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茶产业发展将有哪些新看点 ——《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发布

2021-02-22 阅读 :

原标题:“十四五”时期,茶产业发展将有哪些新看点 ——《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发布

2月5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赵维全处长、科教社团部何为子处长,中茶协姚静波副会长,梅宇秘书长,肖星副秘书长,申卫伟副秘书长、会员服务部李佳禾主任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会上,王庆会长首先发表致辞,随后编制组介绍了编制情况和规划建议的主体框架与主要内容,最后由相关同志回答了记者的在线提问。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持编制的《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共4章1万3000余字,全面总结了中国茶产业“十三五”发展成就,分析了我国茶产业当前面临的发展环境,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十三五”茶产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介绍,近年来,在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大战略的推动和政策支持下,我国茶叶科技重点围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产业提质增效等热点、难点开展了大量工作,总结所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涉茶领域专利申请数量的持续增长。“十三五”期间,我国涉茶领域共申请专利30909项,较“十二五”增长11.64%。专利申请数量的激增一方面反映出国民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同时更加体现出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产业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强。

二是各类茶叶专项科技奖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茶学学科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40余项,获奖成果涉及:种质资源发掘与保护、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发、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及产品研发、茶制品质量安全等领域,为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茶业科技项目所获支持力度不断提升。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新增了专门的茶学学科代码目录。此举有力地促进了茶学学科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成功申报。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茶学领域获批项目共58项,金额2922万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另外,“十三五”期间,茶学领域共获批6项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内容涉及:茶叶质量安全、茶制品加工及贮藏技术和装备、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标准研究、产业链提质增效技术与示范、精制智能化技术与设备等领域,为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是标准建设工作发展迅速。截至“十三五”末,我国茶叶行业新制定发布国标41项、行标36项、地标141项、团标300余项。具体涵盖了种植资源、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加工工艺、提取工艺、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市场经营管理、茶文化、产业发展等所有细分领域,为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创新保证。

新消费需求催生茶产业发展新潜力

目前,我国茶叶消费群体已经达到4.9亿。从传统原叶茶的角度看,消费人群具有中老龄化特征。但这一趋势在“十三五”后期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肖星介绍,其主要原因:一是行业将拓展重点聚焦到青年消费群体上,倾注了大量的宣传资源,进行了产品创新,收获了一定成果;二是电子商务平台日趋成熟,形成了茶产业拓展年轻一代茶客的最前沿阵地,比如说春茶季的销售火爆,很大比例的购买来自于热衷春茶的年轻人。这些消费者非常重要,因为他们是原叶茶消费群体的“活水”。

近几年,新式茶饮品牌快速崛起,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品牌遍布各地大街小巷。以茶叶为基底原料,加入可食用的根、茎、叶、花、果实,调制而成的新式茶饮,味道多变、满足味蕾,方便快捷、满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因此成为年轻人的首选。新茶饮消费者的年龄构成比例恰好与传统原叶茶相反。貌似相反,但其实有共性:一是有需求,二是渴望优质茶饮,三是对品牌或品类具有高黏性。

基于新消费需求,供给端应当做的主要是五点:一是扩展多品类和深加工产品矩阵,加大对功能性茶饮品的技术创新;二是打造消费场景,营造具有社交属性的空间;三是从销售产品向销售服务转化;四是形成与消费者互动的品牌营销创新;五是形成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社会文化氛围。

我们知道,中国30岁以下人口超过4亿,这不仅仅是十四五时期,更是未来几十年茶叶消费的增长潜力。因此,茶产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十四五”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四方面发力

“十四五”期间,茶行业应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大力推动和发展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动力;提高茶叶生产各环节科技水平,实现茶叶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拓宽产业发展渠道,促进茶产业多元化发展,实现以创新科技驱动的传统行业新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申卫伟介绍,总体看主要将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用好政策资金支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逐年提高项目数量和项目经费的支持,各省(市、自治区)政府也紧跟国家政策的方向,大力支持重点研发项目和科学基金等。茶领域科研工作者应充分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推动产业基础和创新科技发展。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近年来,我国茶学学科和茶产业发展迅速,但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需求仍存在差距,科研与产业需求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而人才是决定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竞争力,应该加强茶领域科技人才队伍和智库建设,以保障产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三是完善标准化体系。在标准化体系构建过程中,一方面,要推动茶产业国内标准化工作,扭转流通领域内标准缺位的滞后局面,制定更加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标准,充分发挥标准规范和引领产业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跟踪茶叶及茶制品主要进出口国和ISO标准动向,推进技术标准尽快与国际接轨,争取国际标准的话语权,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茶产业国际化的掣肘。

四是健全科技转化机制。我国茶叶科技不断进步,取得很多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协同创新机制缺位,导致很大比例的技术成果只停留在产业前状态,距真正实现产业化应用还有至关重要的“最后一公里”。可以尝试搭建茶叶科技诉求和科技成果转让或孵化转化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让科研和企业、市场实现有效对接,有效地实现技术的供需对接和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记者李慧)

来源:光明日报


本文标题:“十四五”时期,茶产业发展将有哪些新看点 ——《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发布 - 茶叶新闻_中国茶叶新闻_国际茶叶新闻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zixun/xinwen/15459.html

相关文章

  •  做足茶旅融合大文章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
    做足茶旅融合大文章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

    古韵悠悠,几度沉醉。古迹斑斑的关垭城墙,飞檐翘角的洪家大院,朝秦暮楚的历史典故,秦风楚韵的人文风情……岁月赋予了长安镇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积淀。平利县长安镇位居秦头楚尾,西距平利县城8公里,东与湖北省竹溪县毗邻,总...

    茶叶新闻
  • 贵州余庆县做好苦丁茶过上甜日子

    8月12日,贵州余庆县花山乡回龙村冯廷刚的苦丁茶加工厂里一派繁忙,一张张用竹竿固定住四边的竹席上,晾晒着加工后的黑色苦丁茶,工人们不时在一旁翻动茶叶。如今,回龙村家家有茶山,户户能做茶,苦丁茶成为当地致富增收的主要保...

    茶叶新闻
  • 福建福鼎大力发展茶旅融合产业

    25日,福建福鼎市太姥山景区博物馆广场和牛郎岗景区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友茶商,齐聚于此,共赴“白茶始祖·太姥文化传承礼暨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太姥山镇党委书记叶立雄称,本次活动的举办,将为太姥山镇茶产业和文化旅...

    茶叶新闻
  • 《宜红茶史料选辑》还原了宜红茶的历史真相

    清末民初中国四大工夫红茶(宁红、祁红、宜红、坦洋工夫)之一的宜红茶历史源流真相,近日因《宜红茶史料选辑》一书的出版,向世人展现了它的本来面目。湖北省宜都市茶叶专家和宜红文化学者曹绪勇同志不畏艰难,克服困难,历时...

    茶叶新闻
  • 贵州茶园茶叶禁用农药达到128种

    12月23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茶叶质量安全管控方面,贵州一贯坚持“严”字当头。茶园禁用农药达到128种,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62种,并提出28种日本、摩洛哥等出口市场的禁用农药。全面禁用草甘...

    茶叶新闻
  • 中国茶文化第一村,隶属江西上饶,是婺源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

    江西婺源有着"中国最美乡村"的称号,如今是四月中旬,正值油菜花开放的时节。之前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一大批游客赶往婺源,看油菜花开满田野。今年我们不能亲自去感受油菜花盛景,但可以通过"云赏花",满足我们的视觉。婺源是...

    茶叶新闻
  • 上海交通大学实践团到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实践调研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访湖湘茶叶,观乡村振兴——湘土·中国”实践团来到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实践调研。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实践团由指导老师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史清华和农业与生物学院老师邓云带领,来自机械与动...

    茶叶新闻
  • “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全面恢复营业!
    “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全面恢复营业!

    “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将于8月1日全面恢复正常营业!随着疫情的缓解,“中国茶叶第一街”——马连道也在渐渐醒来。7月22日起,马连道二商集团旗下的国际茶城、京华缘茶城、天福缘市场已恢复正常营业,每天营业时间为...

    茶叶新闻
  • “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李阳:小小花舞茶 带动茶农增收千万

    将茶球轻轻放入热水中,一分钟内,花瓣在热水里缓缓绽放,如同少女翩翩起舞……8月5日,见到记者时,“一茶生活”品牌创始人、花舞茶工艺二代传承人李阳,正在花舞茶实验室反复测验研发新口味产品。作为一名福建师范大学在读研究...

    茶叶新闻
  • 坚守手工制作茉莉花茶 让茉莉花茶香飘更远

    他是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也是屈指可数能独立完成从茶坯制作到窨花整套工艺流程的制茶大师;他坚守手工制作茉莉花茶近60年,先后参与“外事礼茶”配方制作和茉莉花茶国家标准样制作,还制作了被誉为...

    茶叶新闻
你可能感兴趣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