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载的茶字由来

阅读 :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於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茶”字之形了。

古籍中,最早见有“茶”字的记载始于《诗经》。《诗经・邶风・谷风》有“谁胃荼苦,其甘如荠”之句。但此“荼”字,是茶,是菜,还不明确。至公元前200年《尔雅》成书后,始将荼定为茶。

《尔雅・释木第十四》记载:“,苦荼”。晋郭璞《尔雅注》说,是一种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饮,今呼早采为荼,晚取者为茗”。至于“荼”字何时改写成“茶”字,据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茶”字是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柳公权书写《玄秘塔碑铭》、大中九年(公元855)裴休书写《圭峰禅师碑》时开始,因此他确定“茶”字的形、音、义才固定下来。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知识 茶道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标题:古载的茶字由来 - 茶的起源_茶的历史_中国茶史_世界茶史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shi/3815.html

相关文章

  • 龙井茶的传说

    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而着称于世的龙井茶,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神奇的传说,其中有关“龙井”和“十八棵御茶”的传说可以反映龙井茶的历史由来。传说在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在天庭举行盛大的蟠桃会,各地神仙应邀赴会...

    茶源茶史
  • 茶马古道的中心

    藏族用马换取茶叶的交易在古代叫做“茶马互市”,这条穿越横断山脉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道路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到了明朝,随着茶马交易的发达,“茶马互市”的市场从雅安、碉门(今天全)、芦山西移“打箭炉”,这便是后来...

    茶源茶史
  • 信阳毛尖的茶叶文化及历史传说

    茶叶文化手工炒茶大赛信阳毛尖炒制技艺已经荣列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进一步提高浉河区名优绿茶加工技能,提升名优茶产品档次,营造良好浓郁的信阳茶文化,推进浉河区茶叶产...

    茶源茶史
  • 武夷岩茶有哪些历史发展?

    商周时,武夷茶就随其“濮闽族”的君长,会盟伐纣时进献给周武王了。西汉时,武夷茶已初具盛名。唐朝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孙樵在《送茶与焦刑部书》中提到的“晚甘侯”是武夷茶别名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宋代...

    茶源茶史
  • 古巴蜀国已种植茶叶进贡周武王

    在云南镇沅县千家寨有野生大茶树群落,其中一棵树龄已达2700年;西双版纳巴达的一棵大茶树也有1700年历史,但要谈到茶树的起源,远比人类悠久得多,而中国人只不过是较早发现和利用了茶叶而已。关于茶,最早的传说出现于四五千...

    茶源茶史
  • 沿着茶马古道西行

    两年前,我们有机会走了一趟茶马古道,短短的半个多月的日子,对于我们来说却是终生难忘。这是一次由西藏昌都地委、行署、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委、政府、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政府,联合举办的藏、川、滇茶马古道考...

    茶源茶史
  • 被遗忘的云南白茶

    白茶,提起白茶我们就下意识的在脑海里弹出白茶出福鼎。云南不是没有白茶,唐朝咸丰三年(公元862年)樊绰出使云南。《蛮书》中“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中的“散收无采造法”推测就是自然干燥...

    茶源茶史
  • 饮茶的发展阶段

    饮茶起源于吃茶。吃茶从生吃到熟吃;饮茶从煮饮到泡饮。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生吃药用,熟吃当菜,烹煮饮用,冲泡饮用。生吃药用 饮茶起源于生吃茶树的鲜叶。这是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而与大自然做斗争的产物。在原...

    茶源茶史
  • 茶马古道之七主干线

    雪域古道由云南南部的产茶地大理、丽江、迪庆经西藏,进入印度、尼泊尔等国家。这条主干线还有两条岔道,一条由云南的德宏、保山经怒江到西藏,与雪域古道会合;另一条由四川雅安、巴塘、理塘经西藏与雪域古道会合。 贡茶...

    茶源茶史
  • 古载的茶字由来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於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茶”字之形了。古籍中,最早见有“茶”字的记载始于《诗经》。《诗经・邶风・谷风》有“谁胃荼苦,其甘如荠”之句。但此“荼”字,是茶,是...

    茶源茶史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