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铁壶的演化鼻祖之“釜”:铁壶由釜而生

阅读 :

铁壶在起初的日本茶道中称之为铁釜,铁釜是没有提梁和壶嘴的,煮沸的水要用小竹勺舀出来,就像我们今天从汤盆里往外舀汤。由于这样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就有聪明人把铁釜的一面造出了一个向外倒水的壶嘴,俗称为“流”,又在釜的上面按了一个能将釜提起来的提梁,这样再用这种铁器皿煮水、倒水、清理釜底就大大便利了,这样的铁容器就是铁瓶,也就是现在的铁壶。

我们知道日本茶道最早使用的煮水器具是釜,随着时代的推进,釜逐渐演变成为了现在的铁壶的形式。

为什么釜要演变成铁壶的形式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说法。即便是在国内最顶级的铁壶收藏家的人群中。也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也有人觉得釜和铁壶之间不存在演变关系,认为铁壶是由酒器转变而来的。也就是说铁壶是突然出现的,而不是由釜演变过来的。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日本用来温酒的铫子长这个样子,这么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

而主流的观点认为铁壶是由生产釜的工匠为了使用的方便,改进而来的。

那到底釜为什么要演变为铁壶?为什么一定是江户时期演变过来的呢?

行业人士认为,铁壶的确是由釜演变过来的,这是由于日本茶道形式从点茶道向煎茶道演变的历史阶段,在用具的使用上产生的变迁,导致了煮水工具从釜到铁壶的过渡,而且是从日本平民向上延伸到贵族层面的一个过程。

我们先看看中国茶道纪年与日本茶道纪年的对比

中国茶道的历史:

宋明时期──点茶道为主。时间跨度(公元960年--公元1643年)

明清时期──泡茶道为主。时间跨度(公元1368年-公元1899年)

日本茶道的历史:

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点茶道形成(公元1192年--公元1603年)

注:由村田珠光奠其基,中经武野绍鸥的发展,至千利休而集大成的日本茶道又称抹茶道,他是日本茶道的主流,抹茶茶道是在宋元点茶道的影响下形成的。日本抹茶道形成的之时,也正是中国的泡茶道形成并流行之时。在中国明清泡茶茶道的影响下,日本茶人又参考抹茶道的一些礼仪规范,形成了日本人所称之的煎茶道。

江户时期、明治时期、日本煎茶道形成。(公元1603年--公元1912年)

再来对比釜和铁壶的历史时期

据《日本铁壶全集》书载:在日本的室町时代(1394-1573年),因喝茶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嗜好,泡茶的道具十分发达,市面上便出现了专用来泡茶的铁釜。到了安土桃山时代(1573-1615年),由千利休正式确立了日本茶道,那时就出现了专门制作铁釜的“釜师“。

直到日本的江户时代(1615-1868年)中期,出现了“煎茶”茶道,这是一种自由享受泡茶的茶道。铁壶(铁瓶)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的江户时代天明期(18世纪80年代),也就是中国清代乾隆年间,由此可见日本铁壶大约形成的时期就在此间。

好吧,通过中日茶道历史对比和釜与铁壶时间对比,各位有没有发现什么?先普及一下什么是点茶道,文字版本大家自己百度即可。

我们可以看到,点茶道用的煮水器具是釜对不对?点茶道用茶碗来喝茶,日本茶碗有多大呢?直径15cm左右。用什么来舀水?竹勺。

一般出口日本茶道用竹勺,直径8cm,茶碗15cm直径,小勺对大碗,这是可以的,也方便操作。

所以点茶道盛行的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点茶道形成(公元1192年--公元1603年),釜作为煮水主要器具一点问题没有。

好了,时间的车轮走到江户时期,煎茶道盛行。煎茶道大家也百度一下。

日本煎茶道器具图

实物是这样的,关键时刻到了,点茶道的茶碗换成了杯子,因为从点茶道的抹茶(茶粉)变成了煎茶道的茶叶,所以茶碗换成了杯子,出现了日本人叫急需,我们叫茶壶的东西。茶壶入水口的直径大概在4-5cm,好了,问题来了,竹勺直径8cm,从8cm直径的竹勺倒水到壶口直径4cm的壶里面,我问你,怎么倒?

并且日本煎茶道是干泡法,没有中式茶盘,如果经常洒水出来,是不是就很尴尬?所以一种出水方便而且小型的煮水器具就变成了一种必须。铁壶就应运而生了。当然,你可以使用类似图中的陶泥壶来煮水,不过,你觉得釜师会放过这个巨大的市场吗?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产生供应。于是,把釜加上壶嘴,加上提梁并小型化,就成了江户时期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具体是谁发明的不重要,不是忠三郎也会是其他人。

点茶道更多的是一种心性的修炼,多流行于日本上流社会,与佛教的结合,使得点茶道更具有仪式感,更注重过程的循规蹈矩。而煎茶道更多讲究的是自由喝茶的随性,就是想喝茶,就不想那么麻烦。这是来自于民间的力量,这种方便性逐渐影响到了严谨保守的日本上层社会。即便是皇室贵族,自己在家里的时候,也喜欢采用更方便的煎茶道来享用茶的清香。我总是用隶书的例子来打比方,平民的,方便的,代表更高生产力的方式,总归会更具有活力。

综上所述,铁壶由釜演变而成,是茶道形式变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开放进步的文化体现。值得说明的是,目前日本最高级的茶道会,采用的仍然是点茶道,也坚持使用釜作为煮水器具,这可以看到,文化形式决定物质形态。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分类 茶的起源 茶的历史 茶叶百科 茶具批发 茶具品牌 日本铁壶 金属茶具

本文标题:日本铁壶的演化鼻祖之“釜”:铁壶由釜而生 - 金属茶具_铁壶_日本铁壶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ju/jinshu/13841.html

相关文章

  • 日本铁壶名家对中国文化有多推崇?铁壶中的汉文化

    对于日本老铁壶的缘起,精确年代较难归一,然说及铁壶始祖都是绝对不可脱离茶道的,日本茶道史载应溯源于中国的唐朝,当时日本国家派往大唐的僧侣将中国的佛教与茶文化带回本国的同时也将中国的茶种遍全岛,及至中...

    金属茶具
  • 铁壶铸造燃料和工具探索:古时铁壶是怎么做的?

    当时铸造所使用的燃料是木炭,木炭和焦炭相比火力要弱很多。当铁壶工匠们可以比较容易的采购到焦炭,并开始使用少量燃料就可以进行高温溶解的焦炭作为生产资料时,已经是大正时代的末期了。当时使用的木炭燃料...

    金属茶具
  • 日本银器发展史:日本银壶的由来及功能价值

    日本银器制作源自中国,且受唐朝影响颇深。历史上曾于隋唐时期先后派遣大量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制作工艺和知识。延喜年间(公元9世纪初),日本已经有银匠着手制作银制的酒具和餐具。日本银器产业正式的开端是在...

    金属茶具
  • 日本铁壶上的文化:日本铁壶的历史文化渊源

    茶文化的兴起,带动了茶道具的发展。这些年日本老铁壶一跃成为中国收藏市场的宠儿。人们不禁想问,日本铁壶倍受青睐的外衣下,究竟藏着怎样的历史文化渊源?都说日本茶道,是中国古茶道的活化石。于是老铁壶的出...

    金属茶具
  • 日本铁壶发源地之谜:探秘日本铁壶的发源与发展

    一六零零年左右,有四个地方因铸铁水壶而闻名:一、芦屋、筑前国省(现在福冈县):生产俗称的老式芦屋釜。二、佐野天明町、下野国(现在枥木县):生产一种老式的天明釜。三、京都:生产一种老式的京釜。四、南部地区...

    金属茶具
  • 追溯日本铁壶的发源地:铁壶的发源地在哪里?

    一六零零年左右,有四个地方因铸铁水壶而闻名:一、芦屋、筑前国省(现在福冈县):生产俗称的老式芦屋釜。二、佐野天明町、下野国(现在枥木县):生产一种老式的天明釜。三、京都:生产一种老式的京釜。四、南部地区...

    金属茶具
  • 铁壶百年兴衰史:铁壶发展经历的五个重要时期

    铁壶的历史短到只有两百多年,虽然如此,可它“出生”并且“成长”在日本最动荡的时期,所以它依然经历了沧桑的起伏兴衰。发轫期:1780年左右~1800年左右这时期铁壶产量较少,作品流传有限,是铁壶的发轫期。这一时期...

    金属茶具
  • 金属茶具
    金属茶具

    金属茶具是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的茶具,属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常见的金属茶具有:金银茶具、锡茶具、铜茶具等。自秦汉至六朝,茶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茶具也逐渐从与其他饮具共享中分离出来。大约到...

    金属茶具
  • 为什么经常看到有人说不要使用日本铁壶烧水?
    为什么经常看到有人说不要使用日本铁壶烧水?

    日本铁壶由茶而生,铁壶的原型是古代一种叫作“釜”的煮水器具,于唐朝时随饮茶文化传入日本。“釜”最初是没有提手的,被日本茶道加上提手后,也就有了最初的铁壶。近些年来,因铁壶煮水泡茶不但口感极好,而且能补铁这种说法...

    金属茶具
  • 日本铁壶的演变:美国人的视角看日本铁壶的演变

    铁壶的起源之前介绍铁壶的演变,是日本人介绍的, 那么,在美国人看来,铁壶是如何演变的?美国人特认真,考证了从釜之后,铁瓶可能起源的几个基础器形,包括tedorikama、toyama,mizusosogi, dobin,yakkan,大唐君无能,没找...

    金属茶具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