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央:云里仙山出好茶

2020-07-20 阅读 :

三江县西北部的八江镇布央村,是一个海拔600—900米,依山而建,因茶而盛的村寨。“布”在侗泰语言中是“族人”的意思。布央人在清代分布在贵州南部、广西西部、云南东南部。布央人,这个有着自身文化特征的族群,在周边地区,被划入各种不同的民族。在三江,布央人被归入侗族,他们的衣食住行也逐渐地向侗族同化。


侗家人说:山与树相生,地与天相齐。杉树、茶树,自古就是侗家人生活中离不开的两种树。杉树盖房,茶树吃用。侗家人以前种的茶树,是自由生长在山林间,开花结果结茶籽的油茶树。因为只供自家饮用,那种茶树的叶芽被少量地采摘,不会影响枝条开花结果。而果实,才是侗家人最看重的收获。用它榨出的山茶油是侗家一宝,自用或者出售都是一等一的好。

仙人山上来自震旦系的沉积土深厚温暖,云遮雾绕的山间林木苍郁,土壤湿润,一代代人开垦的经验,让布央人发现,仙人山的茶树生长得特别好。

布央人只是凭自己的经验发现仙人山的特点。实际上在中国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低山名茶园中,与海拔600米的布央仙人山茶园处于同一个高度的,还有福建“大红袍”母株、安徽祁门红茶这样名满天下的顶级品种。

年均18.3摄氏度的中低温,加上早晚温差大,风少,土厚,土壤中多钾少钙,再加上地广人稀,这些优质茶叶需要的条件都齐了。仙人山的茶园具备最佳的生态环境,自然能长出最好的茶芽。

40多年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物流沟通,布央人知道了自己的仙人山可以产出更高价值的茶叶。于是,家家户户陆续地都砍掉漫山遍野的油茶树,开始种植专门采叶的茶树品种。

2019年布央村种植茶树面积已有3700多亩,户均茶树面积6.2亩,人均茶树面积1.3亩。经过多年的打造,布央村先后获得“广西侗茶村”“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称号。2018年,仙人山茶园成为AAAA级旅游景区。山高水远布央村!布央人成功将自己的劣势转变为优势,接轨时代发展的快车道。 

走进茶园,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植物的芳香。不是普通植物生长茂密环境的味道,而是茶芽采摘后断口发出的茶香。由于茶园经常都在分片区采摘,所以东边不香西边香,总能闻到那种醒神的香气。

还是漫山遍野的茶树,替代了古老油茶树的新茶树,一垄一垄地在山坡上绵延,一坡连着一坡,看不到尽头。绿意盎然的山坡,被薄纱般的云雾笼罩。透过那薄纱的空隙,看见茶垄里星星点点地散布着采茶人。仙人山的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吧!

进了茶园,体验采茶是必须的。规范动作:采茶时茶芽不能用指甲掐,只能用两个手指把叶芽拉断。短了,产量减少;长了,品质降低。看着采茶女们指尖翻飞,就像银行柜台点钞员一般,那技术一时半会可学不会。

采茶的婶婶们,穿着蓝色或黑色的侗家常服,背着竹篓,默默地采着茶。倒是周边一群穿得五颜六色的外地游客,一边学着采茶,一边兴高采烈地唱起歌来!女人唱完,同行的男人,又开口接了过去。咿咿呀呀的,外人一句也没听懂。虽不知道是哪里的民歌,但看见这样美丽的茶山,有感而发的心情彼此是一样的。因为他们的现场演唱,采茶也变得有趣起来。

想来,侗家人也爱唱歌。日复一日在山间采茶的劳作,只是盯着指尖的茶芽,单调枯燥,若不是这么多来来往往的游客穿梭,他们也一定早就唱起来了吧!

早喝茶,晚喝茶,侗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茶,家家户户都需要。因此,走亲访友时提一包茶叶总是对的。能有一个布央亲戚或朋友是幸运的,没有也没关系,来的时候,把仙人山茶带来就是了。

三江县仙人山景区布央茶园,这里的茶叶集雾水之精华,聚大地之灵气,有着“高山出好茶”的自然生态环境。

来源:环京津网


本文标题:布央:云里仙山出好茶 - 茶叶新闻_中国茶叶新闻_国际茶叶新闻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zixun/xinwen/1707.html

相关文章

  •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到白沙调研茶产业

    6月26日上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专家组成的调研组一行来到白沙,以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的方式,就白沙茶产业、茶科技、茶生态等...

    茶叶新闻
  • 共品茶香茶韵 共享美好生活

    ——临沂市沂蒙春茶叶有限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诞生于沂蒙大地的临沂市沂蒙春茶叶有限公司传承红色基因,在这片古老的红色土地上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演绎出沂蒙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也带动了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八百里沂蒙...

    茶叶新闻
  • 南京江宁区江宁街道黄龙岘“千古茶情”国风艺术节引领国风热潮

    12月19日,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江宁街道办事处、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首届黄龙岘“千古茶情”国风艺术节盛大开启。南京市江宁区常务副区长樊向前,江宁区政协副主席、江宁区商务局局长姚燕玲等领导出...

    茶叶新闻
  • 湖北伍家台贡茶擦亮“金招牌”

    11月25日,初冬的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茶叶生态园,无际的苍绿尽收眼底。沿着“云中茶道”向上,登入位于茶园顶端的亭台楼阁,才能一览最壮丽的美景。不少摄影爱好者扛着“长枪短炮”,“咔咔咔……”伴随着清脆的快门声,将这片...

    茶叶新闻
  • 八马茶业进行中国茶文化“出海”的尝试

    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着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化。如何让产销两地的需求对接起来,既能让源头好茶走进天下百姓家,又能让产茶区茶农增收致富,实现产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摆在行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打破“无品牌”怪圈,实现茶...

    茶叶新闻
  •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保护名录收录“英山云雾茶”

    近日,欧盟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英山云雾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保护名录。据了解,湖北全省仅5件地理标志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8件地理标志入选第二批保护名录。英山产茶历史悠久,森林覆盖...

    茶叶新闻
  • 一缕茶香飘四海——湄潭县茶产业发展扫描

    茶是湄潭的立县之本、兴县之道。凭借“湄潭翠芽”“遵义红”等知名的茶叶品牌,湄潭县做足茶文章,有力带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农民收入到人居环境,皆因茶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深...

    茶叶新闻
  • 广西首批使用广西六堡茶农产品地理标志

    为加快推进广西六堡茶产业发展,培育广西六堡茶品牌,打造广西六堡茶千亿元茶产业,实现广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30日,“广西六堡茶”农产品地理标志首批使用单位授牌仪式在南宁会展中心举行。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

    茶叶新闻
  • 凤冈茶叶出口冲刺两亿美元目标

    近日,遵义海关反馈给凤冈县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该县检验检疫出口茶叶3500吨,货值10亿人民币(约1.562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1%和97%。主要出口缅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

    茶叶新闻
  • 发展生态茶,沿河铺就绿色发展新未来

    在沿河,群山之中连绵起伏的茶海郁郁葱葱,格外惹人注目。近年来,生态茶产业已越来越成沿河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一座青山正在变成一座座"金山"。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发祥地、世界最大产茶国,贵州是中国茶叶原产地之一...

    茶叶新闻
你可能感兴趣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