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蒋家堰:党建夯基引领发展 茶山变身金山银山

2021-07-30 阅读 :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纪红霞 马都 谢扶忠)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样一个意义不凡的年份,湖北省竹溪县蒋家堰镇党委喜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仲夏时节,中国食品安全网走进蒋家堰镇,探寻一个镇党委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实现乡村振兴的实践密码。

站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蒋家堰镇的田埂上,漫山遍野的茶园映入眼帘,一片挨着一片,一眼望不到边。上至山顶远眺,美丽的梯田顺着山势,层层叠叠,一层紧挨着一层,连绵不断,就像大海中的波涛起伏不停。云雾间,大片的梯田尤如从人间登上天堂的天梯,蔚蓝的天空和绿色茶园融为一体,宛如一幅清新美丽的风景画。

蒋家堰镇地处鄂陕交界,是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西大门,是湖北省十大口子镇之一,素有“朝秦暮楚地”“千年露水集”的美誉;是竹溪县边贸名镇、经济重镇。全镇共有32个村,8889户34362人,面积123.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3850亩。

近年来,蒋家堰镇在竹溪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支持下,高起点谋划, 坚持党建引领兴产业,快速推进有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体思路,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围绕农旅融合,制定出“7952”产业发展规划,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产业基地+农户”模式,巩固和发展茶叶、生漆、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生态产业,形成了“一村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蒋家堰镇党委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文明乡镇、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单位、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蒋家堰镇党委坚持大抓基层,夯实基础,固本培元,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服务大局水平。坚持“强根铸魂、固本强基、加快发展、追赶超越”的工作主线,持续在组织建设规范化、先锋锤炼实战化下足功夫,着力强基础、补短板,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组织建设规范化。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双诺双述双评”制度,狠抓基层党建工作目标化、任务项目化、责任清单化、管理制度化、基础规范化和督导常态化,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深化基层党建“整镇推进”和支部规范化建设,累计投入资金702.5万元,新建“多务合一”党员群众服务中心14个,全镇32个村支部实现规范化建设达标全覆盖;持续在“选、育、管、用”四个环节下功夫,先后把37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培养党员致富能手41人、把21名党员致富能手推选进村“两委”班子,选优配强村级后备干部32名;积极探索开展以“争星承诺,支部办好事、党员当好人”为活动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工作进行设星承诺;引导党员主动“亮身份、做承诺、争先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镇38个党支部完成承诺民生事项100多件,800余名党员完成承诺实事好事4000余项。

先锋锤炼实战化。深入开展“比党性争当忠诚担当的当家人,比作为争当脱贫攻坚的领路人,比作风争当群众满意的贴心人”为主要内容的“三比三争”活动,让党员干部在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战“疫”一线赶考淬炼。全镇2002户5774名贫困对象顺利脱贫摘帽,1040户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全部实现搬迁入住。组建党员突击队38支,设置党员先锋岗47个,600余名党员干部在秦楚边关守牢了渝陕入鄂“入口关”,涌现了“门神书记”洪自辉、“跑腿书记”敖家辉、“话唠书记”赵友根等优秀抗疫村党支部书记典型,构筑起疫情防控“红色屏障”。

蒋家堰镇党委坚持以“党委领航、支部领路、党员领跑、企业领办、群众受益”的总体思路,以发展高质量绿色产业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全力推进茶叶、漆树、中草药、核桃、树莓、蔬菜等产业基地建设。促进荒山、土地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破除过去镇域经济薄弱,村无主导产业的困局。

截至目前,全镇新发展有机茶叶基地17000亩、生漆基地4000亩、蔬菜基地500亩、树莓基地500亩、中药材基地800亩、糯稻基地300亩,管护核桃基地4000亩。同时,在全镇17个村发展食用菌180万棒,新建了一个占地55亩的标准化食用菌基地,并成功承办全国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经验交流会暨竹溪香菇产业推介会,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全镇3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形成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钱挣路子”的良好局面。莲花村支书贺华明感叹道:“在镇党委的带领下,我们用2年干成了过去10年想干的事。”

高起点谋划,上下同心咬定目标不放松。蒋家堰镇党委、政府围绕“7952”,即“七大农旅综合片区”“九大茶叶专区”“五大漆树特区”“两大传统农业体验区” 产业发展思路,对该镇的七个相对平整的坝地通过“一区一品”,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和旅游开发,实现产旅融合,形成产、游、看、品为一体的农旅综合区;按照集中连片、依山就势,新建茶园17000亩,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五大生漆特区对山坡陡地,五个村进行集中连片种植,规划面积5000亩,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力争三年内建成万亩漆树基地;两大传统农业体验区,建设设施蔬菜基地500亩,贡米种植区1000亩。

高频率督战,一个专班抓攻坚。蒋家堰镇党委、政府成立了茶叶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书记、镇长亲自挂帅,明确一名党委副书记主抓茶叶产业,班子其他成员实行包片,白天深入田间地头督促施工质量和进度,夜间组织召开群众户院会议,做思想户的工作,啃下土地流转每一块硬骨头。茶叶专班从茶园土地治理,到种苗选择,再到栽植质量和标准都严格把关。茶园建设土地流转从2019年至今,没有发生一起因土地流转引起群众信访事件。目前,已建茶园茶苗平均成活率在80%以上,最高达到95%。

截至目前,茶叶产业带动6000余户农户14000余人,全镇60%以上的农户能在茶叶产业中获取稳定收入。其中,全镇全部脱贫的贫困人口2007户5778人,有1657户3100人有巩固成果难度的脱贫户全部捆绑在产业链上,占总脱贫户的80%,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蒋家堰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全力打造茶旅融合示范镇。自2019年至今,全域推进茶叶产业建设,基本绘成了五个特色图形,即左溪的翼型茶叶片区,左芦的圆形茶叶片区,河口的梯形茶叶片区,佛台的方形茶叶片区,黑龙的扇形茶叶片区。每个片区严格按照镇茶叶产业规划把旅游设施配套到位,全镇统一按照高产有机茶园建设标准,改造弃荒坡地3000亩、改造低产林4000亩、改造低产田600亩,将有限土地高效利用,实现茶叶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双赢目标。

茶带统一按照“水平线,绕山转,三尺深,三尺宽,施足肥,保高产”标准施工,统一栽种鄂茶10号和龙井43两个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着力打造标准化茶园。严格按照有机无害的标准,全面推行无化肥无农药种植,确保茶叶品质优良,镇质量技术组实行建成一块验收一块。

高规格经营,打造茶旅融合产业。按照现有产业规模,配以辅助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链链接,全镇集中建立一个统一的茶叶加工产业园,开辟协调统一的茶叶销售渠道,使全镇的茶叶有统一的品牌,有统一的加工基地,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有可靠的质量保证,三年后,形成产、供、销、旅一条龙。目前,小富芦、佛台、新中二桥三大茶叶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4000万元已经开工建设,其中佛台茶旅融合片区即将竣工,小富芦、黄洞关片区已经完成规划设计,20家规模茶叶加工车间正在实施项目申报。

充分挖掘市场化投资潜力,调动多方面参与茶叶基地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产业基地+农户+政策扶持”的链接模式,企业或合作社从农户手中将土地流转过来集中连片发展茶叶,农户在收取租金的同时,还在合作社务工挣工资。镇党委、政府通过整合产业扶持资金,采取无偿提供无性系茶苗的同时,还对市场主体实施“1234”奖补政策,即坡地发展100亩以上的每亩奖补1000元,梯坪地发展300亩以上每亩奖补3000元,水田发展300亩以上每亩奖补4000元,水田及梯平地发展200亩以上的,分别每亩奖补3000、2000元,奖补分3年兑现。市场主体获利后,将按照利润的6%支付给村集体,实现市场主体、农户及村集体利益有机链接。在此基础上,该镇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四川成都有经济实力和茶叶种植经验企业入驻蒋家堰镇,2020年秋,已经发展高端黄金芽茶和奶白茶400亩,计划2021年高端茶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目前,全镇共35个市场主体参入茶叶种植,共投入茶叶基地建设资金5166万元。

实施精品战略,充分提高茶叶经济效益。对现有老化茶园进行品种改良、改造,增加对老茶园改造投入,达到有机高产标准;对新建高标准茶园进行无公害、有机认证,整合资源建设茶叶加工产业园,形成统一的品牌优势,主推1至2个茶叶品牌;走茶旅融合之路,扩大茶叶品种和效益。建立较为完善的集种植、加工、营销、科研、管理为一体的茶叶产业体系。

产品由单一的绿茶向红茶、黑茶、白茶、茶食品等多元化发展,从名优茶向精制茶、从自产自销向订单产业发展,从毛尖绿茶到大叶茶、从人工采茶到机械采茶,提高茶叶产能、效益入手,由单一的茶叶生产经营转变为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等整合发展;政府为企业搭建平台,成立茶叶联盟协会,由协会成员上交一部分会费,政府再给予所交会费两倍以上的扶持,实现企业之间技术、信息等共享。

据悉,全镇现有30个村发展有茶园,35个市场主体参入茶叶种植,两年时间已经新建高标准有机茶园面积17000亩。全镇累计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0000亩,实现全镇茶叶产业规模总目标。

茶叶产业全部见效后,年产值将达到1亿以上,年创税收700万元以上。按照“721”利益分配原则:农户得7成,市场主体得2成,村集体得1成,农户年收入总计约6000万元,市场主体年总收入约2500万元,村集体将年总增收200万元左右,实现市场主体、农户及村集体利益共享,有效兼顾其三者利益。全镇以茶叶为主的“绿山”将真正变为“金山银山”,将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

不久的未来,蒋家堰镇必将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成为镶嵌在鄂西北的一颗璀璨明珠。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本文标题:湖北蒋家堰:党建夯基引领发展 茶山变身金山银山 - 茶叶新闻_中国茶叶新闻_国际茶叶新闻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zixun/xinwen/16405.html

相关文章

  • 2021年湖南茶产业综合产值首次破千亿

    在长沙召开的2021年湖南茶业“十大事件”发布会透露,2021年湖南茶业综合产值达到1012亿元,系历史上首次破千亿,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其中,第一产业(农业)产值252亿元,第二产业产值(含精深加工...

    茶叶新闻
  • 第十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四川成都开幕

    4月29日,第十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开幕。四川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宣布开幕并参加巡展。  邓小刚在巡展时详细了解茶产业发展、品牌培育打造、科技创新、促进茶农增收和地方发展等情况。...

    茶叶新闻
  • 保山税务:“税服务”护航昌宁茶飘香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是全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叶基地县、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百强县、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茶产业十强县,全县茶园面积31.33万亩。目前,昌宁县税务登记的茶叶...

    茶叶新闻
  • 小茶叶撑起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小茶叶撑起大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茶产业是诏安县的传统特色产业,也是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该县茶产业迅速发展,2021年底该县茶叶种植面积5.53万亩,年产量达1.57万吨,年产值16亿元。其中,八仙茶面积和产量均占80...

    茶叶新闻
  • 广东东源第二届茶叶品牌文化推介会召开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12月19日,东源县第二届茶叶品牌文化推介会开幕式暨河源市东源县省级茶叶产业园建设启动仪式成功举办,东源县茶产业专家座谈会、广...

    茶叶新闻
  • 云南盈江:“小茶叶”泡出小镇“大蓝图”

    “一芽一叶一抹香,一人一包采茶忙”。位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卡场镇梁丹村民小组的茶地上绿意盎然,阳光透过清晨的云雾,映照着茶地,碧绿的芽叶挺拔枝头,茶农们穿梭茶树间,满心欢喜收获鲜叶,一幅鲜叶正飘香、...

    茶叶新闻
  • 第二届上海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打造华东第一展

    8月27日,以“中华茶饮·海纳百川”为主题的上海2020年首场专业茶博会——第2届上海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福鼎白茶(上海)文化节|勐海普洱茶文化周(下简称:第2届上海茶博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盛大开幕,展期4天。照片说明:第2届...

    茶叶新闻
  • 云南福贡县“黄金”叶让大家富了腰包

    闭眼,俯身,摩挲着遒劲翠绿的茶树,在满园茶香中悠然陶醉,生态茶园种植户王早叶质朴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在福贡县鹿马登乡赤洒底村生态茶园,一路走来,一路茶香,连绵不断的群山分布着一片又一片茶园。俯瞰整片茶园,绿意浸染...

    茶叶新闻
  • 福建省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在泉州台商投资区举办
    福建省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在泉州台商投资区举办

    11月27日至29日,2020年福建省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暨闽东北、闽西南评茶员技能对抗赛、第二届全国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福建选拔赛在泉州台商投资区顺利开赛。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省...

    茶叶新闻
  • 中国茶叶出口市场趋势的别样解读

    中国茶叶的全球化才刚刚开始有意识推进中,过去十年间中国茶叶出口数量仅占年度总产量的10-15%之间,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左右。但是,近5年中国茶叶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是45%上下,悲观地看,貌似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消费者好像不太认可中国全叶茶(事实则不然);乐观看待,中国茶叶出口可提升空间巨大。...

    茶叶新闻
你可能感兴趣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