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梨、花、茶”改变了这个传统农业村

2020-10-30 阅读 :

漫山遍野的格桑花,从一个山头绵延至另一个山头。花丛中、林荫下,到处是用稻草扎成的牛羊。这里,是巴南二圣镇集体村。

目前正在举行的巴南区2020年农民丰收节活动的主会场,就在集体村。如今的集体村已成为巴南乡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典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4000元增长为2019年的22600元,增长了5.65倍。全村1/3农民家庭买了车,1/2的农民家庭有了电脑。

“集体村主动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发展变化,坚持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旅融合为抓手,以‘梨、花、茶’为载体,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换挡升级,乡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发展提升阶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有益探索,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组在报告中这样评价集体村。

充分挖掘农业多功能性

改变“一粮独大”发展模式

集体村位于二圣镇天坪山上。10多年前,这里和重庆其它农村并没有两样,村民种植着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青壮年农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耕地被闲置。

经济作物,是农村致富的一大法宝。从2002年开始,集体村一些村民开始尝试种植南方早熟梨。3年后,果子熟了,却面临销售难题。“当时1斤梨最贵的也只有1元钱,扣除运输、农资成本,我们还要倒贴。”村民李坤国回忆说。

到2007年前后,村里的梨树种植面积已经突破4000亩。千辛万苦种出来,果子却卖不掉,有的村民索性提起斧头上山,砍掉果树,重新种起了玉米。

天坪山距离重庆主城繁华地带只有50多公里,1小时车程。能不能让城里的人们来山上走走玩玩,顺便买村民的梨子?2008年,二圣镇决定举办首届采梨节,把“守株待兔”改为“引客入林”。当年,村民们第一次在家门口卖梨,250万公斤梨子成功外销。

此后,集体村连续举办了12届采梨节,天坪山梨逐渐打开市场,销售价格也扶摇直上。村里的梨基本实现“一周卖完,一年预订”。

从农旅融合中尝到甜头,集体村乘势而上,扩大了梨的种植规模,并新增花卉和茶叶等经济作物品种。目前,集体村已基本形成以“万亩梨园”“万亩花海”和“千亩茶叶”为特色的“两万一千”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并开办了梨花节、山地自行车赛等新的乡村节庆和赛事。3月看花、4月采茶、7月摘果、秋游花海,集体村由此成为重庆主城近郊游的热门目的地。

充分挖掘农业多功能性,改变了“一粮独大”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改善了农业供给体系,逐步实现了以粮为主向以观光休闲为主的转变,2019年,集体村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1.5亿元。

融合现代管理理念

保持乡村旅游竞争力

农旅融合,是城市近郊农村充分挖掘自有资源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常规路径。随着重庆主城周边乡村旅游项目越来越多,集体村要保持竞争优势,还需要在农产品品质、旅游品质上狠下功夫。为此,集体村走上了另一条融合发展之路——传统农业与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现代管理和现代科技的融合。

2009年7月,集体村委会牵头成立了众喜早熟梨专业合作社,通过“四统三分”模式(即统一梨园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技术咨询和培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包装销售,分户细化管理、分红返利等),实现农户抱团发展。

为提升产品品质,2013年,巴南区启动“生态治果”工程,制定了生态梨园生产技术标准,从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杂草控制、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对集体村梨园进行生态化改造。

以田间管理为例。集体村的梨园采用梨树非充分灌溉技术,配套灌溉管网、排水沟渠和缓冲沟塘,满足生态拦截和排灌需要,并实施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让化肥用量较常规减少40%以上。

科学管理,绿色发展,提升了天坪山梨的产量,也提升了梨的品质。相比10年前,天坪山梨的产量从每亩500公斤提升至2000公斤,价格从2元/公斤提高到16元/公斤。

旅游品质的提升,主要通过引入龙头企业来实现。例如,重庆优荣农业公司进入集体村后,打造了5000亩花卉苗木基地,经过不断升级改造,目前已经升级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量50万人次,被评为“国家旅游局全国优选旅游项目”“重庆十大旅游新名片”。

瞄准农产品加工业

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地还是那片地,人还是那些人,只有通过融合发展,广泛嫁接外部资源,才能借力打力,实现乡村发展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在融合旅游业、现代科技和管理之后,集体村又把融合发展的目标瞄准了农产品加工业,以此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并延长产业链,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

例如,重庆茶叶集团不仅在集体村建成了自己的茶园,还建立标准化生产车间,引进国内外先进制茶设备,实现就地生产、研发、加工、销售一体化。集体村的茶叶,在这里被加工成巴南银针、巴渝红、傲雪腊梅花茶等系列产品,远销全球数十个国家。

就地种植、加工一条龙,缩减了物流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让企业发展更稳健,才有能力与农民共享成果。重庆茶叶集团与集体村茶农签收购订单,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将公司利润5%作为红利分给茶农,已累计分红170万元。同时,依靠全产业链,重庆茶叶集团为包括集体村在内的当地村民,提供了近8000个工作岗位。由此,村民可获得土地流转、田间种植、制茶等多个环节的收益。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例如,2018年底,重庆山语溢香茶业有限公司在集体村建立了约500亩生产示范基地。次年9月,重庆沱茶正式面世。目前,这款茶叶已经形成800吨年产能,行销国内10多个省市;重庆泓谊食品有限公司每年从集体村收购近20万斤天坪山白萝卜、3万斤翠冠梨,加工研制成老鸭汤作料、萝卜线开胃菜和梨膏……

“立足农业是本底,加工及文旅增效益。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集体村产业融合的乘法效应,正是通过一二三产的融合,使农业效益成倍显现,产品价值成倍增加,农民收入成倍增长。”集体村党委书记郑孝前表示。(记者 )

来源:重庆日报


本文标题:巴南:“梨、花、茶”改变了这个传统农业村 - 茶叶新闻_中国茶叶新闻_国际茶叶新闻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zixun/xinwen/12586.html

相关文章

  • “围炉煮茶”受年轻人热捧

    红泥围炉,煮雪烹茶。随着新一波冷空气来临,围炉煮茶迎来消费新高峰。这一别具仪式感和氛围感的喝茶方式,在沪上刮起新中式生活方式风潮,成为这个秋冬季节的新晋“网红”。频频上热搜的围炉煮茶,到底有多火?在抖音,围炉煮茶话...

    茶叶新闻
  • 汇聚专家智慧 助推茶产新发展

    4月13日,临沧市召开茶产业发展及云南省黄建安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座谈会。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的17名茶叶研究专家就推进临沧茶叶产业跨越发展...

    茶叶新闻
  • 第二届闽台茶文化交流活动福建大田举行

    近日,2021第二届闽台茶文化交流活动——大田“美人茶”专场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大仙峰美人茶基地举办。据载,大田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可追溯到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大田种植...

    茶叶新闻
  • 四川绵阳北川举办第八届羌茶节

    3月31日上午,绵阳北川第八届羌茶节在擂鼓镇盖头村举行。北川种植茶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种茶制茶历史。以香高、味浓、耐泡等特色,深受消费者所喜爱。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北川茶叶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在“十四五...

    茶叶新闻
  • 2020北京文创大赛茶文化主题赛区作品征集开始

    2020北京文创大赛茶文化主题赛区作品征集开始曾经的你为茶梦想走天涯历经不被肯定和认可的沧桑现在茶文化主题大赛启动征集千万资本等你来拿寻找下一个茶界爆款北京文创大赛自2016年启动以来,至今共征集了6000余个文创...

    茶叶新闻
  • “90后”贵州小伙深耕新茶饮推动黔茶出山

    “用好贵州茶,做好贵州茶饮品牌,讲好贵州品牌故事,这是我的使命。”译乐鲜茶创始人孙忆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干净黔茶、全球共享,未来想把黔茶推广到世界各地。在日前举行的第十...

    茶叶新闻
  • 泡普洱茶起白沫是什么原因?

    在品饮普洱茶时,很多茶友会发现有的普洱茶在冲泡时有很多的白沫出现,甚至几泡过后白沫依然存在,这是为什么呢?这种白沫的产生一般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茶叶本身内质因素,另一种是人工制作时的人为因素。...

    茶叶新闻
  • 湖南月光茶业公司荣获2021湖南茶叶乡村振兴“十大领军企业”称号

    近日,记者从县茶叶协会获悉,在2021第十三届湖南茶业博览会“茶三十”评选专家评审会上, 湖南月光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荣获2021湖南茶叶乡村振兴“十大领军企业”称号。据悉,2021年“茶三十”评选活动内容包含2021湖南茶...

    茶叶新闻
  • 福建白茶带动茶农增收

     东经120度、北纬27度——这是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点头镇的地理坐标。一如葡萄酒的“黄金纬度”,神奇的北纬27度成为福鼎白茶的“黄金纬度”,这里盛产中国白茶。点头镇依山傍海,是国家级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

    茶叶新闻
  • 全国茶产业骨干科技特派员专题培训班开班

    在统筹“三茶融合”发展中更好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推动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3月21日上午,由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福建省科技厅和南平市人民政府主办,南平市科技特...

    茶叶新闻
你可能感兴趣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