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的四时茶俗
    众所周知,浙江绍兴一年四时均有产茶,名品辈出。旧时绍兴的茶楼、茶店、茶室分布在各个大街小巷的街头巷尾,可以看出绍兴茶俗的盛行的历史之悠久,因而绍兴形成了著名的“四时茶俗”。元宝茶在大年初一这一天,一般人家待客...
  • 浅议茶俗、茶艺、茶道的界定
    一、何为茶俗茶俗,古已有之。它特指各个民族、各个地方不同的饮茶习俗。它重在适应不同群体和个人的饮茶习惯,同时讲求实用、方便,以及茶叶的药用、保健需求。茶俗是长期约定束成的结果,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如唐朝人樊绰...
  • 宋明时期的点茶道茶艺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著《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
  • 太平猴魁茶的传说
    太平猴魁茶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产在安徽省黄山区(原太平县)境内。说起太平猴魁茶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哩。传说古时候,在风景秀丽的黄山,居住着一对白毛猴,有一年,它们生下一只小毛猴,老猴对小猴非常疼爱,经常带...
  • 乾隆皇帝当了回茶博士
    乾隆微服下江南,有一次,到松江“醉白池”游玩,与随从在附近一家茶馆坐下歇脚。茶馆伙计先端上茶碗,随着退后,离桌几步远,拿起大铜壶朝碗里冲茶,只见茶水犹如一条白练自空而降,不偏不倚,不溅不洒地冲进碗里。乾隆好奇,忍不住走...
  • 流传全球的英国下午茶
    今时今日,品尝下午茶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文化,在高级酒店,咖啡馆,或是露天餐馆,就着西点,品上一杯所钟爱的TWININGS川宁茶,无论是午后街头的匆匆脚步,或是悄然独坐,或是相约好友同享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都如梦浮生中增添的些许...
  • 荷兰的饮茶方式
    提起西方人饮茶,人们自然会联想起世界的茶消费王国――英国。其实,最初将茶传到欧洲的,是荷兰商船。远在17世纪初期,荷兰商人就凭借航海的优势,从澳门装运到中国的绿茶到爪哇,再转运到欧洲。刚开始,由于供需失衡,茶价非常昂...
  • 文人笔下的茶典故
    有些茶的典故可能不全来自民间,而是出于文人之手或经过文人加工,但听起来仍是饶有趣味。如“看人上茶”的故事便很有意思。相传清代大书画家、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镇江读书。一天他来到金山寺,到方丈室看...
  • 茯茶由来的历史传说
    茯茶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千百年前,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牧民,喂马的杀马、喂羊的吃羊,除了肉就是奶,造成脂肪过剩,高血脂、高胆固醇,许多人年轻轻的就不明不白地死去。西汉张骞开通西域后,班超带领商队出使西域。路遇暴...
  • 回族的八宝盖碗茶
    盖碗茶也称"三泡茶""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是居住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回族和东乡族人待客的传统饮料。在甘肃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人们都以八宝盖碗茶招待亲友。民间叫盅子,上有盖子,下有托盘,盛水的茶碗口大底小,精致美观...
  • 白族茶礼“三道茶”
    云南大理白族有喝"三道茶"的习俗。它的独特风味是:一苦、二甜、三淡。有好联想和善思考者,把这三味用来比喻人生的"三重境界".比喻,含有哲理,我以为然。 所谓"三重境界",指青春、中年、老年三个时期。平日常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
  • 郑和下西洋影响海外饮茶风俗
    郑和七次下西洋所到之处,加强了中国和各国之间 的往来,发展了包括茶叶在内的中国大批货物和各国货物之间的交换,扩大了中国茶叶的输出量和茶种外传的地域范围。2005年在福建参加的"郑和下西洋与华人华侨论坛"的海外学者...
  • 纳西茶俗“龙虎斗”
    生活在云南玉龙雪山下丽扛一带的纳西族人,有着悠久的文化,他们也是嗜茶爱茶的民族。在这里除了流传着"油茶"、"糖茶"、"盐巴茶"的饮茶习俗之外,还流传着以茶治病的一种奇特的喝法"龙虎斗"。"龙虎斗"的纳西语是"阿吉勒烤",其制法是先...
  • 昆明的迎客九道茶
    昆明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泡九道茶一般以 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昆明的迎客九道茶一是赏...
  • 土家茶礼多
    土家人视茶叶为灵物,认为山有山神,茶有茶神,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茶文化。神圣的敬茶土家人禁忌将茶泼在地上,否则即玷污茶神。抓茶叶要“净手”,即先洗手然后才能动茶叶。“茶不欺客”,倒茶时依顺序,一杯一杯端给客人,哪怕是...
  • 拉祜族传统饮茶法
    烧茶:拉祜族传统的一种饮茶法。将新梢采下的一芽五六鲜茶叶直接在明火上烘烧至焦黄再放入茶罐内煮饮。烤茶:是拉祜族一种古老而普遍的饮茶方法。先将陶罐在火塘上烤热,后放入茶叶进行抖烤,待茶色焦黄时,冲入开水,去掉浮沫...
  • 石阡的茶文化历史
    石阡茶叶文化历史悠久。据《贵州通志》记载,石阡茶叶"始于唐代,种茶、饮茶盛于明朝".据唐。陆羽《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石阡即为过去的夷州。明万历三十年(1620年)《黔记》载:唐高祖黔安清江内...
  • 女人饮茶的风雅
    苏轼的一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把茶和女人“缠裹”在了一起,竟是那样具有美感。绵醇、清香、俏丽,乃至于飘逸,俱在其中矣。既然佳丽如茶,自然,女人也就最是应该识得茶理,赏得茶趣了。所以,女人饮茶,自和男人不同。女人饮茶,似...
  • 宋代时期的宫廷茶文化
    封建社会里,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一切最好最美的东西皆献帝王享用。茶是清俭的东西,当民间开始饮用时,宫廷虽偶而为之,但还没有十分重视。唐代已有贡茶,故卢仝诗云:"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陆羽也谈到过王公贵族之家饮...
  • 三国时期的罐茶习俗
    在留侯镇紫柏山脚下的闸口石一带,最耐人寻味的是喝罐罐茶。 据传,闸口石人喝罐罐茶的习惯起于三国时期。当年,诸葛亮兵出岐山,途经闸口石地带,安营扎寨操练人马时,因此地处秦岭腹地,又紧靠紫柏山,山高气侯寒冷,便让将士用砂...
  • 客家山歌中的茶文化
    客家人喜欢饮茶,来了客人都是以茶款待,有时还拿出糕点供客人品茶享用。茶常入客家山歌,搭郎搭妹情味极浓。常常以茶逗情,以情品茶。据某君收集的歌集有句云:"阿妹村中一枝花,好比高山嫩细茶。阿哥好比石崖水,好水专泡嫩细茶...
  • 浅谈清末时期的饮茶习俗
    清末民初的中国,是一个风云激荡变革求新的时代,也是一个东西方文化急速交融碰撞的时代。10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望那个时代时,不仅要从图文典章中感受它的波澜壮阔,更要从那个时代留存下来的器皿珍玩上,品味一份历史的温...
  • 乾隆皇帝与茶的不解之缘
    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在位当政六十年,终年八十八岁,这一寿龄既使在现在也是高寿的了,而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更是名列第一的。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乾隆与茶的故事,涉及到种茶、饮茶、取水、茶名、茶诗等等与茶相关的方方面面。...
  • 清代饮茶文化的发展
    北京在旗的老人一说起喝茶,一律都是香片,其实那也就是茉莉花茶。像老舍先生的《茶馆》里的老北京,有钱人喝的也不过是"小叶茉莉双薰"。所谓"小叶茉莉双薰",是江逝、安徽、福建的茶商将绿茶从京杭大运河输往北京的运粮水道运...
  • 中国古代的人们是怎么饮茶
    饮茶习俗经历了咀嚼鲜叶、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做饼、炒青散茶,乃至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红茶等多种茶类的发展过程。茶叶何时真正成为饮料,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但是至少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茶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