表示有诚意,故有俗语曰:"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当主宾喝茶中间再有客人来时,主人就要撤换茶叶重新冲茶,以表对客人到来的隆重欢迎。如果不换茶就有"慢客"之举,当茶叶冲了几遍后,茶色会变得稀薄,变为"无茶色",此时也要换茶重冲,以表对客人尊敬之情。否则会使客人认为主人是一个对己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之人。

以上几点是主人在冲茶时要注意的一些礼俗,而对客人来说,在饮茶时也有一些礼节要注意。当主人敬茶时,不能再三推辞不喝,俗语"茶无三拖(音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客人自己端茶杯时,要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端着茶杯的边沿,中指护着杯底,这叫"三龙护宝",无名指和尾指收紧,不能指向别人,以示对别人的尊重。并且对茶盘上三茶杯中先拿哪一杯也很有讲究,一般是顺手势拿旁边的一杯,最后的人才拿中间的一杯。

饮茶时,要先将茶杯小心端至上唇边轻闻一下,细细地品味。接着一饮而下,但要留些汤底顺手倒于茶盘中,把茶杯轻轻放下,不可重手放,否则会弄出很大的杯盘碰撞之声来,使人认为这是"强宾压主"之举。最后还要嘴唇翕动两三下,以回味茶香,也表对主人好茶及泡茶技艺高超的赞赏之情。

当主宾饮了一段时间后,客人如果发现茶色稀薄,主人还不换茶,就要懂得主人对己已冷淡,或是话不投机,或是久坐影响其作息时间,是暗下逐客令之意,便要起身告辞,否则就是没趣味,不懂人情世故,更增主人讨厌之情。


茶叶的种类 茶的历史 茶马古道 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茶道文化 中国茶道 日本茶道 茶道知识 茶文化知识

本文标题:潮州工夫茶艺的特色与传承 - 茶艺_茶道_功夫茶_茶艺师_茶艺培训_茶艺表演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yi/4925.html

相关文章

  • 茶道与茶艺的内涵

    在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泡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通常称为“茶艺”;二是精神内涵、境界妙用,也就是品茗之中寓含的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启迪智慧的妙用。广义的茶道,应该是包括茶艺在内...

    茶艺茶道
  • 武夷岩茶与三教文化

    武夷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厚重,它的发展与武夷山的儒、释、道三教文化有着不解的生命情缘。武夷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它以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同时接纳了儒、释、道三大教派,形成了三教同山、三花并蒂的独特文化...

    茶艺茶道
  • 浅谈茶与佛的关系

    自古以来茶一直受到僧侣的欢迎和推崇。僧侣公认为茶有“三德”,一是坐禅可通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轻神气;三是为“不发”(抑制性欲和平心静气)的药物。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戒荤...

    茶艺茶道
  •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着名的三十三间堂附近,有一家出名的茶室,可以观赏到品位极高的茶道示范。在日本受教育的廖老太说,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这奇特的茶的仪式,恐怕很难探索到日本文化的内涵。因为日本的茶道不同于我们茶余饭后的茶,而是训...

    茶艺茶道
  • 韩国茶室礼仪

    韩国也有喝茶的习惯,相比中国茶道文化,韩国茶道更接近于日本茶道的风格,入茶室时客人应当遵守的礼仪:1、入茶室时应脱掉外衣,挂在室外的衣挂上。如果没有衣挂,则在进入所指示的场所之后,折叠好放在自己身体后面(应将两边的...

    茶艺茶道
  • 潮州工夫茶艺的特色与传承

    工夫茶是潮州人最喜爱的一种饮品。饮工夫茶是潮人热情待客的一种风习,有"客来茶当酒"的雅俗。无论是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至工棚店铺,随处可见一幅幅擎杯提壶,长斟短酌的情趣画卷。潮人在长期饮工夫茶交际礼尚中形成了...

    茶艺茶道
  • 中国茶道对日本茶道发展的影响
    中国茶道对日本茶道发展的影响

    紫砂提梁壶·明当您面对精湛的日本茶道啧啧称奇的时候,可曾想到茶道的老祖宗并不在东瀛之邦,而是在中国?可是为什么中国人的饮茶之道和日本茶道相差如此之大呢?回溯中国茶道的源流,答案就在千年的时光中……唐代是中国历史...

    茶艺茶道
  • 茶道文化 功夫茶源流文化

    茶道文化清人陆廷灿自称茶圣陆羽之后,于1717年授知崇安县令,退休后编了本《续茶经》于1734年刊印,书中引《随见录》云:“武夷茶……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可知,工夫茶原是武夷茶里的一种名茶。但是不久...

    茶艺茶道
  • 日本茶道礼节

    日本茶道遵循“四规”,“七则”。四规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日本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严格程序和规则。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正规茶室多起有“XX庵”的雅号。茶...

    茶艺茶道
  • 中国四大茶道流派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贵族茶道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

    茶艺茶道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