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这座千年古茶山,或将成为全球第一个茶文化世界遗产

2020-07-24 阅读 :

在中国,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如果说踏访千年敦煌会让你为历史文化的绚烂而震惊,那么,今人还能喝到存活1800多年的古茶树上的好茶,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全球主流饮料中,葡萄酒和咖啡都已拥有文化遗产,唯独茶没有。而作为最古老的人工栽培古茶林、世界茶源的普洱景迈山,整整十年,一直在致力于打破这种尴尬。

连日来人民日报的长篇报道,让景迈山及当地政府的这份努力,为世人所知晓。景迈山,俨然已经成为云南的又一个超级人文地标。

茶山:天赐景迈山,千年万亩茶

云南是世界茶业原产地,普洱是云南茶产地的核心地带,而景迈山又是普洱茶产地的重要内核。

好茶源于好生态。在普洱澜沧县景迈山,海拔在1000-1700多米,年均气温21.2摄氏度,土壤肥沃,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上万亩的古茶园,如仙境般的云海,保护完好的傣族、布朗族村寨,山林与村落、古茶与房舍交错丛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千余年前,布朗族、傣族等先辈在这里发现并驯化种植了这片千年万亩古茶园。种植规模据统计,景迈古茶山占地面积2.8万亩,茶园面积1.6万亩,实际采摘面积1.2万亩。

千百年来,茶成为了当地世居民族的信仰。而关于景迈山古茶林,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布朗族先祖帕岩冷率领部属在景迈山定居后种植茶树,临终前给后代留下遗训:“留下金银财宝终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之时,唯有留下这茶园和茶树给你们,方可让子孙后代有吃有穿。”

千百年来,不管山里发生过什么事,景迈山上的布朗人都恪守茶祖遗训,将茶树当作生命的一部分来敬畏、供奉和传承。

因此,每年4月,山上的布朗族都要举办“山康节”,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便是祭茶祖。布朗族人祭祀茶祖,向千年古茶树献礼,表达对祖先和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也正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这里拥有了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种植规模最大、古茶林景观最具特色的人工栽培古茶林。

在1994年初的时候,景迈山首次接待国外专家学者考察,就有专家称其为“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

可以说,景迈山古茶林见证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进程。当地各民族的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栽培驯化野生茶树,完成了茶树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渡,完善了人类发现、利用和驯化茶树的文明序列,是研究我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茶树种植、茶叶贸易、茶艺表演与饮茶习俗等的实物载体。

茶树:百年茶树为主,千年茶树也达30多棵

景迈山的茶产量较大,香气独特,尤其是景迈山的千年古树茶,香高、性烈、味厚、气足,堪称顶级的古树普洱茶。

柏联集团董事长刘湘云介绍,景迈山中有2.8万亩古茶林,古茶树320余万株,连片采摘面积1.61万余亩,年均产量270余吨。生态茶园3.11万余亩,年均产量600余吨。

景迈山茶树的最大特点就是,树龄古老。这里的茶树主要以百年茶树为主,而千年茶树也大约高达30多棵。而景迈山所在的澜沧县境内有野生茶树11.8万亩,更有全球迄今发现最古老、树龄达1700多年的过渡型大茶树——邦崴千年古茶树。

其次,景迈山茶树品种齐全。从景迈山山脚往上,纵向30多公里都是茶园,台地茶、生态茶、古树茶。

再者,景迈山茶树茶香突显、甘甜直接。景迈茶由于与原始森林混生,生态环境好,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并拥有景迈独有的兰花香。它也不像其他普洱回甘的甜,它的甜简单直接,入口就能感受到醇甜。

据悉,早在十几年前,柏联便获得了景迈山整体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的独家保护与开发运营权。该集团在地方政府全力支持下打造的腾冲和顺古镇,早已被公认为中国最美古镇之一,更是保护最完善的古镇之一。

刘湘云表示:景迈山与和顺古镇虽然形态和类型完全不同,但其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却都是相通,甚至相同的。申遗对于景迈山而言,既是一种最高级别的保护,也会带来各种后续的问题。整体而言,如果申遗成功,必将大大地推动云南的普洱茶行业,乃至我国整个茶产业的发展。

申遗之路:10年前就已启动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的核心要素,在于景迈山上的古茶林和传统建筑两大类。当然,当地世居民族传统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也不例外。

古茶林不用说,至于传统建筑,景迈山上14个传统村落,其中翁基、糯岗、芒景上下寨、芒洪等则被列入第一、二批“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同时,在景迈山上,还有5栋宗教建筑因具有重要的历史见证价值也被认定为文物,比如清代建筑芒洪八角塔、民国建筑景迈大寨塔亭、老佛殿等。

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之路,可谓漫漫。从当地政府重视保护,到向国家、向联合国相关部门申请保护启动已久。仅仅从申遗启动至今,就已经耗时十年之久。

2002年,澜沧县专门出台文件,保护景迈山古茶林。

2010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工作正式启动。

2012年9月,景迈山古茶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保护试点;2012年11月,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中国农业部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2014年至2017年,地方政府先后四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申遗文本……

千百年年来,景迈山的古茶树从野生型到过渡型,再到人工种植型,拥有完整的茶源链,而且还有茶马古道和民族茶文化。景迈古山茶林,对研究中国茶叶发展史、古代茶树农艺、茶叶与民族的关系、古代茶叶规模种植经营、古代茶叶贸易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相关人士预计,在2020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景迈山古茶林将会有较大希望入选。

作为享受这份馈赠的当代人,饮水思源,自然有责任保护好,让后代人也能品尝。

来源:云南24小时


本文标题:云南普洱这座千年古茶山,或将成为全球第一个茶文化世界遗产 - 茶叶新闻_中国茶叶新闻_国际茶叶新闻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zixun/xinwen/2125.html

相关文章

  • 第11届武汉国际茶产业博览会重磅出击

    9月10日-13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汉口武展)第11届武汉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紫砂、陶瓷、茶具用品展与你不见不散!...

    茶叶新闻
  • “潇湘茶”高质量发展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培训在湖南农业大学举行

    11月3日,丹桂飘香秋意浓,潇湘茶人喜相聚。2021年“潇湘茶”高质量发展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培训开班典礼在湖南农业大学举行,80余名来自湖南省大湘西茶产业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的骨干成员参加了开班典礼。开班仪式由园艺学院...

    茶叶新闻
  • 2021年普洱茶市场发展趋势

    原标题:2021年普洱茶市场发展趋势(必看)每每谈起普洱茶,茶友们不由担忧,炒茶、假茶、以次充好等行为,充斥整个市场。2020年,普洱茶市场整体下滑,大家都将原因归于疫情。其实,疫情的影响仅仅是冰山一角。现在的普洱茶最让人为之...

    茶叶新闻
  • 广东举办“云南十大名茶” 推荐会

    12月12日,云茶产业是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9个重点产业之首,而粤港澳大湾区历来是普洱茶主消费区。12日,以“喝七彩云茶,品百味人生”为主题的“云南十大名茶”大湾区推介会在2020中国(深圳)国际秋季茶产业博...

    茶叶新闻
  • 搭数字盛宴 见“云”里茶、咖精彩

    2020“永不落幕的南博会”在线展日前启动。据介绍,本次南博会充分运用全域营销推广、直播、3D展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接入官网、公众号、APP、电商平台等渠道,并通过实时翻译、智能客服,畅通跨国交流,向与...

    茶叶新闻
  • 平桥街道办:请来茶专家,教泡贵阳茶

    9月28日下午,由贵阳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主办、平桥街道办事处、贵阳市黔阳明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无一茶社、翰林职业技术学校承办的“弘扬传统文化 共建三感社区”国庆主...

    茶叶新闻
  • 勐库东半山那赛古茶园以及那赛古树茶的特点

    勐库东半山的茶大多古茶树都为藤条茶,而那赛茶区的藤条茶与坝糯相比,条索的肥壮程度基本相似,而茶的整体口感在东半山当中算是拔尖的,这一点从丰富的内含和金黄的汤色当中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1、勐库那赛地理位置那赛行...

    茶叶新闻
  • 安徽岳西县胡林:以茶为媒,当好乡村振兴“新农人”

    7月19日,在安徽岳西县冶溪镇大山村茶叶基地,连绵的山路旁碧绿连绵,绿浪涌动,大片青翠欲滴的茶树映入眼帘。一阵清风吹过,空气里飘溢着茶的香气,分布错落有致的茶树在阳光下十分耀眼。烈日炎炎下,胡林戴着一顶草帽和茶农一起...

    茶叶新闻
  • 湖南祁阳农田高产 茶香飘满园

    初夏,漫步在湖南省祁阳市七里桥镇湖塘湾社区,一条条农业便道通向田野深处,平整的土地整齐划一,农机作业可以在田间畅通无阻,到处呈现出“田成方、土成形、路相连、渠成网”的崭新面貌。近年来,祁阳市通过土地整治使绿水青山...

    茶叶新闻
  • 南靖丹桂品鉴会在福建漳州古城举办

    12月26日,由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南靖县人民政府主办,漳州市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中心、南靖县农业农村局、南靖县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联合承办的南靖丹桂品鉴会在漳州古城内漳州市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中心举行。...

    茶叶新闻
你可能感兴趣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