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造假和识别

阅读 :

近年来随着对砂艺热潮的兴起,传统的茶文化与陶文化的推广,热爱紫砂艺术的人士日益众多。较高档次的佳作生产,究属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各界人士玩赏上的需求,尤其高雅名作,更是稀少。

因此出现社会上极少数缺乏艺术道德的工匠,串通一些不讲商业道德的狡商市侩,不择手段地乘机猎取暴利,假冒名家印鉴,各种等级的劣质精品,充斥市场,蒙蔽众多热的紫砂壶爱好者的眼睛。

所以有必要讨论一下辨伪问题。识别紫砂壶的真假,一如鉴定书画。

首先从提高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理性即培养自己的学识素养,以资提高审美观感。

第二是多方交流、互相观赏某些名家的杰作,提高感性,探讨和了解某些名作家的风格形制,技巧手法,艺技擅长,使用原料泥色的习惯性,印章的规格特征,把握关键性的依据,逐渐积累经验。明眼人自然而然地不难识别真假的。

在任何一种艺术行当中,一个有所成就的佼佼者,都一定会有他的独到一面的过硬功夫,这是指艺术的和技巧的两个方面。这些内在的要领,就是所谓个人的风格和韵致,也就是所谓灵感。作伪者是绝对不易得其要领的。

倘若说一个存心佗伪的人,如果能够有超越的领悟,那麽他自身巳是个了不起的大家了,又何必要假冒别人而湮没自己呢?!所以我敢大胆地说,真的,生来就是真的,假的永远也真不了。只有没出息的作假货者,作假这种行为是绝对可耻的。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分类 茶的起源 茶的历史 茶叶百科 茶具品牌 紫砂茶具 紫砂茶杯 紫砂茶壶

本文标题:紫砂壶的造假和识别 - 紫砂茶具_宜兴紫砂壶_紫砂壶_紫砂杯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ju/zisha/14703.html

相关文章

  • 潮州手拉朱泥壶和宜兴紫砂的区别

    做壶一般有四道工序:做坯、修坯、做壶嘴壶把和抛光。 潮州朱泥壶和宜兴紫砂壶只有两个工序不一样,即前两道工序——成型拉坯和修坯。朱泥壶采用的成型工艺是手拉坯,而宜兴采用打泥片的方法,两种工艺各有所长。相比之下,手...

    紫砂茶具
  • 玩壶不可忽略小细节

    玩壶即是一种优雅的乐趣,品位的追求,又体现了一种淡泊的心境,从容的意境。紫砂壶,不仅是三俩知己品茗的茶具,更是文人墨客陶冶情操、怡情雅玩的艺术品。所以,玩紫砂要讲究法度,要充分发挥其功能的优越性,要静心研究细节来提升...

    紫砂茶具
  • “壶家妙手称三大”什么意思?

    “壶家妙手称三大”是指明代万历年间紫砂壶名家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其中时大彬的成就最高,李仲芳、徐友泉都是时大彬的高足弟子。 李仲芳是紫砂壶名手李茂林的长子,时大彬的第一高足。李仲芳制壶,得其师之“敦雅古...

    紫砂茶具
  • 紫砂器型中的水平壶

    蒯云涵作品《西施》 在诸多形制的茶壶中,水平壶应该有特别的说明。从壶型来看,它大多应归类于“光货”造型,但他容量很小,一般只有60-80毫升左右,实在是微型的茶壶,但它偏偏是件实用品,是我国广东,福建一代喝“功夫茶”...

    紫砂茶具
  • 怎样鉴赏紫砂壶

    说到紫砂壶之“形“,是人人会看,各人各观点,由于紫砂壶形变化万千,林林总总,是说不尽、道不完,但归纳成一句话就是:“方非一式,圆非一相”,一切尽在方圆之中。《宜兴紫砂通鉴》一书中说,砂壶形来源于两大自然之形,一是仿实用器,二...

    紫砂茶具
  • 一些紫砂常见术语

    茶山:紫砂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茶壶长期使用,吸附在壶内的茶迹,人们通常称之为茶山。茶具茶器陈腐:亦称之为“养土”,是紫砂泥料最后的一道加工工序,将调配练制好的泥料用陶缸装好,置于阴湿处,让期腐酿陈化。熟料:经过至少三个月...

    紫砂茶具
  • 紫砂壶开壶是什么意思,紫砂壶开壶和不开壶的区别
    紫砂壶开壶是什么意思,紫砂壶开壶和不开壶的区别

    紫砂壶开壶的意思其实就是开始用壶,目的是可以去掉壶里面的一些杂质和去火,简单的开壶就是把紫砂壶多用开水烫煮几遍,传统的仪式感开壶这要用到老豆腐等食材配合,是比较正式的开壶方式,也是爱壶人士养壶的方式。正确的紫砂...

    紫砂茶具
  • 紫砂学术琐谈

    玩紫砂、玩茶器,大多兴致所至,盘桓消遣,移思休闲,破闷解乏,品茗寻趣……倘做一本正经的慎重求知、严谨考证,反而有失原本的情趣与本来的意义。但要步入高端收藏,必然触及其“专业”与“学术”;否则只能停留浅显,永远得不到进步...

    紫砂茶具
  • 紫砂壶为什么被称为茶器之首?
    紫砂壶为什么被称为茶器之首?

    饮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生活方式。而好茶,必然要有相般配的茶具。朝代更迭,史海浮沉,茶具繁多,金银玉瓷,水晶玛瑙,不一而足。而世人多爱紫砂,赞其为茶器之首。...

    紫砂茶具
  • 紫砂壶的鉴别方法和思路

    练就一双鉴别紫砂壶的"大眼金睛”绝非一日能成。笔者坚信只有不断提升审美主体的鉴识能力,才能使审美客体之美共鸣、映像。笔者认为“若人心至清净、则能与壶心相通,能达不鉴而鉴"之能:‘在研习壶道的路上、“格物有法"...

    紫砂茶具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