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百两茶”与“千两茶”的名字由来

阅读 :

以前陕西商人来湖南采购黑茶,为了运输方便,把茶叶踩捆成包,踩成小圆柱,每柱约100两,故称“百两茶”。后来晋商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较佳材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而成花卷,圆柱长5尺(166.5公分),周圆1.7尺(56公分)。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7.27公斤),所以称“千两茶”。这种茶做工精良,曾有茶商用水浸漫,经七年茶心不湿。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知识 茶道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标题:解析“百两茶”与“千两茶”的名字由来 - 茶的起源_茶的历史_中国茶史_世界茶史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shi/4050.html

相关文章

  • 僧人寺院中的茶文化

    经过几千年的磨砺,内涵中的人文因素日益增多,茶的自然属性也逐渐被寓于人文因素中。 佛教修行的方法决定了僧人与茶结下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戒、定、慧便是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 戒,就是要僧人不饮酒,过午不进食,且要戒...

    茶源茶史
  • 茶马古道 马锅头与马脚子

    在茶马古道上,人们习惯于将赶马人叫“马脚子”(藏语叫“腊都”)。马脚子们大多出生贫寒,为生计所迫才走上赶马的路,因为走茶马道不仅艰苦异常,而且还十分危险。在当时,赶马人可以说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在有些人眼中,他们就是些...

    茶源茶史
  • 茶枕的历史文化

    茶枕,又名药枕,有着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最早在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就有用茶叶装枕治疗失眠的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绿茶甘、寒、无毒,做枕明目。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以茶入枕,可通经络,可明目清...

    茶源茶史
  • 南岳茶禅文化历史考究(二)

    南岳大庙历史悠久,是南岳之神享祀的主庙。所建庙宇气势恢宏,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宫殿式古建筑群,亦有江南故宫之称。庙中东有道教八观,西有佛教八寺,佛、道两教及儒家文化并存于此,是文化史上一大奇观,也是世...

    茶源茶史
  • “龙井皇袍”典故

    清代的杭城,茶馆遍布,热闹非凡。乾隆十六年,乾隆微服南巡来到杭州,寻访各式茶馆之后,来到茶区。不久,乾隆下山,路过山脚下的胡公庙,走进庙内,见香火正旺,茶园巧遇的高僧方丈慧仁大师将乾隆请入方丈室,命小僧端上秘制的龙井茶。...

    茶源茶史
  • 敬亭绿雪传说一

    古时,敬亭山麓,有位心灵手巧、心地善良的姑娘,名字叫“绿雪”。她年年都要采摘敬亭山茶,为的是换些钱来为瘫痪在床上多年的妈妈治病。而这山茶,只有山顶绝壁处才有。一次,采茶的她看见悬崖绝壁一株茶树上枝叶繁茂,新叶鲜嫩...

    茶源茶史
  • 茶马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是唐代以后,特别是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思茅通往昆明、西藏、澜沧、打洛、洵甸等地的茶马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也是思茅物资交流、进行贸易的南方丝绸之路。山间铃响马帮来,是50年代...

    茶源茶史
  • 牛抵茶属于什么茶?有哪些历史渊源?

    牛抵茶是汉族茶农创制于唐代,属于湖南全省审评确定的名茶之一,属于绿茶。它既保持传统茶的特点,又具有新的风格。它的芽头肥实,外形条索紧洁,银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肉质香气高,滋味醇爽,汤色碧绿,叶底黄绿。“...

    茶源茶史
  • 松阳香茶名称来源

    浙江松阳产历史悠久。宋代苏东坡诗道:“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液今何有。”明代占雨曾以“春色漫怀金谷酒,清风雨液玉川茶”的妙句描绘当时松阳茶叶的品质。据《松阳县志》记载:1929年在西湖博览会上,松阳茶叶荣获一等奖...

    茶源茶史
  • 关于花果山云雾茶的历史传说(二)

    传说之二有关云雾茶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位善良,秉性聪颖的姑娘,为忠贞不渝的爱情跳崖殉情。后悬崖下长出了两棵云雾茶,据说:它们的根连在一起,年复一年,就多起来了。传说之三“云雾茶”之名,最早见于...

    茶源茶史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