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桂林恭城油茶文化节5月21日正式开幕

2021-05-14 阅读 :

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优美,是首个中国气候宜居县。同时还是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长寿之乡”,其特色产业恭城油茶历史悠久,是瑶族饮食文化的精华,也是恭城的重要文化符号和品牌,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长寿密码》以主题的形式,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向广大电视观众揭示中国乃至世界长寿文化现象的人文纪录片,片子播出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片中恭城百岁老人打油茶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茶,蕴藏着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它不但与历史同在,也是见证历史的万物之一。在不同的文明之下,茶都演绎着不同的身份和角色,附加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茶酒治百病》这样介绍: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情况,最终认为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

据《本草纲目》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在降也,最能去火……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此茶之功也”。近来,有学者研究认为,自从有了瑶族,就有了油茶。因瑶族世居山区,湿气重,瘴气大,历史原因,缺医少药,生姜和茶叶这两种瑶乡普遍的物种,便成了瑶族人民避瘴祛湿和治病的药品。原本不加入油和盐,后来,为了改变其口感,使其入口更易,逐渐演变,便成了今天恭城人人爱喝的美食。因此,可以说,瑶族有多长历史,油茶就有了多长的历史。

2008年,“恭城油茶制作技艺”列入广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恭城油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恭城油茶”成为广西首个特色小吃类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零的突破。2013年,“恭城油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授牌使用,油茶品牌价值逐年上升。2019年,恭城油茶最多人一起打油茶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挑战成功。

2020年5月21日,在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这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茶文化正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这也使得恭城油茶产业得到巨大的发展空间,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恭城县依托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契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油茶文化演艺为主导,艺术品经营、网络创意文化等为辅助的文化产业体系。目前规划建设了如油茶小镇、瑶家大院互联网文化旅游产业园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成为建设恭城城市发展、产业提升、民族特色、文化建设对外展示的窗口和名片,推动了油茶产业融合发展。截至2019年,全县年接待游客量高达527.74万人次,旅游收入高达62.78亿元。恭城农业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

随着恭城油茶健康长寿功效的发掘,越来越多慕名前来“寻根恭城油茶”的游客不在少数,给恭城康养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恭城作为桂林市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的重点县,不仅打造了以“生态养生城”为基础的平安康养特色小镇,建设了一个集生态旅游、生命科学、医养结合为一体的智能化养生基地,还准备打造集身体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关系健康、道德健康为一体的“中国健康养生第一村”。恭城康养产业的发展正逐渐成形,为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生命力。

恭城油茶文化的源流与饮茶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由于它独特的制作方式、诱人的浓酽清香、舒心怡神的饮后感、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地域特色、深厚的社会基础享誉八桂,在恭城至今流传着“到恭城不喝油茶,等于没到过恭城”的说法。

“瑶寨千年古韵长,山中采叶制琼浆。小锅带嘴听槌响,佐料入盘飘室香。仙赞天庭王母宴,帝夸尘世爽神汤。三杯饮后人难去,君愿恭城为故乡”。这首名叫《恭城油茶》的七律诗,高度评价了恭城油茶。“恭城油茶”作为恭城瑶乡舌尖上的美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品瑶族文化,喝恭城油茶。

许多喝惯恭城油茶的人,一天不喝就不习惯;许多到过恭城喝过油茶的人,也以不能经常喝到恭城油茶为遗憾。于是,“浓缩油茶”应运而生。这种油茶便于携带,一泡即可,又保持了原有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外出便于携带,在超市也能买到,确实让油茶上瘾的人了却了一块心病。目前,“浓缩油茶”产业越做越大,全县已有6家浓缩油茶生产企业,产值近亿元。

恭城每年举办的桃花节、月柿节以及2011年以来每年都举办的油茶文化节,让八方宾客品尝到了这一正宗的瑶乡美食,使恭城油茶的名声越传越广。如今,恭城油茶已作为一种健康时尚的美食,走出大山进入都市,受到人们热捧,在广西首府南宁、在深圳、广州、北京……日渐风靡。

油茶,已不仅是恭城人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也日渐成为恭城人的文化课题和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主体。民间创作的广场舞《油茶歌》《打油茶》《油茶情歌》《瑶家油茶香》等不仅广受欢迎,而且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以恭城油茶为背景,以宋朝恭城籍监察御史周渭为原型的大型彩调剧《一品油茶七品官》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第十一届桂林恭城油茶文化节5月21日正式开幕!恭城这一瑶家的传世之宝,插上了翅膀,飞向大江南北,飞向五湖四海。“恭城油茶喷喷香,饱口福来益健康。千秋风物瑶家宝,五洲四海美名扬。(蒋启斌)

 

来源:广西新闻网


本文标题:第十一届桂林恭城油茶文化节5月21日正式开幕 - 茶叶新闻_中国茶叶新闻_国际茶叶新闻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zixun/xinwen/15992.html

相关文章

  • 【走向胜利——决战决胜乡村述说】满山“金叶”,汗水浇灌
    【走向胜利——决战决胜乡村述说】满山“金叶”,汗水浇灌

    (10月10日,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字垭镇七家坪村,村里建有400余亩莓茶基地。)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宁奎捻一小撮莓茶,放入一次性杯子,冲上开水。在一片绿色中,茶香四溢。10月10日,在张...

    茶叶新闻
  • 【脱贫振兴八闽行】两岸茶农茶商共发力 龙岩漳平茶产业成乡村振兴“好帮手”
    【脱贫振兴八闽行】两岸茶农茶商共发力 龙岩漳平茶产业成乡村振兴“好帮手”

    1995年,台湾茶农谢东庆带着台湾高山乌龙茶种,以“与台湾高山茶产区阿里山相似纬度和海拔”为原则,历经一番周折,找到了永福镇。由此,一段勾连起海峡“这头”和“那头”的故事精彩上演。...

    茶叶新闻
  • 从“实”字看遵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贵州湄潭七味茗香茶叶出口有限公司车间,加工线上红茶制品的茶香扑面而来,几个工人熟练地把红茶成品打包入库。虽处寒冬时节,不是采茶旺季,但遵义茶叶加工企业却忙得热火朝天...

    茶叶新闻
  • 双江:三部门共推传统茶产业创新发展

    8月10日,云南省双江县气象局和地方产业发展中心、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茶叶企业项目申报暨智能仓储培训。双江县获SC认证茶叶精制加工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共计70人参加培训。县气象局科技服务人员围绕当地气候...

    茶叶新闻
  • 湖南省茶产业技术体系举办湘西州现场培训会

    为了进一步推广红绿茶自动化加工、茶苗快繁、茶园高效管理等新技术,助力全省千亿茶产业更高质量发展。6月6-7日,由湖南省茶产业技术体系主办,湘西州茶叶试验站承办的2021年湖南省茶产业技术体系湘西州现场培训会在湘西吉...

    茶叶新闻
  • 铜仁市今年茶叶已产7.3万吨

    近年来,铜仁市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有关要求,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着力推进了生态茶产业发展,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产业支撑。2019年,铜仁市生态茶产业共带动群众94.08万人,其中带动...

    茶叶新闻
  • 贵州贞丰进行茶园管护

    近年来,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把茶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技术培训、市场保障、茶叶加工、品牌打造方面下足功夫,做强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农闲时节,对门山村的老百姓仍在茶叶基地里忙着除草、修枝,进行茶园管护,为来年茶叶...

    茶叶新闻
  • 通道:山村“夜茶”奔富来

    通道:山村“夜茶”奔富来每当夜幕降临时,村民们采茶归来。村里的采茶能手,一个人一天可采茶近200到300元。人多时,茶贩往往忙不过来,村民们只好在排队等待茶叶过称。收茶现场,茶贩边给村民付钱,边看称称重。全村每天都有五六...

    茶叶新闻
  • 全国茶产业标准化高峰论坛在“中国茶都”安溪县召开
    全国茶产业标准化高峰论坛在“中国茶都”安溪县召开

    11月6日,全国茶产业标准化高峰论坛暨标准化工作年会在福建安溪召开。来自全国茶业界的专家学者共商茶事、共话发展,为中国茶产业标准化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

    茶叶新闻
  • 茶瓷大会上县委书记推介石门红茶

    8月22日上午, “潇湘五彩·瓷茶风云”湖南省瓷茶产业融合发展大会暨文旅推广活动在长沙举办,县委书记郭碧勋在活动中代言推介“石门红茶”。此次活动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茶叶新闻
你可能感兴趣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