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中国茶叶的活古董

阅读 :

千年前的采茶特色

陆羽在《茶经》中,对采摘茶叶有很明确的介绍:“紫为上,绿为次。”近百年来很多茶人却发现这个说法与实际制茶经验不符,而现代科技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紫色芽头花青素含量比绿色芽头高50倍甚至100倍。由于花青素给人以苦涩的口感,用富含花青素的紫色芽头制茶,茶汤口感苦涩生硬,难以下咽。现代茶学教材中均有“紫芽不宜做绿茶、红茶”的观点。中国历史名茶太平猴魁的采茶“八不采要诀”里,更是明确指出:“紫芽不采!”

那么,是陆羽错了吗?

陆羽没错,而现代的制茶人不采紫芽也没错。原因是那时的茶叶加工工艺与现代工艺有着很大的差别。据考陆羽时代的茶叶加工工艺是:“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不像现在的绿茶,要趁新鲜喝,也不似红茶的全发酵,而是以蒸汽杀青、捣烂(相当于现在的揉捻)、压制成饼、烘干,再用竹篾穿孔悬挂储存。茶叶的存放在当时是个极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可能会是几年的时间,在存储过程中,茶叶自然发酵是很正常的事。

紫芽的茶叶有更丰富的茶多酚和花青素,在缓慢发酵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转化出滋味物质、香气物质,花青素的苦涩却在这漫长的发酵过程中减弱了。而一般的茶叶经过这样的存放,滋味物质不断释放,待真正品饮的时候,滋味早已大不如前。于是,陈放得越久,就越显出紫芽茶叶的优势,因此,陆羽方有“紫为上,绿为次”的论断。

用紫芽与绿芽,同样按照传统工艺制作六堡茶,成品经过短期的放置后品饮,紫芽茶的苦涩味远超绿芽茶。但三个月后再试,紫芽茶的苦涩味略有减轻。存放一年后再品,紫芽茶的苦涩感已大为降低,茶汤却更加浓郁,香气不减。存放两年后,再与绿芽茶对比,口感虽仍有一点苦涩,但茶味醇厚,茶气刚猛,回甘悠长,而此时的绿芽茶经过长时间的存放,其口感已远不如前了,无法和久置的紫芽茶比拟。由此证明了用富含花青素的紫芽茶青根据传统工艺制作六堡茶,陈放越久口感越好。

这也是六堡茶越陈越香、价格也越高的原因所在。

千年前的制茶工艺

茶叶采摘下来后,如果不及时处理,茶叶几个小时后便会出现红梗,影响品质。所以古人面对一箩筐刚采下来的茶叶,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处理,以便存放。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发明了通过高温处理来保持茶叶品质的方法。

现在的茶叶杀青大多是热锅炒制,或者滚筒式、槽式等。而这种杀青工艺只有百十年的历史,那么千年前的人是如何杀青的呢?从古书或者古代图画上,我们已经很难详尽地找到关于古代人制作茶叶的方式了,但在大山深处的六堡镇,却仍在沿用最古老的杀青方式制作“老茶婆”茶叶。

这种杀青是通过利用开水煮烫的方式,将刚采下的芽头烫软,大约经过5分钟捞出,用脚踩压,至茶叶卷缩为度,以火焙干。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古老的杀青方式—蒸青工艺,一般来讲,蒸青是唐朝开始采用的一种工艺,这种工艺虽比煮青更容易保留茶叶的营养物质不被破坏,但这样却使杀青后的茶叶水分过多、香气闷、带有青涩的味道,南宋时期,此法被炒青工艺所取代。不过,传统六堡茶因在杀青以后还有揉捻、堆闷等步骤,杀青后的生涩味对其成品影响较小,因此蒸青的方法才得以在六堡茶区保留了下来。

正是由于六堡茶的特殊工艺,陆羽《茶经》中所写的“晴,采之、蒸之……”这种唐初茶叶的加工方法,才得以传承至今。

千年前的茶器

隋唐时期,茶多采用煮饮,这一习惯直到宋元时期才逐步被泡饮所替代,六堡镇的民间,至今仍保留着一种相当古老的煮茶器皿—茶急。“急”字是粤语的发音,其对应的汉字已不可考,巧合的是,在日本也有一个外形、作用一样的器皿,发音为“急须”。“急须”是从中国唐朝煮茶器皿“急烧”的唐音转换来的。而日本的“急须”与六堡镇的“茶急”的粤语发音很相似。

“急烧”也好,“茶急”也罢,它们都在宋元时期退出了历史舞台,却在六堡镇留存了下来,沿袭至今,成为今天研究汉唐茶风的重要资料。

最古老的饮茶方式

《晋书》中有“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的记载。在陆羽的《茶经》所引用的《桐君录》中亦有“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的记载。当时的苍梧地区就属于吴,交广也是指古苍梧地区。由此就可以推测,当时饮茶已经成为了“客来先设”的民俗礼仪,那个时候的茶也并非一种单纯的饮料,而是加入了姜桂及芼(水草或野菜)的粥状食品。这种做法在唐初就已渐渐绝迹了,但在如今的苍梧县六堡镇山区的瑶族人家里,仍还秉承着千年前的待客之道,客人来时,主人用茶油将茶叶炒香,再加水煮成油茶水,并加入葱花、香菜、花生、炒黄豆等佐料,看上去就像一碗粥,这种油茶可以果腹,既当做饮料,又可做正餐。可算是古书中所记载的“吃茶”说法的有力佐证。

六堡茶是一种神奇的饮料,它醇厚的味道里沉积的是古老的文化。滔滔西江水,从这片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岭南古茶树下趟过,与它一起见证了中国茶叶的千年岁月。


本文标题:六堡茶:中国茶叶的活古董 - 黑茶_黑茶的功效_黑茶产地_黑茶价格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fenlei/heicha/6667.html

相关文章

  • 湖南安化黑茶:千两茶

    湖南千两茶产于湖南省安化县,传统意义上的千两茶已经于20世纪50年代绝产。因每卷茶叶合老秤一千两(37.25千克)而得名,又因为这一卷类似于一匹布,外面再用篾子编织包装,所以又称“花卷茶”。千两茶使用云台大...

    黑茶
  • 天尖黑茶有什么制作工艺?如何包装?

    天尖制法天尖的加工工艺比较简单,原料经过筛分、风选、拣剔、高温汽蒸软化、揉捻、烘培、拼堆、包装的工序,即为成品。手工筑制①称茶:每压一篓需称茶五次。②汽蒸:将每次称好的茶,蒸汽蒸20-30分钟。③装...

    黑茶
  • 10年、20年、30年的六堡茶在口感上有什么区别?

    六堡茶的陈化,10年是一个台阶。10年的六堡茶陈韵初现,消散了堆味、异味、青涩气,滋味变得纯净,口感变得醇和,但陈香还不太沉汤,有些飘忽不定。20年的六堡茶茶汤的顺滑感出来了,口感细腻而绵密。陈香变得沉稳...

    黑茶
  • 说说传统藏茶的茶汤量

    传统优质藏茶卓越的优良价值,不仅体现在养人的功效方面,还体现在出汤的量效比方面。以陈化十年左右的传统优质藏茶为例:一砖约500克干茶叶,经过熬煮可以出品优质茶汤130斤(65公升)。当前茶市上的茶品五花八...

    黑茶
  • 喝安化黑茶有什么好处

    安化黑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主要产品以茯砖、黑砖、花砖、青砖、湘尖等产品为主,在古代,一部分内销山西、陕西、甘肃、绥远、宁夏、新疆、西藏、蒙古等地,一部分加工制压成砖,除内销西北各地...

    黑茶
  • 如何冲泡一杯好喝的六堡茶?

    不少朋友刚刚才接触六堡茶,然在茶庄喝的同一款六堡茶,滋味醇厚,滑顺,而自己在家泡的完全不同口感,苦涩味浓,显然在于如何怎样冲泡?一、水质的选择泡茶首选来源于山上的山泉水,大家都是知道山泉水干净无污染,不...

    黑茶
  • 优质的安化黑茶是嫩叶还是老茶?

    湖南安化是黑茶的故乡,优质的黑茶决定在于采用的原料,很多人认为采用茶叶越嫩越好,事实上老茶自有老茶的特点。安化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动植物种类资源丰富。安化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在这种环境下所产生...

    黑茶
  • 喝茶秘诀 早红午绿晚间黑

    中医认为,每种茶具有不同的功效。在饮用时除了要看茶自身功效外,还应注意不同时间喝不同的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早中晚各喝什么茶最好。早上:适宜喝红茶人在睡了一夜之后,身体往往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喝红茶则可促进血...

    黑茶
  • 安化黑茶十八问,读完你就是半个黑茶专家

    1.什么是安化黑茶?安化黑茶是采用安化境内山区大叶群体品种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发酵)、烘焙干燥等独特工艺加工初制成黑毛茶,因其色泽乌黑,故称为“黑茶”。以初制黑毛茶为原料经精制加工(包...

    黑茶
  • 泾阳茯砖茶发展历程

    泾阳是周秦汉唐的发源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中心;位处关中腹地、泾河下游,秦时开浚的郑国渠。渠口位于泾阳境内的泾河上,引泾水灌溉沃野,物产丰裕、商贾云集、商贸繁荣。秦汉唐的都城所在古咸阳、古长安是全...

    黑茶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