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翠华茶有什么发展历史?

阅读 :

大关产茶历史悠久,其中闻名遐迩的“翠华茶”,因产于大关县城东翠华寺四周坡地而得名。

清雍正年间,翠华寺周围有良种茶树几十株,引种者为翠华寺中和尚。翠华寺四周地势向阳、土壤气候适宜茶树生长,寺中和尚长于制茶技艺。每年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三鲜叶,经三炒三揉,晒青制成色香味俱佳的绿茶。“翠华茶”生叶细嫩、加工后弯曲呈环状,略带金黄色条纹,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后,叶条随水翻滚、形态优美。有美名曰“金耳环”。

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二等商标荣誉。“翠华茶”曾是献给慈禧太后的贡品,也是翠华寺和尚到四川峨嵋等佛教圣地朝圣的贡品。曾经享誉一方。到1950年,翠华茶树已由寺周围的几株向四周发展到数百株,随后逐渐引种到县属各区乡,年均产茶量10余吨,然而,纯真翠华茶仍只年产几百斤。

1955年10月,国家分配了一名来自浙江杭州农学院茶叶专修毕业的聂爱中到大关县政府建设科工作,专职从事茶叶生产技术指导,于1955年底在翠屏山老君庙创建了翠华茶厂,由聂爱中研究设计制作了手推木桶揉茶机,在聂爱中的指导下,制茶加工技术增加了“杀青”一道工艺,改炒三道为一道,改脚搓手揉为手推木桶揉茶机揉茶,改晒青为木制炕烘箱的烘青。

1957年为扩大生产、茶厂搬迁到郭家祠,新增了红茶、仿龙井茶等品种。仿龙井茶对叶的要求很高,须采摘雨水节令前后一点的第一道嫩叶,只保留一芽一叶。制作时不经过杀青工艺,直接放入锅炒,用文火手工翻压。成品要求保护“扁、平、直”的形态,呈黄绿色、泡出的茶汁绿如翡翠,人称“绿汤头”。

这种茶叶因原料精,加工细,产量少,故价格高。传统的翠华茶加工工艺则是要杀青,搓揉,烘烤几个程序。这种茶叶加工后要求呈“条、弯、亮”的外观,即体型须是长细条状而弯如蛾眉,颜色略黑而带光泽,其汤头绿中带黄。为与仿龙井茶相区别,取名为“眉茶”。

1962年曾特制翠华仿龙井茶1斤,进京献给毛主席。1963年,经昭通地委领导联系,在杭州聘请了制作龙井茶的朱堂生到大关翠华茶厂,传授制作杭州龙井茶和珠的技术。1986年从四川筠连县引进小型电动“四五”型揉茶机,至此大关的茶叶加工工艺完成了从人推揉茶机,土制烘干器具到电动揉茶机,双锅杀青,再到滚筒杀青,铁机烘干的两次技术改造。

1980年开始统一名称,将用龙井茶加工工艺生产的茶称为“翠华茶”,而把用眉茶加工工艺生产的茶称为“翠华绿茶”。1981年9月,云南农大茶化室化验结果表明,每百克翠华茶氨基酸含量为443.67毫克,比云南大叶茶“南糯北毫”的279.29毫克多60%。所以云南省茶叶学会对翠华茶品尝鉴赏评价称:翠华茶具扁、平、直的条索,外形美、平整匀齐、汤色黄绿,清晰明亮,清香,味醇和,叶底嫩明亮。因此,1980年到1983年,连续4年评选全省名茶。

1999年,大关县政府将茶叶公司改为承包经营后,公司投资46万元更新改造了老茶园600亩,改造后每亩年增产鲜茶叶25公斤,每亩年产值达300余元。使公司由过去年仅产20吨的规模发展到年产上百吨,产值200余万元的企业。目前,公司正创品牌,以各种营销方式将“黄连河”牌贡茶系列产品全面推向市场,树立品牌效益。使大关的茶文化丰富多彩,大关翠华茶必定会以其独特的品味香飘神州大地。


本文标题:大关翠华茶有什么发展历史? - 茶的起源_茶的历史_中国茶史_世界茶史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shi/6362.html

相关文章

  • 历史上的茶叶种类

    唐时蒸青饼茶,陆羽就以烹茶方法不同而分为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这四种茶烹饮方法都不同,即所谓乃斫(zhuó.刀斧砍),乃熬,乃炀(yáng)乃舂(chōng.捣碎)。斫:粗大的饼茶先切细。熬:饼松散容易吸收水汽,要先锅炒。炀:饼茶碾末过久潮...

    茶源茶史
  • 普陀佛茶有什么典故?有哪些历史渊源?

    典故相传,唐大中十二年,日本僧人惠萼来中国留学,在朝拜五台山时得观音圣像一尊。他准备从明州乘船回国,驶近普陀山东边的新罗礁时,突然海上出现数百朵铁莲花,挡住船的去路,虽经多方努力,铁莲花顶住船只,行驶不...

    茶源茶史
  • “难于上青天”的茶马古道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滇、藏、川的丛林草莽中,绵延盘旋着一条滇、川经西藏通往南亚西亚的神秘古道。古道上溜索连接着湍急的河流,马蹄印嵌在高山陡岩的石板上,这是商人、探险家和马帮踏出的路。其路线基本有两条一是云...

    茶源茶史
  • 茶马古道 沉淀的茶文化

    “茶马古道”是怎样形成的?这必须从茶的兴起及传播说起。尽管当今世界的广告充斥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及麦氏速溶咖啡等等最入时的各种各样饮料,但具有独特性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中国茶,作为普通的饮料仍然雄踞...

    茶源茶史
  • 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演变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

    茶源茶史
  • 详解茶马司

    茶马司是古代专门负责茶叶收购进贡皇宫及管理茶马互换交易的机构。宋有都大提举茶马司,掌以川茶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换马匹。明初于洮州(治今甘肃临潭)、秦州(治今甘肃天水)、河州(治今甘肃临夏)等州,清于陕西、甘肃皆置...

    茶源茶史
  • 兰贵人是中国历代宫廷供茶

    人参乌龙茶,通称“兰贵人”,兰贵人是中国历代宫廷供茶,是五百年前专给皇帝喝的贡品,有几千年的历史。据《本草拾遗》中记:“生西国,胡人将来也,味甘温无毒,主明目强记,补心力。”现代中草药学证明该草具有润肺止咳,补肾,除湿之...

    茶源茶史
  • 一篇文章,了解台湾茶

    台湾乌龙的演变乌龙茶是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

    茶源茶史
  • 武夷山大红袍母树的传说故事

    于明末清初发现并采制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数百年来盛名不衰,其传说颇多,一是相传古时候一个读书士子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下山化缘的永乐禅寺的老方丈发现后,叫来两个小和尚把他抬到庙里。方丈见他面色苍白,体瘦...

    茶源茶史
  • 荼的含义

    苦菜《尔雅・释草第十三》,“荼,苦菜”。苦菜为田野自生之多年生草本,菊科。《诗经・国风・邶国之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经・国风豳国之七月》有“采荼樗薪”,《诗经・大雅・绵》有“堇荼如饴”,一般都认为上...

    茶源茶史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