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识别龙井茶
- 龙井茶素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即色泽鲜翠,香气馥郁,滋味醇甘,外形扁平、光滑、挺直。那么,如何识别龙井茶呢?以感官品质高低,龙井茶分为六个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如...
-
- 雀舌龙井|茶叶中的劳斯莱斯
- 雀舌与龙井的定义有茶友说:一直以为龙井按等级分为莲心,旗枪和雀舌,有时一说雀舌就认为是龙井,可之后又有人说,雀舌是四川的绿茶,百度查后确实是四川的。那事实是怎么回事呢?现在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其中的所...
-
- 龙井茶的功效和冲泡方法大全
- 龙井茶是中国著名绿茶。产于浙江一带,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不仅如此,龙井茶所含氨基酸、儿茶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他茶叶多,而且营养丰富,...
-
- 雪水云绿属于什么茶?雪水云绿简介
- 雪水云绿茶产自桐庐山区,以野生茶为主,产区群峰翠叠,云海飘渺,景色秀丽,林间茶丛点点,茶叶吸天地之精华,纳万物之灵气,清香飘溢。本品凝传统技巧和现代名茶优秀工艺于一体,选料讲究,注重加工,看重特色,以采含苞未...
-
- 雪水云绿的保护地域
- 保护地域编辑中国针形茶的鼻祖——“桐庐雪水云绿茶”有了自己的原产地保护地域。该县人民政府已经专门下发相关文件,首次对当地名茶“雪水云绿”的产地区域进行了细致划分。“桐庐雪水云绿茶”自从20...
-
- 涌溪火青茶品质特点
- 涌溪火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外形腰圆,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显毫;香气浓郁,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爽耐泡;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整齐成朵。干茶落杯叮当有声,沸水中泡茶粒慢慢舒展,在杯中宛如蓓蕾初放,逐渐变成朵朵初开的兰茶...
-
- 涌溪火青茶的品质特点
- 涌溪火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正品火青外形腰圆(茶友们可以把干茶图放大看,火青和珠茶、龙珠等其它颗粒形茶最显着的区别就是火青是“腰圆”通俗说就是像腰子),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显毫,白毫隐伏,毫光显露,形如珠粒,落杯有声...
-
- 涌溪火青的贮存方法
- 1、简袋保存:取无毒无味无隙的塑料食品袋,将干燥的茶叶用软白纸包好装入塑料袋中,排出空气,封好袋口,放入干燥、无味、密闭的铁筒内,并在筒中放一截草纸包裹的木炭或干燥剂即可。 2、瓷坛保存:用干燥、无味、无裂缝的瓷坛,...
-
- 涌溪火青茶简介
- 涌溪火青茶产于皖南泾县黄田乡涌溪,生产历史已有五百余载,曾为历朝之贡茶,现为馈赠之佳品;产地风景秀丽,层峦叠嶂,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常年云雾缭绕,泉水潺潺。鲜茶叶如碧玉,味似花香;采摘标准,制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声...
-
- 涌溪火青茶制造工序
- 涌溪火青茶制造工序分杀青、揉捻、炒头坯、复揉、炒二坯、摊放、掰老锅、分筛等工序。全程约20小时左右。杀青:用直径46厘米的桶锅,锅温140-1600C 左右,投叶量1.5-2公斤。杀青时间6-7分钟,杀青程度要掌握适当偏嫩,杀青叶不能...
-
- 涌溪火青茶的冲泡
- 涌溪火青茶叶全部卷曲成螺旋圆珠,颗粒细嫩重实,色泽墨绿莹润,银毫密披。冲泡形似兰花舒展,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浓高鲜爽,并有特殊清香。可冲泡4-5次,以第2-3次最好。
绿茶的功效与作用 绿茶有哪些品种 绿茶的种类 绿茶功效...
-
- 涌溪火青茶手工制作缺点
- 分户生产农户一天采摘的鲜叶往往不足以一次炒干成形,半成品茶坏摊放两、三天待叶足干出锅,更使干茶色泽黄褐,茶汤暗黄,不符合目前消费者普遍要求的“清汤绿叶”标准。制茶劳动强度极大,费工费时,浪费柴炭。为了解决这个问...
-
- 涌溪火青茶的储存
- 1、简袋保存:取无毒无味无隙的塑料食品袋,将干燥的茶叶用软白纸包好装入塑料袋中,排出空气,封好袋口,放入干燥、无味、密闭的铁筒内,并在筒中放一截草纸包裹的木炭或干燥剂即可。2、瓷坛保存:用干燥、无味、无裂缝的瓷坛,将...
-
- 涌溪火青茶的产地
- “高山出好茶”,这是茶区人民长期从事茶叶生产的经验总结。高山茶比平地茶好,内山茶比外山茶好,这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如闻名全国的“黄山毛峰”、“霍山黄芽”都是产于海拔500―1000米的高山上,其品质优异,深受广大...
-
- 涌溪火青茶的制作工艺特点
- 涌溪火青起源于明朝,由屯绿炒青吸收珠茶制法技术发展创制而成,三百年前已有盛名。后曾断产,1956年方恢复生产。火青的干特别精湛,是目前其他炒青类绿茶炒干技术无法相比的;火青制造技术之精华在于炭火干。古有诗云:“摘来...
-
- 涌溪火青茶产地环境
- 涌溪火青茶属珠茶,产于安徽省泾县城东70公里涌溪山的丰坑、盘坑、石井坑湾头山一带,《泾县志》上曾描述道:“由磨盘山(今盘坑)南趋至溪溪山广袤三十余里,多产美茶并杉木”。这一带山高林密,谷深溪涌,云雾缭绕,花草丛生,生态条...
-
- 建国后的涌溪火青茶
- 涌溪火青历史上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2年),年产火青曾达百余担,其中高档火青达20%左右。但以后至建国前夕,每况日下,濒于绝迹。新中国的成立,使涌溪火青茶重焕生机。1955年泾县开始恢复制作火青茶,当年并将5公斤极品寄往北...
-
- 涌溪火青品质独特
- 涌溪火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外形腰圆,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显毫;香气浓郁,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爽耐泡;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整齐成朵。干茶落杯叮当有声,沸水中泡茶粒慢慢舒展,在杯中宛如蓓蕾初放,逐渐变成朵朵初开的兰茶...
-
- 涌溪火青茶采摘
- 用于制作涌溪火青的鲜叶采自于一罕见的白茶变异品种――涌溪柳叶种茶树。火青采摘期一般自清明到谷雨。每年清明后3-5天开采。每隔1-2天采一批,共采10天左右。鲜叶采摘标准严格,有如下形容:两叶一心(一芽二叶)、身大八分...
-
- 涌溪火青茶采摘标准
- 涌溪火青茶鲜叶采摘标准严格,有如下形容:两叶一心(一芽二叶)、身大八分(身长为3厘米左右)、枝枝齐整、朵朵匀净。即采摘八分至一寸长的一芽二叶,个头要均匀,芽叶要肥壮而挺直,芽尖和叶尖要拢齐,有锋尖,第一叶微开展仍抱住芽,第...
-
- 涌溪火青茶的贮存
- 涌溪火青茶的贮存:1、简袋保存:取无毒无味无隙的塑料食品袋,将干燥的茶叶用软白纸包好装入塑料袋中,排出空气,封好袋口, 放入干燥、无味、密闭的铁筒内,并在筒中放一截草纸包裹的木炭或干燥剂即可。2、瓷坛保存:用干燥、无...
-
- 涌溪火青产地
- “高山出好茶”,这是茶区人民长期从事茶叶生产的经验总结。高山茶比平地茶,内山茶比外山茶好,这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如闻名全国的“黄山毛峰”、“霍山黄芽”都是产于海拔500―1000米的高山上,其品质优异,深受广大消...
-
- 涌溪火青茶概述
- 涌溪火青久负盛名。清代“扬州八怪”诗人王巢林,饮尝涌溪火青后,顿觉六腑芬,诗兴大发,挥毫抒情曰:“不知泾邑山之崖,春风茁比此香灵芽;两茎细叶细雀舌卷,蒸焙工夫应不浅;宣州诸茶此绝伦,芳馨那逊龙山春;一欧瑟瑟散轻蕊,品题谁比...
-
- 涌溪火青的评价
- 清代“扬州八怪”大诗人王士慎,号巢林老人,饮尝涌溪火青后,顿觉六腑芬芳,诗兴大发,挥毫抒情曰:“不知泾邑山之崖,春风茁此香灵芽,两茎细叶雀舌卷,蒸焙工夫应不浅;宣州诸茶此绝伦,芳馨那逊龙山春;一欧瑟瑟散轻蕊,品题认比玉川子;共...
-
- 涌溪火青茶之珍品
- 涌溪火青茶产于皖南泾县黄田乡涌溪,生产历史已有五百余载,曾为历朝之贡茶,现为馈赠之佳品;产地风景秀丽,层峦叠嶂,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常年云雾缭绕,泉水潺潺。鲜茶叶如碧玉,味似花香;采摘标准,制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