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绿茶之黄竹白毫知识全解析

阅读 :

黄竹白毫

黄竹白毫是产于湖南省永兴县城郊的黄竹村的绿茶。

在三、四月采头茶季节,每天上午九时才日出云散,即使盛夏,也时而晴空万里,时而云遮雾漫。由于云雾多、日照少,温射光多,茶叶内含营养物质丰富,持嫩性强,叶质柔嫩,茸毛多。黄竹白毫茶品的独特品质在于每年清明前采摘芽茶或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经杀青、揉条、干燥、等三道工序,一丝不苟,精制而成“明前茶”。

其成茶条索紧细、锋苗挺秀,色泽翠润,白毫满披;清香馥郁,滋味醇爽,回味生津;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绿嫩匀整。

历史发展

黄竹白毫历史悠久,始于东汉。据县志载:“古丈坪厅之茶,清明谷雨前捡摘,清香馥郁,有洞庭君山之胜。”唐代溪州即以芽人贡,后列为清室皇家贡品。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古丈已列入全国名产茶区,唐代溪州即以芽茶入贡,后列为轻清室皇家贡品。

自然地理

黄竹白毫生长于湖南省武陵山脉中腹永兴县城郊的黄竹村,该村地处风光秀丽的便江河畔,黄竹岭上古时称黄竹仙岭,这里群山绵延,竹木苍翠,云雾环绕。相对湿度年平均为81%,年平均气温为18℃,雨量充沛,一般年雨量约为1500毫米。这里为亚热带植被所覆盖,冬天不甚冷,盛夏不甚热,形成独特的小气候。茶园土壤多系花岗岩风化的黄色沙质壤土,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沃,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品质特征

黄竹白毫是绿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

黄竹白毫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外形:条索肥壮、圆整呈蜻蜓头、沉重,枝心硬,枝头皮整齐,叶大部分向叶背卷曲,色泽乌黑油润,砂绿明显(新工艺中,红镶边大多已经去除)。

黄竹白毫采制精细,条萦紧结,或弯而似鱼钩,或直而如标枪,以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爽、回味棉甜悠长、香高持久,耐冲泡等显著内质特点而久负盛名。

选购方法

鉴别精品黄竹白毫是一项高深的学问,湖南著名茶师和老茶民观形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

高者能品断是茶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特点突出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外行人品饮黄竹白毫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辨别茶叶优劣。

观形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察色

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黄竹白毫茶叶特征之一叶背外曲),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内质

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椰香等各种清香味;茶汤金黄、橙黄,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鲜爽回甘。

叶底

枝身圆,梗皮红亮,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片肥厚软亮,叶面呈波状,称“绸缎面”。

核心特征

干茶沉重,色墨绿;茶汤香韵明显,极有层次和厚度;评叶底应肥厚软亮。

制作工序

黄竹白毫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于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黄竹白毫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黄竹白毫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黄竹白毫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黄竹白毫的加工,简单地可以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黄竹白毫的品质特征。

杀青

杀青对黄竹白毫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揉捻

揉捻是黄竹白毫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黄竹白毫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黄竹白毫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黄竹白毫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功效价值

黄竹白毫产地土壤含有较多的有机质。使用绿茶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未经发酵,经过了杀青,揉捻等工艺制作而成,含有较多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茶叶内含有的茶多酚能促进血液的循环,抑制细菌的发展起到抗癌症,抗衰老,活血化瘀的作用,咖啡碱能刺激中枢神经,消除困意,起到提神的作用,黄竹白毫有防辐射的作用,合适经常使用电脑工作的人群饮用。抗癌症抗癌症,抗衰老,抗心脑血管疾病,降血脂,降血压,减肥,提神,醒酒,利尿,治疗痢疾,帮助消化。清热解渴,解酒防辐射的功效。

黄竹白毫内含有较多的鞣酸,鞣酸能阻止长尾对蛋白质的吸收,能起到减肥的作用,茶行属寒,时候在夏季饮用。对刚动过手术或者是女性的生理周期不宜饮用黄竹白毫茶。鞣酸会阻挡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长期饮用黄竹白毫有保健的功效。

储存方法

根据对象及黄竹白毫拥有和保存量的不同,黄竹白毫的保存和储藏方法主要分为专业及家庭两类,专业保存主要是茶商对其茶品进行保存,家庭主要是少量黄竹白毫的保存。

其中黄竹白毫的专业保存方法有三种:

专业保存

1、石灰块保存法。生石灰块装于白细布做的袋内。黄竹白毫装入白棉纸袋内,外套牛皮纸袋,然后将小口陶坛洗净晾干,下垫白纸,将黄竹白毫茶叶袋置于小口陶坛内,中间嵌于一二只石灰袋。用数层草质密封坛口,最后用砖头或者厚木版压实,以减少空气交换量。此后要经常检查保存情况,石灰潮解后要及时更换。

2、碳贮法。操作方法与石灰块保存法基本相同。所用材料不过是用燃烧熄灭后的木炭,盛茶用具可代之以瓦罐或者小口铁皮桶。木炭袋和茶叶袋的容量可视容器大小而增减。

3、冷藏法。将茶叶烘干水汽,含水量在3~5%之间,不超过6%。黄竹白毫茶叶装入镀铝复合袋,热封口,用呼吸式抽气机抽出袋中的空气,同时冲入氮气,加封上封口贴,置于茶箱,然后送入低温冷藏库保藏。此法是当代科技水平条件下最佳的茶叶保存法。保存量大、时间久。

家庭保存

黄竹白毫的家庭保存方法,一般有五种:

1、瓦罐储茶法。此法古代就有.明人冯梦祯《快雪堂漫录》云:“实茶大瓮,底置箬,封固倒放,则过夏不黄,以其气不外泄也。”茶叶含水量不能超过6%.可用生石灰除湿.具体操作方法同石灰块保存法。

2、罐藏法。容器选用装糕点或者其他食品的金属听、箱、罐、盒,或铁或铝或纸或纸品,或方或圆或扁或不规则性.重要的是茶要干燥,袋口封好.此法简便,取同方便。

3、塑料袋贮茶法。选用密度高、高压、厚实、强度好、无异味的食品包装袋.茶叶可以事先用较柔软的净纸包好,然后置于食品袋内,封口即成。

4、热水瓶贮茶法。可用保温不佳而废弃的热水瓶,内充干燥的黄竹白毫,盖好瓶塞,用蜡封口。

5、冰箱保存法。黄竹白毫装入密度高、高压、厚实、强度好、无异味的食品包装袋,然后置于冰箱冷冻室或者冷藏室.此法保存时间长、效果好,但袋口一定封牢,封严实,否则会回潮或者串味,反而有损黄竹白毫茶叶的品质。

贮存禁忌

一忌潮湿:黄竹白毫茶叶是一种疏松多孔的亲水物质,因此具有很强的吸湿还潮性。存放黄竹白毫时,相对湿度在60%较为适宜,超过70%就会因吸潮而发生霉斑,进而酸化变质。二忌高温:黄竹白毫茶叶最佳保存温度为0-5℃。温度过高茶叶中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芳香性物质则会被分解破坏,使质量、香气、滋味都有所降低。

三忌阳光:阳光会促进黄竹白毫茶叶色素及酯类物质的氧化,能将叶绿素分解成为脱镁叶绿素。黄竹白毫茶叶贮存在玻璃容器或透明塑料袋中,受日光照射后,其内在物质会起化学反应,使黄竹白毫茶叶品质变坏。

四忌氧气:黄竹白毫茶叶中的叶绿素、醛类、酯类、维生素C等易与空气中的氧结合,氧化后的黄竹白毫茶叶会使黄竹白毫茶叶汤色变红、变深,使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五忌异味:黄竹白毫茶叶中含有高分子棕榈酶和萜稀类化合物。这类物质生性活波极不稳定,能够广吸异味。因此,茶叶与有异味的物品混放贮存时,就会吸收异味而且无法去除。


本文标题:湖南绿茶之黄竹白毫知识全解析 - 绿茶_绿茶的功效与作用_喝绿茶的好处_绿茶有哪些品种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fenlei/lvcha/11307.html

相关文章

  • 六安瓜片的制作工艺步骤有哪些?

    茶为国饮,味在优品。在中国茶叶体系中,要了解一款茶品的特点及其属性,重在了解茶性。而茶性,又是由茶鲜和制作工艺等基础决定的。在本期的文章中,我们重点推荐有关于六安瓜片的制作工艺或制作流程。具体内...

    绿茶
  • 绿茶的“留根泡”,你知道应该怎么泡吗?

    盖碗和紫砂壶该如何“留根泡”呢?⒈平常是怎么泡茶的?首先先来看看平常盖碗和紫砂壶的冲泡方法。平常用盖碗和紫砂壶出汤时候,是把茶倒尽了,还是残留了一点茶汤在壶底呢?相信我们大多数人泡茶的时候,都是把...

    绿茶
  • 桐城小花有什么文化渊源?

    概述桐城市地处皖中,历代英杰名士群星璀璨,素称文化之乡。桐城境内,绵延百余里的龙眠山,峰峦叠翠,风光旖旎。历史胜迹,瑰丽多姿。中国桐城词派桐城小花创造了中国桐城派的之后的“桐城梨花体”,进一步形成了...

    绿茶
  • 天目青顶有哪些工艺?工艺要点是什么?

    工艺特色青顶茶精细的采制工艺:青顶茶的采摘时间较晚。按采摘时间、标准和焙制方法不同,茶色按质分为顶谷、雨前、梅尖、梅白、小春五个品级。顶谷、雨前属春茶,称“青顶”,茶芽最幼嫩纤细,色绿味美。梅尖...

    绿茶
  • 涌溪火青茶之珍品

    涌溪火青茶产于皖南泾县黄田乡涌溪,生产历史已有五百余载,曾为历朝之贡茶,现为馈赠之佳品;产地风景秀丽,层峦叠嶂,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常年云雾缭绕,泉水潺潺。鲜茶叶如碧玉,味似花香;采摘标准,制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声...

    绿茶
  • 皖茶记丨太平猴魁(一)

    安徽一直是一个名茶辈出的地方,明代炒青绿茶的工艺从这里发端,一度影响了包括武夷茶在内的很多茶叶的加工,被全国各地普遍仿效。时至今日,安徽茶依然以其独特的工艺品质,丰富着人们的味觉。安徽茶的产地主...

    绿茶
  • 江山绿牡丹有何加工工序?

    加工工序江山绿牡丹炒制工艺主要分鲜叶摊放、杀青、轻揉、理条、轻复揉、初烘和复烘等几道工序。一人炒制,一人在旁摇扇是炒制牡丹茶的特点,尤其是利用扇风,迅速降低杀青叶、初烘叶、复烘叶的叶温,加速水...

    绿茶
  • 龙井手工茶的“十大手法”,你知道哪样?

    武侠小说里,高手练功都有自己的武功秘籍;在龙冠炒制团队眼里,“龙井茶十大炒制手法”也是他们的武功秘籍;龙井茶炒制的诀窍无他,就是“经得住高温,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行业内有句话,“三年青锅,五年辉锅...

    绿茶
  • 云南白毫属于什么茶?云南白毫简介

    云南白毫产于云南勐海县。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是由澜沧江下游及其支流切割而成的中低山地,属热带雨林气候。云海白毫品质特征:条索紧直如针,锋苗挺秀,满披白毫,香气清鲜高爽,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爽,叶底鲜嫩。...

    绿茶
  • 什么是峨眉竹叶青茶?峨眉竹叶青茶详解

    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宋代苏东坡题诗赞曰:“我今贫病长苦饥,盼无玉腕捧峨眉。”著名诗人陆游也题诗赞曰:“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镶顾渚春。”峨眉竹叶青是在总结峨眉山万年寺僧人长期种茶制茶基础上发展而...

    绿茶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