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是怎么制成的?

阅读 :

黄茶中的名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黄芽、沩江白毛尖、温州黄汤、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等。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那么黄茶是怎么制成的呢?其实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程序。这个闷堆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绿茶是不发酵的,而黄茶是属于发酵茶类。

原料要求

黄茶有芽茶与叶茶之分,对新梢芽叶有不同要求:除黄大茶要求有1芽4、5叶新梢外,其余的黄茶都有对芽叶要求“细嫩、新鲜、匀齐、纯净”的共同点。黄芽茶原料细嫩、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加巟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岳阳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银针”,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和安徽霍山的“霍山黄芽”。

黄小茶采摘细嫩芽叶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湖北远安的“远安鹿苑”和浙江温州、平阳一带的“平阳黄汤”。黄大茶采摘一芽二、三叶甚至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制作而成,主要包括安徽霍山的“霍山黄大茶”和广东韶关、肇庆、湛江等地的“广东大叶青”。

制作特点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幵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

制作主要工艺流程:【杀青、闷黄、干燥】

1、杀青

黄茶通过杀青,以破坏酶的活性,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杀青锅温较绿茶锅温低,一般在120℃—150℃。杀青采用多闷少抖,造成高温湿热条件,使叶绿素受到较多破坏,多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失去活性,多酚类化合物在湿热条件下发生自动氧化和异构化,淀粉水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都为形成黄茶醇厚滋味及黄色创造条件。

2、闷黄

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程序。从杀青到燥结束,都可以为茶叶的黄变创造适当的湿热工艺条件,但作为一个制茶工序,有的茶在杀青后闷黄,有的则在毛火后闷黄,有的闷炒交替进行。针对不同茶叶品质,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形成良好的黄色黄汤品质特征。闷黄是形成黄质的关键工序。依各种闷黄先后不同,分为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

湿坯闷黄在杀青后或热揉后堆闷使之变黄,由于叶子含水量高,变化快。消山毛尖杀青后热堆,经6—8小时,即可变黄。平阳黄汤杀青后,趋热快揉重揉堆闷于竹篓内1—2小时就变黄。北港毛尖,炒揉后,覆盖棉衣,半小时,俗称“拍汗”促其变黄。干坯闷黄由于水分少,变化较慢,黄变时间较长。如君山银针,初烘至六七成干,初色40—48小时后,夏烘至八成干,复色24小时,达到黄变要求。黄大茶初烘七八成干,趁热装入高深口小的篾篮内闷堆,置于烘房5—7天,促其黄变。霍山黄芽烘至七成干,堆积1—2天才能变黄。

总之,尽管各类黄茶堆积变黄有先有后,方式方法各有不同,时间长短不一,但都是闷黄过程,这就是黄茶制法的特殊性。影响闷黄的因素主要有茶叶的含水量和叶温。含水量多,叶温愈高,则湿热条件下的黄变过程也愈快。

3、干燥

黄茶的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它茶类偏低。黄茶干燥分两次进行。毛火采用低湿烘炒,足火采用高温烘炒。干燥温度先低后高,是形成黄茶香味的重要因素。堆积变黄的叶子,在较低温度下烘炒,水分蒸发得慢,干燥速度缓慢,多酚类化合物的自动氧化和叶绿素等其它特在湿热作用下进行缓慢转化,促进黄叶黄汤的进一步形成。然后用较高的温度烘炒,固定已形成的黄茶品质,同时在干热作用,使酯型儿茶素裂解为简单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增加了黄茶的醇和味感。糖转化为焦糖后,氨基酸受热转化为挥发性的醛类物质,组成黄茶香气的重要组分。低沸点芳香物质在较高温度下一部分挥发,部分青叶醇发生异构化,转为清香,高沸点芳香物质由于高温作用显露出来。这些变化综合构成黄茶的香味。


本文标题:黄茶是怎么制成的? - 黄茶_黄茶知识_黄茶的种类_黄茶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fenlei/huangcha/590.html

相关文章

  • 鹿苑毛尖该怎么品?

    01.冲泡方法冲泡鹿苑毛尖,第一杯当倒掉,喝第二杯、第三杯时,其香味即沁人心脾。另外,如用正宗紫砂茶具冲泡鹿苑毛尖,品时味道会更佳。02.紫砂茶具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它始于宋代,兴盛于...

    黄茶
  • 黄茶有哪些品种?各自有什么特点?

    鹿苑毛尖鹿苑毛尖,属黄茶类,产于湖北省远安县鹿苑寺。黄茶是中国特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唐朝时就成为贡品,但真正大量生产发展是一九五四年以后。黄茶属轻发酵茶类,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的。黄茶的制作与绿茶相...

    黄茶
  • 茶中精品霍山黄芽

    安徽省霍山县盛产一种名茶--“霍山黄芽”。主要产于大花坪金子山、漫水河金竹坪、上土市九宫山等地。霍山黄芽的历史悠久,唐代即有“寿州霍山之黄芽”的记载,明代王象亚的《群芳谱...

    黄茶
  • 蒙顶黄芽何时开园采摘?

    1.蒙顶黄芽产于四川省名山县的蒙顶山,蒙山茶历史悠久,秦汉四川南安、武阳就是茶的产制中心,皆距离蒙山很近。2.蒙山最早记载茶为唐代,唐宪宗八年(813年)《元和郡县志》“严道县南十里有蒙山。”唐代即流传...

    黄茶
  • 中国历史名茶 之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湖南省洞庭湖中的君山岛上,属于黄茶类针形茶,有“金镶玉”之称。君山茶,始于唐代,清代纳入贡茶。旧时曾经用过黄翎毛、白毛尖等名,后来,因为它的茶芽挺直,布满白毫,形似银针而得名...

    黄茶
  • 黄茶,一种可能会消失的茶种

    黄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作为六大茶类中鲜为人知的黄茶,渊源于中国历史长河中,却逐渐要淡出了茶友们的视线。很多茶友说,黄茶貌似都听过,却只闻其名,不得其香。黄茶的品质特点是...

    黄茶
  • 蒙顶黄芽的产地:四川蒙顶山

    蒙顶山风景区座落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境内,平均海拔1400米,紧傍成雅高速公路和318国道。东距成都110公里,距县城1000米,由蒙顶山和百丈湖两个主景区组合而成,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AAA级旅游...

    黄茶
  • 简述:岳阳黄茶工艺

    (一)黄茶加工原理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色黄汤”,而黄茶的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黄茶类与绿茶类、黑茶类一样,在制造工艺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鲜叶采摘后,经适当的摊放贮青后,用高温杀...

    黄茶
  • 北港毛尖如何选购?储存有哪些要点?

    选购技巧1.看色泽新茶色泽一般都较清新悦目,或嫩绿或墨绿。以颜色翠碧,鲜润活气为好;炒色泽灰绿,略带光泽。若干茶叶色泽发枯发暗发褐,表明茶叶内质有不同程度的氧化,这种茶往往是陈茶;如果茶叶片上有明显的...

    黄茶
  • 黄茶的三大种类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是中国的特产。它主要是在制作过程中,通过闷黄使得茶多酚适量非酶促氧化,造就了其黄叶黄汤、滋味醇和的特质。黄茶的闷黄工序,有在揉捻前的,也有在揉捻后的,或是长时间堆放闷黄,有的初烘后堆积闷黄,有的再...

    黄茶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