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傣族独特竹筒香茶
- 筒香茶是傣族人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制法有两种,一是采摘细嫩芽,经铁锅杀青,揉捻,然后装入特制的嫩甜竹筒内,在火上烘烤,这样制成的竹筒香茶既有茶叶的醇厚茶香,又有浓郁的甜竹清香。另一种制法是...
-
- 彝家糊米罐罐香茶与百灵鸟的关系
- 在云南的彝族集聚地,流传着百灵从无量山百丈高崖衔来茶种为人治百病的故事,为纪念百灵鸟,客人饮茶时,少男少女总会模仿百灵鸟翩翩起舞,彝家糊米罐罐香茶的每道工序就和百灵鸟有关。糊米罐罐香茶的烤罐要肚大口小,一般为土...
-
- 华坪烤茶习俗
- 距离昆明420公里的丽江市华坪县是典型的南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烤茶在这里几乎是与吃饭睡觉同等重要的“规定动作”,与传统泡茶相比,烤茶彰显的是一种复合型的浓香。华坪烤茶的第一步是炒茶,即在陶罐内放入猪油(最好带一...
-
- 新疆人的泡茶方法
- 南疆人喜欢喝喝“香茶”,将打碎的茯砖茶和研成细末的胡椒、桂皮、姜等香料一起放入铜质或瓷质的长颈茶壶中的开水中,放火上烹煮,煮沸2-3分钟后即可饮用。香茶可开胃。补气、提神。北疆人喜喝的“奶茶”的制作法将小型或...
-
- 维吾尔族的饮茶习俗
- 茶也是维吾尔族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饮料,可以说是“不可一日无茶”。若至维吾尔族人家作客,一般由女主人用托盘向客人敬第一碗茶。第二碗开始,则由男主人敬。倒茶时要缓缓倒入茶碗内,茶不能满碗。客人如不想再喝,可用手...
-
- 蒙古族饮茶习俗
- 蒙古族与新疆、西藏的牧民一样,蒙古族人民喜欢喝与牛奶、盐巴一道煮沸而成的咸奶茶。蒙古族人民喝的咸奶茶,用的多为青砖茶和黑砖茶,并用铁锅烹煮,这一点与藏族打酥油茶和维族煮奶茶时用茶壶的方法不同。但是,烹煮时,都要...
-
- 古老的阿佤茶俗
- 佤族自称“阿佤”,其先民是古“百濮”的一支。清代有“嘎剌”、“哈瓦”、“卡瓦”等不同之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在沧源县境勐省、曼帕、曼坎等地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崖上,仍保留着十余处古代...
-
- 苗族的婆婆茶俗
- 新婚苗族妇女常以婆婆茶招待客人。婆婆茶的作法是:平时将去壳的南瓜子和葵花子、晒干切细的香樟树叶尖以及切成细丝的嫩腌生姜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储存在容器内备用。要喝茶时,就取一些放入杯中,再以煮好的茶汤冲泡,边饮边...
-
- 擂茶茶俗
- 擂茶,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擂茶。不过,擂茶有几种,如福建西北部民间的擂茶是用茶叶和适量的乏麻置于特制的陶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细末后加滚开水而成;广东的揭阳、普宁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
-
- 侗家“煮油茶”习俗
- 侗家没有品茗的习惯,却有常年吃油茶的习俗。只要去过侗乡的人,都忘不了那清香爽口、填饥解渴、脆甜味浓、别具风味的“煮油茶”。清明前后,风和日暖,草发清香,茶抽嫩芽,正是采摘春茶的好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柳江畔、苗岭...
-
- “一女不吃两家茶”的鄂南婚茶习俗
- 鄂南婚茶在定婚茶、启节茶、成婚茶、抬茶闹茶、撒帐茶、结伙茶会之外还有新娘的沿家敬茶。一般是在婚期的第一个春节的初一早晨,新娘穿裙戴花手捧茶盘沿各家拜年敬茶,新郎提壶添茶,有的地方是小姑子提壶。这目的也是“...
-
- 纳西族的“龙虎斗”茶俗
- 居住在云南丽江、中甸、维西、宁蒗等地的纳西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喜爱喝茶的民族,人们既饮有奇异色彩的“龙虎斗”茶,又喝有特殊风味的盐茶、油茶和糖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能祛寒湿、治感...
-
- 布依族“姑娘茶”
- 布依族人用的茶叶都是自采自制,有时也上山去采些和茶叶一样能泡开水饮用的其他植物的嫩叶,然后和茶叶一起进行加工,再加入金银花制成混合茶叶。这种混合茶叶的味道特殊,芬芳醇美,还具有清热提神的作用,泡出来的茶水是很好...
-
- 西南民族“吃茶”习俗
- 抓一把茶叶,开水冲泡后饮汁弃渣,这是现代人最常见的饮茶方式。但是,我国茶文化专家对西南地区各民族“吃茶”习俗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大规模调查后发现,在茶叶原产地及其周边的若干个省的山区,苗、侗、瑶、傣、仡佬、土家等...
-
- 西藏饮俗文化
- 西藏有“世界屋脊”之称,茶叶是当地人民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因此成了西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食品。目前,西藏的年人均茶叶消费量达15公斤左右,为全国各省、区之首。藏族饮茶,有喝清茶的,有喝奶茶的,也有喝酥油茶的,名目较多...
-
- 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
- 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1、藏族:酥油茶、甜茶、奶茶、油茶羹。2、维吾尔族:奶茶、奶皮茶、清茶、香茶、甜茶、炒面条、茯砖茶。3、蒙古族:奶茶、砖茶、盐巴茶、黑茶、咸茶。4、回族:三香碗子茶、糌粑茶、三炮台茶、...
-
- 回族饮茶习俗
- 回族禁酒,宴宾待客,以茶为敬,这是与其他周围少数民族以酒为敬最根本的区别,所以在宴请待客、节日礼仪、婚丧嫁娶中均是以茶为敬,这也是惟回族独有。在大理、巍山、洱源一带回族之间的礼仪交往都是敬送糖、茶为主,看望老人...
-
- 中国茶祭习俗
- 中国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必用茶叶。据载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大祭时即有“松罗茶叶十三两”记载。在光绪五年(1879年)岁暮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罗茶叶二斤”的记述。而在中国民间则历来流传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
-
- 祁门红茶的传说
- 祁门红茶的传说峰峦起伏,山势陡峭,高山密林,清朝光绪年间以前,祁门只产绿茶,不产红茶。1875年,安徽黟县有个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 “闽红茶”制法,开始试制...
-
- 中国古代将茶叶视为重要的随葬品
- 历古以来,中国都有在死者手中放置一包茶叶的习俗。像安徽寿县地区,人们认为人死后必经"孟婆亭"饮"迷魂汤",故成殓时,须用茶叶一包,并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这样死者的灵魂过孟婆亭时即可以不饮迷魂汤了。而浙江地区为让死...
-
- 回族特色饮茶习俗
- 回族人家沏茶、饮茶、敬茶都很讲究,盛茶汤的要用细白瓷盅,先用温水将茶盅烫洗后,才将茶汤一一倒入盅内,茶水不能太满,一般是一次倒入的茶水一口有余,当在倒茶水时发现某一盅茶汤中有一直立浮动的茶梗喻意“茶客”到家,就要...
-
- 中国古代中央祭天祀祖的皇茶
- 祭天祀祖是封建中央朝廷虔诚祭祀神灵的大典,所有祭祀用品均有严格规定,并且非常讲究。蒙顶皇茶就是规定用品之一,它采摘的时间、地点、制作均有严格规定,不得造次。蒙山胜景之一皇茶园内的茶,就是当年规定的祭祀用茶。皇...
-
- 福建悬挂“龙籽袋”的习俗
- 中国福建福安地区却有为活人而备茶叶,悬挂“龙籽袋”的习俗。旧时福安地区,凡家中有人亡故,都得清风水先生看风水,选择“宝地”后再挖穴埋葬。在棺木入穴前,由风水先生在地穴里铺上地毯,口中则念念有词。这时香火绕缭,鞭炮...
-
- 金茶的传说
- 金茶,产于湖南长沙县金井镇,地以井传,镇以井名。金井河对岸的码头上,存古井一口,水清可鉴,其味甘甜,为老街附近居民唯一饮有水源。大旱年随汲随满,洪涝时不浊不污。相传明初洪武年间,有江西孙某,举家迁徙,来到长沙,在长平浏交界...
-
- 回族烤茶茶俗
- 回族家最喜欢烤茶,茶叶选用青茶或焙制的绿茶。选用陶釉或纯粹的土瓦茶罐,在火塘边或者是火炉上,用炭火(非明火)边烘边抖,直到茶叶呈赤黄色散发出喷鼻的香味,便恰到好处。精细的方法俗称“百抖茶”,即是慢烤细抖,掌握好火色,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