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20」一片小茶叶 蹚出脱贫致富路

2020-11-21 阅读 :

西乡县走出了一条因茶兴业、因茶致富奔小康的产业扶贫之路。

西部网讯(记者 周金柱 宋洋)全县茶园36万亩,规模、产量、产值均居陕西省产茶县之首,成为全省最大名优绿茶生产基地县;全县1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全部产茶,种茶农户达7万余户,从业人员21余万人,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690元。

近年来,西乡县依托资源禀赋,把茶叶确定为产业扶贫的重头戏,紧紧围绕打造茶叶经济强县目标,走出了一条因茶兴业、因茶致富奔小康的产业扶贫之路。

强基础茶产业引领脱贫致富路

11月1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陕西省委网信办承办的“决胜2020·陕西担当”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了位于西乡县的陕西鹏翔茶业有限公司。

陕西鹏翔茶业有限公司。

此时,正值初冬季节,在陕西鹏翔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山上却仍旧一片葱茏。云遮雾绕间,一排排整齐的茶树挺立着。在该公司的厂房内记者看到,一条由全自动萎凋机、自动化揉捻机、可视化发酵机等组成的全新生产线。

据了解,西乡生态环境好,十分适宜种植茶叶。目前全县共有茶园36万亩,规模、产量、产值均居陕西省产茶县之首,也是全省最大名优绿茶生产基地县。

而根据统计,西乡县1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全部产茶,种茶农户达7万余户,其中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1户、省级茶叶龙头企业4户,从业人员26余万人,8000多户贫困户通过茶产业增收致富,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690元。

而近年来,西乡县也是把茶叶确定为产业扶贫的重头戏,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茶园建设专项资金,打破组域、村域、镇域界限,积极促进土地流转,改造茶叶产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有力带动了茶旅结合集中连片区打造生态观光茶园,目前,枣园、江榜、罗镇、杨河四大茶园均达到万亩以上。

同时,通过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模式,不断提高鲜叶品质,推广了茶树无性系良种及其建园、丰产茶园建设、低产茶园改造、名优茶产业化开发、茶叶清洁化生产等适用技术。

目前,全县拥有省级标准化示范茶园28个、省级茶叶专业示范镇4个、省级茶叶“一村一品”示范村30个,发展茶叶企业315户;茶叶年产量1.7万吨,产值22亿元。

炼技术念好念精“茶”字经

“我们企业的茶叶种类如今越来越丰富了。除传统绿茶外,目前公司还推出了红茶、黑茶、白茶等多个品类。”陕西鹏翔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德斌说,“黑茶、白茶和红茶可以充分利用夏秋季的茶叶,减少鲜叶损耗,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制作黑茶、白茶和红茶不仅促进了企业发展,还显著提高了带贫效益。”

茶产业已经成为西乡县的主导产业。

原来,陕西之前是传统的绿茶产区,本身并没有红茶、黑茶和白茶的生产,全年基本只生产一季春茶,生产时间一个月,这样茶树鲜叶资源大约要浪费60%,经济效益也就要损失40~50%,使不少从事茶产业的茶农及企业的务茶、产茶的积极性并不高。2006年,陕西茶园面积将近90万亩,产量1.1万吨,产值只有5亿元,茶园单产只有27.5公斤,亩产值仅为1250元。

为了给陕西茶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西乡县人民政府共同建设了西乡茶叶试验示范站。建站以后,西乡茶叶试验示范站的科研专家通过前期调查发现,陕西茶制红茶品质相当不错,因此西乡茶叶试验示范站的科研专家首先就进行了红茶的研制。

“原来西乡县一点红茶都没有,从我们2007年开始研制以来,现在基本上陕西所有中等规模以上的茶业企业基本上都生产红茶。”西乡县茶叶局负责人说。

陈德斌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福建产的一种白茶非常畅销,这种白茶用来做原料的茶是70年代的老品种,当地人俗称“荒野茶”,叶片要比改良的茶树叶子小很多,但做出的白茶品质要比用改良茶树叶子做出的好很多。这种没有经过改良的老茶树品种,在汉中西乡大量种植。

因茶致富,西乡县茶产业带动了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

“我想我们这里的茶肯定也能制作出白茶来。”陈德斌说,经过多方考察学习,从2016年起,陕西鹏翔茶业公司开始试制白茶,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试制成功。

2018年6月,首批试制的10吨白茶进入包装阶段,投放市场后一销而空。随后,汉中由制绿茶转为制白茶。当地的白茶原料是“群体种”茶树,属于中小叶种,与福鼎白茶相比,所制干茶叶片较小,外形有点像福鼎的“荒野茶”。汉中白茶的茶汤甜味明显,花香味更为浓郁。

精准扶贫带富一方百姓

据了解,除了白茶外,近年来西乡县聘请专家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还相继在研发推广了红茶、黑茶等茶叶,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实现了多茶类组合式生产模式,提高了茶产业经济效益。

“春季前期生产名优绿茶,后期生产大宗绿茶和红茶,夏季生产红茶、秋季早期生产优质绿茶和红茶,后期生产黑茶。这样我们就是把整个的茶资源全部利用,按此生产模式,茶叶资源利用率和茶园经济效益可提高40~60%。茶农务茶的积极性就大大的提高。”陈德斌说。

西乡县茶园面积已经达到36万亩,带动了当地致富。

如今,经过近15年的努力,陕西省茶园面积由原来的不足9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81.5万亩;茶叶总产量由原来的不足2万吨,增加到现在的11.48万吨;茶业产值由原来的不到20亿,增加到现在的178.36亿元;陕西茶叶的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位列全国的第8、第9、第7位。

西乡县茶叶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茶产业科技的普及,使我们西乡茶叶的产业基地的清洁化得到了保障,使我们产品得到了优化,使我们从过去只采春茶做绿茶,变为今天春夏秋茶都生产的产业格局,确保了我们广大老百姓的增收,脱贫,致富。”

来源:新民晚报


本文标题:「决胜2020」一片小茶叶 蹚出脱贫致富路 - 茶叶新闻_中国茶叶新闻_国际茶叶新闻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zixun/xinwen/14062.html

相关文章

  • 黔茶十年十人访谈 | 周开迅 : 说起这些年 我只做了两件事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从100万亩、500万亩、到700万亩,从都匀毛尖一枝独秀到“三绿一红”品牌引领,贵州茶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标准、贵州品牌、贵州创造之路。十年,贵州茶加速发展,品出了百姓富...

    茶叶新闻
  • 调结构 转方式 黔西南州出台茶产业冬春结构调整专项指导意见

    为确保全州茶产业规划县(市)能按时完成冬春结构调整任务,近日,黔西南州茶产业冬春结构调整专项指导意见出台,为2021年茶产业调结构、转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据悉,2021年,全州将采取新建或改种换植方式,重点推广...

    茶叶新闻
  • 云南景洪市进行茶艺培训

    备水、置具、闻香、品茗……16日,在景洪市2021年企业职工技能(茶艺师)等级证培训班理论、实操考试中,来自景洪古六山之韵茶庄、悦居酒店管理等5家企业的34名学员经过22天的培训,向评委及观众展示茶艺及礼仪。培训由景洪市...

    茶叶新闻
  • 安徽祁门:以茶兴镇 以茶富农

    茶产业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清明时节,安徽各大茶叶主产区也相继进入采摘高峰期。4月3日,黄山市祁门县箬坑乡祁眉红茶的核心产区内,数十位茶农正在“村企合作”的茶园里忙碌着,她们背着竹篓分散在一棵棵茶树间,双手上下翻飞,熟练地采下片片春茶。...

    茶叶新闻
  • 重庆涪陵:小山村以茶为媒引来山外客 实现稳定脱贫

    因为交通不便,村民因病、残致贫,重庆涪陵区荔枝街道方坪村曾被列为市级贫困村。近年来,该村在涪陵区政府、区总工会、荔枝街道、涪陵区中心血站、重庆芳坪茶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带动和帮扶下,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形成多...

    茶叶新闻
  • 阳羡茶会: 延续了30多年的芬芳之约

    由宜兴市丁蜀镇人民政府、宜兴市茶文化促进会、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八次阳羡茶会暨第二次‘壶抱宜兴红&’品茗雅集”于昨天下午在陶都茶博城举行。当天,《宜兴山水阳羡茶》主题宣传片首映,旨在宣传宜兴...

    茶叶新闻
  • “茶叶咖啡灾害预警”联合会商

    原标题:“茶叶咖啡灾害预警”联合会商2021年1月8日上午,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滇南咖啡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会商,召集普洱咖啡协会、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东莞雀巢有限公司思茅咖啡采购站、云南国际咖啡交易...

    茶叶新闻
  • 贵阳市山地茶叶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出成效 去年提供风险保障2761万元

    1月22日,记者从市农委获悉,2018年,我市山地茶叶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共为21家参保企业、2.51万亩茶园提供风险保障2761万元。据悉,我市加大农业保险力度,创新实施蔬...

    茶叶新闻
  • 云南省将展开茶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云南网讯(记者 娄莹)11月8日,记者从云南云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班仪式了解到,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已纳入云南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第二批省级项目,我省茶叶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工作将逐步推开。2019年8月,我省在全省展开职业...

    茶叶新闻
  • 保靖县黄金茶小镇跻身省级特色农业小镇

    日前,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10个特色产业小镇名单,其中,我州保靖县黄金茶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农业小镇。至此,湖南省级特色产业小镇达60个。据了解,“保靖黄金茶”是国家农产品地理...

    茶叶新闻
你可能感兴趣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