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文物——茶码头

阅读 :

自宋以来,随着安化茶叶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山里面的茶叶等经各条古道源源不断地运到资江岸边的集市进行加工包装,再由码头走水路经长江运抵武汉,销往我国西北地区和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山外的日用品沿资江而上经码头销往山里。码头是货物的中转站,古称『水旱码头』。码头一般都由青条石彻成,呈折射状伸向河中,拾级而上的石阶穿插于沿河岸的商铺间,形成许多长长窄窄的巷子。明清时期,安化境内资江两岸大大小小的码头不计其数。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陆路交通的改善和发展,水路交通不断萎缩,许多古码头被废弃、拆毁、填埋或改作他用。现如今仍保存的有江南、小淹等地的五福宫码头、江南大码头、粱家码头和九乡码头,并继续作轮渡码头使用。

小淹镇九乡码头

九乡码头位于民主居委,资江南岸,始建于清代。据当地村民介绍该码头的修建,与陶澍官厅的修建是在同一时期。占地面积865平方米,码头为青石台阶,分五节歇台,拾级而上,共45级台阶。每个台阶高约12cm,宽约25cm,每级歇台宽l.5米左右,第一级有2m以上。下部为圆弧形,目前码头仍在使用。古时是小淹周边村民通往外界的必经之道。江南镇五福宫码头

原名宝庆码头,位于日新居委,资江南岸,始建于清代。青条石砌成,下宽上窄,长27米,共三级:第一级24个台阶,第二级18个台阶,第三级10个台阶。最近一次维修是2005年。总面积约为450平方米。中部台阶西侧斜坡上有白瓷片嵌成的码头名称“五福宫”。古时江南大部分茶叶产口均由此码头外运。2011年定为益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南镇江南大码头

位于日新居委,资江南岸,始建于清代。台阶为青条石砌成,底部为圆弧形台阶。长25米,宽2.8米,总面积约75平方米。古时江南的茶产品经此码头外运。

江南镇梁家码头

位于日新居委,资江河南岸,始建于清代。从东向西紧贴河岸,青条石砌成。长26米,宽4.8米,2级台阶57阶,第一级6阶,第二级51阶。总面积约125平方米,是德和茶行的专用码头。

江南镇边江大码头

位于边江村,始建于清代末年。宽3米,约50级青石台阶从路边斜伸入资江岸边。底部呈半月形,半径约l5米。古时边江村是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茶叶加工贸易市场,茶产品通过边江大码头运往西北内陆。长塘镇河口码头

位于蒋义村洢溪岸边,始建于何时已无据考究。清道光十八年(1892年)重修。码头全长15米,宽5米,从49米高的路面上斜伸入洢溪岸边。路边上有码头船屋数间,还有会田6.4亩。洢溪是资江安化段最大的支流,古时长塘等地的茶叶产品都是从这里运往山外。


本文标题:安化黑茶文物——茶码头 - 茶的起源_茶的历史_中国茶史_世界茶史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shi/8357.html

相关文章

  • 白牡丹茶因何而来

    福建省福鼎县盛产白牡丹茶。传说在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因看不惯贪官当道,弃官随母去深山老林归隐。母子俩来到一座青山前,只觉得异香扑鼻。毛义问一位老者这是什么香味,老人告诉他,这种香味来自莲花池畔的18棵白...

    茶源茶史
  • 茶马古道的遗址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条神秘的古道,其源头在思茅,她向南延伸到东南亚;向北直达昆明,入昆后可快马直上北京;往西蜿蜓直上青高藏原。她具有悠悠1800年的沧桑历史古道沿途高山逶迤,峡谷纵横,风光旖旎,气候多变,民风古朴,她曾经见证过...

    茶源茶史
  • 唐代茶文化艺术

    一整套制茶、煮茶、饮茶的专门工具和成熟技术,突出表现在陆羽《茶经》的有关论述中。可见,唐代茶事是一门艺术,对茶叶的外形、色泽、茶水香味、滋味、煮水、茶具、柴火、饮茶环境和方式均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他们追求...

    茶源茶史
  • 茶文化:茶在中国的分区

    茶树在中国的分布非常广阔,范围在北纬18-38度,东经94-122度;地跨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在垂直分布上,海拔高可达2600m的高山,低至仅距海平面几米的矮丘。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

    茶源茶史
  • 茶马古道:三种宗教在康定的和谐相处

    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大雪山中段,坐落着一个只有1.45平方公里的小城――康定。从19世纪60年代起,小城内就形成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存的格局,100多年的传教岁月中,始终和睦相处,成为美谈。清真寺现在的...

    茶源茶史
  • 白牡丹茶的来历

    白牡丹,茎具棱漕;叶互生,卵形至矩圆状卵形,基部抱茎,全缘;花生枝端,穗状花序,萼筒状,有腺体,花冠高脚碟状,白色;花期冬季。喜温暖潮湿,充分阳光,疏松、排水良好之砂质壤土。在寒冷地区,冷室越冬(3-8℃)。在温暖地区,可供花坛、花镜或...

    茶源茶史
  • 径山禅茶文化

    至今有1265年历史的径山,文化底蕴丰厚,自然风光优美,禅茶文化博大精深,是唐代茶圣陆羽着《茶经》之地,日本临济宗和日本茶道之源。径山镇是浙江省茶叶之乡,径山茶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北苕溪担负着千余年来径山禅茶文化...

    茶源茶史
  • 浅谈清末时期的饮茶习俗

    清末民初的中国,是一个风云激荡变革求新的时代,也是一个东西方文化急速交融碰撞的时代。10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望那个时代时,不仅要从图文典章中感受它的波澜壮阔,更要从那个时代留存下来的器皿珍玩上,品味一份历史的温...

    茶源茶史
  • 唐代茶文化主要表现(三)

    唐代出现了包括茶学专着在内的一大批茶文献、茶文学。《茶经》面世标志着茶学和茶道的形成,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嗣后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虞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采...

    茶源茶史
  • 三国时的茶文化

    我国史籍中常有“茶能醒酒”的记载,这里的“酲”,或许是醒之误。如果说汉代茶的传播主要还只显于荆楚或长江中游的话,那么,三国和两晋时,江南和浙江沿海的我国东部地区,茶叶的饮用和生产也逐渐传播开来了。先说三国的史实...

    茶源茶史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