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茶马古道西行

阅读 :

两年前,我们有机会走了一趟茶马古道,短短的半个多月的日子,对于我们来说却是终生难忘。这是一次由西藏昌都地委、行署、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委、政府、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政府,联合举办的藏、川、滇茶马古道考察研究开发活动,我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大批专家学者、作家,多家电视台、报纸杂志、出版社的记者编辑一道,分别从成都、中甸出发,沿川藏线的名山、泸定、康定、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滇藏线的德钦、盐井、芒康、左贡来到藏东重镇昌都。在昌都进行了三天的考察研讨活动之后,再分南北两路,或从八宿、波密、林芝到拉萨;或经类乌齐、丁青、那曲进拉萨。尽管其中不乏我们较为熟悉的线路和地方,但一路上耳闻目睹的一切──雨雾缭绕的茶园、热气氤氲的温泉、雪山之巅的玛尼堆、身负行囊的朝圣者、碛石滩上的红杜鹃、倾城而出的迎宾礼仍然在我们心中掀起阵阵波澜。

这是一次激动人心之旅。早在从成都出发前夕,不管是多次进藏进行研究的川大、中大、西南民院的教授学者,还是第一次前去采访的凤凰卫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年轻记者,看到整个行程安排表都不禁喜上眉梢。是啊,沿着过去的茶马古道从成都走到拉萨,总共两千多公里的路程,将跨越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行二郎山隧道,翻过海拔高达四五千米的雀儿山、达玛拉山、东达山,领略海螺沟、跑马山、康定情歌、热巴舞的风采,踏足原始森林、高原草甸,追寻旧时马帮生活的痕迹,了解当今茶马商贩的命运,接触不同宗教、不同教派的寺庙、教堂、僧侣,观看风格各异的建筑、民居,等等,等等。随意将注视的眼光投向某个点,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无论是做深入的调查研究,还是为经历一次简单的精神洗礼,都会让人梦绕魂牵。

一路上,我们受到了沿途干部群众的热情欢迎,那不绝于耳的欢迎声与洁白的哈达和漫天飞舞的白杨花一起散落在我们的身上,钻进了我们的心里。我们从中感受到的远远不止是一路上当地人民惯有的善良热情好客,更多的是他们那种重振茶马古道的繁荣、寻求经济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迫切心情。当年的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商贸之道,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道,是民族风情的窗口、绝妙的自然、生态、动植物的走廊。有国外学者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人生来即为圣贤者,风俗尤淳,马匹也会奔驰如飞。”作为在茶马古道上出生长大的甘孜州人,我们既为家乡有那么多让人惊喜万分的景致而骄傲自豪,又因人们的疑问而对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重新审视和深思。今天接踵而至的人和事不断与往昔已渗入血液的记忆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也许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实在隐藏着太多太多的奥秘,我们毕其一生也未必能真正看清她、读懂她,在这里唯有说些印象深刻的片断。


茶的起源 茶的历史 茶马古道 茶马互市 茶道文化 中国茶道 日本茶道 茶道知识 茶文化知识

本文标题:沿着茶马古道西行 - 茶的起源_茶的历史_中国茶史_世界茶史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shi/4855.html

相关文章

  • 中日茶道与茶器的历史渊源:铁壶来源于唐宋煮水器?

    日本铁壶来源于唐宋煮水器日本铁壶最初的历史已经有点模糊,但渊源还是清楚的:在西方的资料中,无一例外地指出日本铁壶来源于中国唐宋煮水器。《茶经》在晚唐出版后传到日本,日本遂开始饮茶,但当时主要是当“中...

    茶源茶史
  • 茶文化:茶在中国的分区

    茶树在中国的分布非常广阔,范围在北纬18-38度,东经94-122度;地跨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在垂直分布上,海拔高可达2600m的高山,低至仅距海平面几米的矮丘。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

    茶源茶史
  • 白茶的传说

    传说,茶圣陆羽在写完《茶经》后,心中一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虽已尝遍世上所有名茶,但总觉得还应该有更好的茶,于是他后来也不着书,带了一个茶童携着茶具,四处游山玩水,寻仙访道,其实为了再寻找茶中极品。一日,他来到湖州府辖...

    茶源茶史
  • 安化黑茶产地在哪?安化黑茶的产地环境怎么样?

    安化黑茶,因产自湖南安化县而得名。陶澍诗云:“斯由地气殊,匪藉人工巧。”安化古称梅山,地处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麓,资水中游。是一个“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旱土和庄园”山区,宋代建县时,茶树已“山崖水畔,不种...

    茶源茶史
  • 平水珠茶的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作为绍兴东南的一个著名集镇,平水早在唐代就已经是茶叶加工贸易的集散地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近300年间,诸暨、嵊州、余姚、天台等周边县市所产珠茶,多集中在平水进行精制加工、转运出口。因此,...

    茶源茶史
  • 六堡茶产地环境怎么样?有什么历史渊源?

    产地环境梧州市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集广西水流85%以上,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梧州市位于东经111°51&prim...

    茶源茶史
  • 茶与中国的书法艺术
    茶与中国的书法艺术

    唐代的《调琴啜茗图卷》赵孟頫·斗茶图我国以茶为题材的古代绘画,现存或有文献记载的多为唐代以后的作品。如唐代的《调琴啜茗图卷》;南宋刘松年的《斗茶图卷》;元代赵孟俯的《...

    茶源茶史
  • 茶礼史记:茶会的兴起

    在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江南一带,在两晋、南北朝时,“客坐设茶”,便已成为普遍的待客礼仪。到唐朝,它更发展为全国性的礼俗。如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吟:“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白居易...

    茶源茶史
  • “信阳毛尖系”列之二:信阳毛尖的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

    接上篇:《“信阳毛尖”系列之一:你一定不全知道的“信阳毛尖”的独特历史》这是“信阳毛尖”系列的第二篇文章,这一期主讲“信阳毛尖”的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对于一个物种来说,它的进化史是不能忽视的。...

    茶源茶史
  • 茶马古道看安化茶商

    在北纬25至30度的雪峰山麓和资江沿岸,漫山遍野生长着生机盎然的茶树。这些茶园的茶叶,绝大多数被加工成“湘黑茶”。成品“湘黑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如琥珀,口感浓醇。益阳湘黑茶专家周奎说,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0世纪前后...

    茶源茶史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