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天价岩茶背后的层层乱象

2020-07-08 阅读 :

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茶农们在采摘岩茶。(图源:《瞭望》新闻周刊)

近日,福建武夷山核心景区内,133亩茶园10年期租赁权在网络公开拍卖,经过62轮竞拍,最终以7400万元成交。而10年前,其租赁价格为600多万元,10年间价格增长了10倍多。

繁华之下,风险隐患值得警惕。记者调查发现,当下武夷岩茶销售遭遇“冰火两重天”:打着“正岩茶”“山场茶”旗号的岩茶一斤数千元乃至数万元、一二十万元,其中不乏炒作噱头推高价格者;中低端岩茶同质化严重,销售渠道狭窄,茶叶积压,大量外地茶以假冒真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从乱象中突围,走出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擦亮千年岩茶金字招牌,是武夷岩茶亟待破解的难题。 

 

1

上有天价茶下有滞销茶

拍下茶园的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圣辉说,经测算,茶园出产岩茶一斤平均成本约1500元,茶园位于武夷岩茶正岩产区,近年来该产区的茶价格是最高的。

记者调查发现,正岩产区岩茶还细分各个山场,不同山场的茶叶价格也有差别。例如,近年来火爆的、被坊间戏称为“牛肉”的牛栏坑肉桂,据说来自名为牛栏坑的山谷,一斤售价数万元乃至一二十万元不等;被称为“马肉”的武夷山马头岩肉桂,一斤价格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

正岩产区位于武夷山核心景区72平方公里区域,茶园面积2万多亩,年岩茶产量100多万斤。茶园绝大多数位于天心村,受干旱天气影响,今年天心村茶叶产量减少,但茶叶价格稳定,每斤茶青收购价格从一两百元到六七百元不等,10斤茶青做1斤成品茶,尽管价格不菲,但仍有很多外地茶商来收茶。

与“火爆”的正岩茶相比,中低端岩茶则遭遇“寒流”。武夷山市茶园面积14.8万亩,每年岩茶产量1万多吨,正岩茶只占5%左右,正岩产区之外,很多中低端岩茶卖不出去。

武夷山星村镇黄村有茶园1.2万亩,全村有168家茶企,村民几乎家家户户种茶,茶叶年产量近百万斤。茗川世府合作社理事长黄正华说,今年茶叶减产30%以上,毛茶收购价1斤100到200元,比往年略好,但茶农手中积压了不少茶叶。

中低端岩茶滞销并非个例。武夷山市茶叶从业人员12万多人,注册茶企4300多家,规模以上茶企30家,茶叶生产以农户、小微企业为主,主要以农户为单位自行栽种,一家一户每年生产几千斤茶叶,主要由茶企、茶商收购。

多家茶企负责人说,大中型茶企产销相对稳定,而大多数小微茶叶企业、个体农户,品牌知名度不高,茶叶同质化严重,销售渠道单一,加上大量“冒牌茶”入侵,导致茶叶滞销。

2

以假冒真和虚假炒作

武夷岩茶高价,源自其制作工艺复杂,制作工序有数十道,一年只做一次茶,历时3~5个月。即使是中低端岩茶,一斤成本价也在百元以上。

武夷山业内人士说,市场上充斥着由低价茶叶加工而成的外地茶,有的存在农残超标问题,有的外地茶商在武夷山注册茶叶公司,将外地茶改头换面后销售,有的茶商收购一部分岩茶,再掺杂大量外地茶售卖。

高端岩茶市场同样存在风险,受市场追捧的正岩茶、山场茶没有统一标准和溯源体系,一些茶商以稀缺、独特等为卖点,虚假宣传,推高价格,或将外山茶、外地茶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官方标准没有正岩、半岩、洲茶之分,更没有细化山场,正岩茶、山场茶的标注属于企业行为。”武夷山市茶业局局长林建江说。

以牛栏坑肉桂为例,每斤动辄数万元乃至一二十万元。市场上的岩茶企业、手工作坊,均以“珍稀、独特”为卖点,声称“武夷岩茶的极品”“产量极其有限”“口感独一无二”。有的茶商收购少量牛栏坑肉桂,混入其他茶叶再高价出售,更多茶商直接将其他产区的茶冒充牛栏坑肉桂。

多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说,生长于山谷岩石、砂砾土壤的岩茶,被认为独有“岩骨花香”韵味,但核心景区、山场之间出产的茶叶差别不大,口感的差别更多缘于制茶工艺、火候掌握等。

此类炒作并不少见。记者走访福州、厦门等地岩茶市场,了解到数千元、上万元乃至数万元一斤的岩茶,多是打着“山场茶”“坑涧茶”等旗号,宣传“茶汤顺滑”“让人丹田发热”“充满坑涧间草木香气”“口感霸气”等,用语让人难辨真假。

“很多高价茶是福州、厦门等地茶商到武夷山收购茶叶后,经过包装贴上各种山场标签,起一些花里胡哨的名字,以数倍乃至十倍以上价格卖出。”多位茶农告诉记者,福州、厦门等地有专业营销炒作团队,茶叶利润“大头”被他们赚走。

3

多只手擦亮“金字招牌”

多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说,茶叶品质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炒作山场、坑涧等概念将特定产区作为唯一因素,这是对消费者的误导。除了产地因素,武夷岩茶的文化价值、品牌价值仍有多种内涵不可忽视。

武夷山是世界红茶和乌龙茶发源地,也是中国茶叶的靓丽名片。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建议,刹住炒作概念推高价格、以假冒真的市场乱象,应形成丰富多样的产品体系,实现价格标准化、品质等级化,以擦亮武夷岩茶千年“金字招牌”,打造更多规模企业、品牌企业。

对此,当地政府正逐渐发力。武夷山市针对“冒牌茶”现象,去年4月起实施“茶青卡”和“商品标”以完善溯源机制。“茶青卡”由武夷山市茶农、茶企申领,记载茶园位置、面积、茶树种类、茶青年产量等信息。茶企根据“茶青卡”内茶青数量,可按比例换领“商品标”,消费者扫描“商品标”,可识别“武夷山出产的大红袍”或“正山小种”等证明字样。目前,340多户茶农申领“茶青卡”,105家茶企获得授权使用“商品标”。

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也加入其中,升级以茶农自行栽种、管理、销售茶叶为主的经营模式,打造品牌、提升品质、扩展销路。

茗川世府合作社是由黄村和周边茶农茶企整合而成,涵盖119户茶农的8800亩茶园。黄正华说,合作社引导茶农对茶园进行生态改造,使用有机肥,茶叶统一送检并由专家进行等级评定,根据品质等级确定价格体系。“品质提升了,茶叶销量也增加了。”

“武夷岩茶的品质主要缘于生态环境,必须把山、水、土壤保护好。”武夷山市委书记江建华说,未来3年将加大生态保护,大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标准生产,提升全产业链的竞争力,鼓励支持茶企开发茶类新产品、特色茶食品、茶饮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瞭望


本文标题:揭开天价岩茶背后的层层乱象 - 茶叶新闻_中国茶叶新闻_国际茶叶新闻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zixun/xinwen/813.html

相关文章

  • 云南省最传统的茶叶保存方法

    在云南省临沧市,古树芳踪茶企正以“束素古茶”唤醒人们对古茶树最原始淳朴的记忆。湘妹子、古树芳踪茶创始人陈芳说,这是一种被称为“把把茶”或“妈妈茶”的茶品,隐藏了做茶人的质朴情感,可唤醒饮者记忆深处儿时妈妈的味...

    茶叶新闻
  • 浙江杭州打造了一条茶旅文化路线

    群山环绕的龙坞茶镇,自古以来是产茶胜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西湖龙井茶。西湖区立足本区域茶产业特色文化,结合龙坞茶镇和转塘地区美丽乡村的自然环境,将清廉文化与茶文化有机结合,精心打造了一条“龙坞茶镇清风茶乡...

    茶叶新闻
  • 遇鉴干仓暨品牌推荐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12月9日,双陈普洱“遇鉴干仓长沙站”暨(中南区)品牌推介会在湖南长沙瑞吉酒店举行。来自湖南、湖北、江西各省份的行业精英、收藏家、爱茶人士共聚一堂,共同感受双陈干仓的独特魅力。茶经过制茶师的制作,而后通过储存,不同...

    茶叶新闻
  • “黄山杯”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湖南5款获金奖

    5月7日,“黄山杯”首届全国传统名茶产品质量推选结果揭晓,湖南省选送的5款茶叶脱颖而出,喜获金奖。本次全国传统名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黄山市政府主办,共收到来自浙江、安徽、福建、湖南等全国16个产...

    茶叶新闻
  • 正在申遗的全球第一处茶文化景观景迈山古茶林的价值认知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已经进行了10年;也将于近期提交世界遗产大会审议。文化遗产价值提取过程,不仅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重新认知了茶文化和文化景观,也深刻而明显地提升了文化遗产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风貌塑造与文化自信。...

    茶叶新闻
  • 种茶树 助脱贫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桂兴镇四方山村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拓宽山区群众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成果。目前,当地已完成石漠化土地治理600亩,栽植茶树幼苗500亩。 ...

    茶叶新闻
  • 广东紫金蝉茶再获国字号荣誉

    近日,广东紫金因绿色有机蝉茶而再获国字号荣誉,成功创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公布了2021年度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名单。经省级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程序,共评...

    茶叶新闻
  • 贵州向甘肃西藏青海等西北牧区赠送5吨黑茶

    7月24日, “干净黔茶·全球共享”贵州茶产业推介会在兰州市举行。贵州省在推介会上向甘肃、西藏、新疆、青海和宁夏五省牧区各赠送1吨贵州黑茶,共计5吨。“干净黔茶·全球共享”贵州茶产业推介会赠茶仪式。伊航拍摄据...

    茶叶新闻
  • 中国茶叶、普洱古茶冲击IPO,本周“新增”排队企业超170家,下周上会4家

    记者做了一个统计显示,在6月中上旬,每周计划上会的公司至少还超过10家,自6月下旬以来,上会安排锐减,而这个数据的下降,伴随着的,则是指数的上涨,在时间的配合上刚好吻合。虽然上会的公司不多,但预披露的公司却不少,总计超170家,...

    茶叶新闻
  • 广元茶叶:产业升级 换种换养更有效益

    阳光照在天星村一组的山坡上,挖掘机刚刨过,旋耕机又跟进,把泥块粉碎打细,接着开沟机进场。“改土,只是种黄茶的第一步。”现场指导的驻村农技员、木门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高级农艺师李荣章说。虽然种黄茶程序繁杂,村民却干...

    茶叶新闻
你可能感兴趣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