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萧氏茶业集团董事长获评“国茶工匠·制茶大师”
- 8月28日,在山东日照举办的“2020茶产业标准与品牌发展峰会”上,肖勇被评为“国茶工匠·制茶大师”。肖勇积极研发茶叶加工装备,实现了产叶的产业化、专业化、智能化升级。萧氏茶业集团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8项,为茶产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
- 中国传统的“三碗茶”与“打茶会”
- 一、三碗茶按照中国传统习俗,春节期间,难免亲朋好友要互相拜访,有客到来时,通常女主人须先给客人端上一碗“甜茶”,并送上祝福语,如:吃了这碗甜茶,年年生活甜如蜜之类的。然后乘上一碗烘青豆加胡萝卜丝的咸茶,再后泡上一碗细...
-
- 湘茶传说
- 湘茶,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一个动人心弦的神话故事。她出产于北纬30度以武陵山为中心的神秘文化带与茶叶产区,一片片绿色的茶园,一簇簇嫩绿的茶叶,一杯杯清润的茶水,蕴涵着湘水女神的神奇故事。湘茶,是湘水女神的积淀。《...
-
- 德昂族的茶俗
- 德昂族居住于山区或半山区,村村寨寨无一例外都种茶,随处都可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林,有的村寨周围,至今还能看到几百年树龄的老茶树,它们被称为“茶王”,备受人们的珍视和保护,寨中人并以能拥有“茶王”而感到自豪。德昂...
-
- 君山银针的传说
- 君山银针,因产于洞庭君山岛而得名。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二妃娥皇、女英见夫久出未返,四处寻找,来到洞庭山,听说舜帝崩于苍梧之野,悲痛欲绝,望着茫茫的湖水,抚竹痛哭,泪撒成斑,后来,二妃将随身所带的茶籽播于洞庭山,并因忧郁...
-
- 闽北婚庆“茶”俗
- 在过去闽北人的婚嫁习俗中,人们把订婚称为“插茶”,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因为茶苗只有刚种下时才可移植,一旦生根了再去移动,这株茶的成活率就不高了。因此,古人把订婚称为“插茶”,是取“茶大不移”之意。我们知道,订婚之...
-
- 闽北“喊山”茶俗
- 闽北茶文化中非常的重视茶风俗和茶礼仪。在古时候古人就把茶看的非常的重要,当初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值说,在闽北就有着名的“喊山”等仪式之一。“喊山”仪式源于武夷山的民间祭茶神,元代御茶园将之演绎为开山仪式。元至...
-
- 中国婚庆茶俗
- 一、未来女婿茶姑娘若未出阁,来串门的小伙子就会特别多。因此,姑娘家要备好茶,待有客人来时招待来客中的“未来女婿”。二、亲家母茶女儿出嫁后的第三天,父母亲都要去看望女儿,这就是所谓的“望朝”。望朝时,身为父母亲要...
-
- 潮汕工夫茶茶俗
- 潮汕“工夫茶”,誉扬海内外。工夫茶从选茶、泡茶工夫到茶具,都是十分考究的。名工夫茶用水取自山泉,榄核为炭火,小扇煮开的水甘甜纯美,味道醇佳。茶叶以乌龙、色种、铁观音、凤凰等为上乘。茶具是一套精美的工艺品,茶缸(...
-
- 光泽县的“叫茶”习俗
- 光泽县地处闽赣边境,素有“瓯闽西户”之称。这里山川俊秀、物产丰富、民风古朴,民间擂茶更是当地一绝。据有关史料记载:“乡间邑人待客佐以擂茶,妇人聚会之饮。为茶内入药草,擂棒擂钵工具而制。”这里的民间擂茶用料很讲...
-
- 日常沏茶礼仪
- 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
-
- 松阳的“端午茶”习俗
- 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中国的人们在端午节都有吃粽子、插艾蒿、赛龙舟等习俗,然而,有很多地方除了吃端午粽外,还有一个非常独特有趣的喝端午茶习俗,尤其是在千年古县松阳,自古就有“喝了端午茶、百病都走远”的...
-
- 藏族的四种茶
- 奶茶,是将牛奶或羊奶掺入用红茶或粗茶加热成的清茶而饮。奶茶既有奶的甜味,又有茶的清香。夏秋产奶季节,特别是在牧区盛行喝奶茶。民间传说奶茶源于明王朝时期,主要是给小孩和青少年喝的,不放盐。认为青少年喝奶茶利于长...
-
- 古代“茶”彩礼
- 由于婚姻事关男女的一生幸福,所以,以大多数男女的父母来说,彩礼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更重视和更多的还是那些消灾佑福的吉祥之物。茶在中国各族的彩礼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点,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有这样一段说...
-
- 婚礼中的“茶”
- 在迎亲或结婚仪式时用茶的情况,有作礼物的,但主要用于新郎、新娘的“交杯茶”、“和合茶”,或向父母尊长敬献的“谢恩茶”、“认亲茶”等仪式。所以,有的地方也直接称结婚为“吃茶”。汉族“吃茶”和订婚的以茶为礼一样...
-
- “端午茶”的历史与传说
- 端午茶是一种民间传统保健饮料,而且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同时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茶既可以当做日常饮料,也可防病治病,因此,还被当地人称为“百病茶”、“万能茶”,端午茶芳香自然,其性平和,有益思提神、...
-
- 宋朝时期的茶俗
- 在南宋都城临安,终究吃茶者多,喝茶者少,遗风不灭,杭州人至今都要讲“去梅家坞吃茶去!”味道就变了。《梦粱录》里的临安,“四时卖奇茶异汤”,冬天卖的七宝擂茶,据说是用花生、芝麻、核桃、姜、杏仁、龙眼、香菜和茶擂碎煮成...
-
- 彝族的茶礼习俗
- 思普区的彝族支系有阿列、蒙化、倮倮泼、香堂、聂苏、拉乌等。在景东、镇沅、景谷、普洱、江城县等均有分布。日常生活喜食酸辣味,喝浓茶、饮白酒。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过火把节,各家都要到田头地脚,摆上米饭、茶酒、...
-
- 闽北的“茶席”习俗
- 闽北,每逢清明祭祀扫墓时,人们都会在祖先的墓前摆上一杯酒,奉上一杯茶,意味着有酒喝、有茶品是幸福的事,这个习俗一直沿袭到现在。在过去,不论红白喜事,人们摆酒席之前,习惯先摆茶席。茶席就是在每位客人的面前摆上一碗茶,再...
-
- “贡菊”的典故
- 据说在北宋时,一年大旱后,乡里眼疾流行,在外经商的徽商从浙江引来菊花泡用,眼疾得以治愈,很快菊花就在这里广为种植了。许多农户为便于贮存,以备长期使用,又特意将鲜菊花烘制成干菊花。清末光绪年间,北京紫禁城里流传红眼病...
-
- 俐族的茶礼
- 永德县境内风景优美的大山深处,居住着一支神秘的民族―俐族,俐族是彝族的一个分支,整个族群只有两万六千多人,是云南省独有的一个族群,长期居住在高山箐林的俐人,性格温婉含蓄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别具一格的民族歌舞、祭...
-
- 汉中茶俗
- 素有陕西江南美称的汉中地区,也是我国西部的绿茶主产地。走访城乡,除了商业大厦每日顾客人来人往外,最红火的地方就算大小不一、风格不同的茶馆了。从古到今,茶馆是人们谈心议事、交流会友的好地方,许多生意人常是一边品...
-
- 高原人最爱酥油茶
- 在世界屋脊的高原上旅行,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论是在谷地还是在牧区,只要有人烟的地方,你都可以闻到飘来的酥油茶的香味。藏族人民最嗜爱酥油茶。酥油是从牛羊乳中提取的油脂。打酥油的桶,用木板箍制或园木挖空而成。...
-
-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 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的《神农本草经》就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着,这部书主要是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悉:这里的...
-
- 俐人祭茶习俗
- 古代少数民族信奉茶树是人的祖先,崇拜、敬仰,膜拜茶他们的传统习俗,汉代以后许多少数民族陆续落籍,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祭茶传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俐人,居住在高山箐林中,与茶为邻,以茶作伴,有着十分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