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中国的书法艺术

阅读 :

唐代的《调琴啜茗图卷》

赵孟頫·斗茶图

我国以茶为题材的古代绘画,现存或有文献记载的多为唐代以后的作品。如唐代的《调琴啜茗图卷》;南宋刘松年的《斗茶图卷》;元代赵孟俯的《斗茶图》;明代唐寅的《事茗图》,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烹茶图》,丁云鹏的《玉川煮茶图》;等等。

唐人的《调琴啜茗图卷》,作者已不可考,也有说是周肪所作。画中五个人物,一个坐而调琴,一人侧坐面向调琴者,一个端坐凝神倾听琴音,一个仆人一旁站立,另一仆人送来茶茗。

画中的妇女丰颊曲眉,浓丽多姿,整个画面表现出唐代贵族妇女悠闲自得的情态。

元代书画家赵孟俯的《斗茶图》,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风俗画。画面有四个人物,身边放着几副盛有茶具的茶担。左前一人,足穿草鞋,一手持茶杯,一手提茶桶,坦胸露臂,似在夸耀自己的茶质香美。身后一人双袖卷起,一手持杯,一手提壶,正将茶水注入杯中。右旁站立两人,双目凝视,似在倾听对方介绍茶的特色,准备回击。图中,人物生动,布局严谨。人物模样,不似文人墨客,而像走街串巷的货郎,这说明当时斗茶已深人民间。

明代唐寅的《事茗图》画的是:一青山环抱、溪流围绕的小村,参天古松下茅屋数椽,屋中一人置茗若有所待,小桥上有一老翁依杖缓行,后随抱琴,似若应约而来。细看侧屋,则有一人正精心烹茗。画面清幽静谧,而人物传神,流水有声,静中有动。

明代丁云鹏的《玉川烹茶图》,画面是花园的一角,两棵高大巴蕉下的假山前坐着主人卢仝——玉川子,一个老仆人提壶取水而来,另一老仆人双手端来捧盒。卢仝身边石桌上放着待用的茶具,他左手持羽扇,双目凝视熊熊炉火上的茶壶,壶中松风之声隐约可闻。那种悠闲自得的情趣,跃然画面。

   
 仇英·松亭试泉轴  文征明·品茶图 

清代画家薛怀的《山窗洪供》图,清远透逸,别具一格。画中有大小茶壶及茶盏各一,自题五代胡峤诗句:“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并有当时诗人朱星诸所题六言诗一首:

“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此画用桔笔勾勒,明暗向背,十分朗豁,立体感强,极似现代素描画。

可见,乾隆年间已开始出现采用此种画法的画家。

雕刻作品,现存的北宋妇女烹茶画像砖是其中之一。这块画像砖刻的是一高髻妇女,身穿宽领长衣裙,正在长方炉灶前烹茶,她两手精心擦拭茶具,凝神专注,目不旁顾。炉台上放着茶碗和带盖执壶,整个画面造型优美古雅,风格独特。

日本的绘画艺术受中国的影响很深。日本以茶为题村的绘画也仿自中国,但有创新。如《明惠上人图》就是一例。明惠上人即日本僧人高辨,他在日本字治栽植第一株茶树,对中国的饮茶在日本的传播起了相当大的影响。在《明惠上人图》上,明惠坐禅松林之下,塑造成一个不朽的形象。在北欧和美洲,到了18世纪,饮茶也已成为风尚,一些画家就常以饮茶情景作为题材,而且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作品。

历史告诉我们.绘画艺术与茶有密切联系,就是在现代摄影艺术中,与茶的联系也相当广泛,许多摄影师以茶为题材,拍摄了不少优秀作品。特别在一些名山拍摄的采茶画面,将山水峰岩、松竹花木和茶园融为一体,益发增添了茶区景色的诗情画意。


本文标题:茶与中国的书法艺术 - 茶的起源_茶的历史_中国茶史_世界茶史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shi/1854.html

相关文章

  • 台湾高山茶的三个产茶区

    台湾高山分布极广,生产高山茶的地点,更是众多,不过仍以嘉义县与南投县境内海拔1000~1400公尺的新兴茶区为主。(1)嘉义县一提起嘉义县,我们自然会有许多等号的名词出现在脑海中,例如蜿蜒於崇山峻岭的阿里山森...

    茶源茶史
  • 中国古代的茶与祭祀

    祭祀是我国古代社会中较婚姻更为经常的一种礼制和生活内容。那么,茶是什么时候开始用来作祭的呢?一般认为,茶是在被用作饮料以后,才派生出一系列的次生文化的。这也即是说,只有在茶叶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之后,才慢慢被用诸或...

    茶源茶史
  • 花卷茶即百两茶知识介绍

    花卷茶又名“百两茶”,后来相继产生“千两茶”“十两茶”“五百两茶”“三百两茶”等规格,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最近湖南益阳又制作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花卷茶5千两茶以庆北京奥运。以前花卷茶是不能发“金花”的,“金花”...

    茶源茶史
  • 黄茶的历史传说

    相传清咸丰十年(1860年)安溪县罗岩灶坑(今虎邱镇美庄村),有位青年名叫林梓琴,娶西坪珠洋村一位名叫王淡的女子为妻。新婚后一个月,新娘子回到娘家,当地风俗称为“对月”。“对月”后返回夫家时,娘家要有一件“带青”礼物让新...

    茶源茶史
  • 双龙银针的民间传说

    传说很多年以前,在金华村有一户姓黄的人家,这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黄初起,二儿子叫黄初平。初平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在家放羊,尊老爱幼,勤奋好学,乡亲们都称赞他圣贤。在初平十五岁的那年,有一天他在金华山下放...

    茶源茶史
  • 涌溪火青茶的文化渊源

    茶叶交易会从2006年起,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连续举办四届茶叶交易会,邀请了省内外著名茶叶专家和一些知名媒体亲临会场。交易会上开展了茶艺表演、制茶能手比赛、精品茶拍卖等活动,大大提升了...

    茶源茶史
  • 茶马古道历史线路

    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线路:即青藏线(唐蕃古道)、滇藏线和川藏线,在这三条茶马古道中,青藏线兴起于唐朝时期,发展较早;而川藏线在后来的影响最大,最为知名。这三条道路都与昌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滇藏线和川藏线必须经过昌都,它...

    茶源茶史
  • 茶马古道:三种宗教在康定的和谐相处

    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大雪山中段,坐落着一个只有1.45平方公里的小城――康定。从19世纪60年代起,小城内就形成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存的格局,100多年的传教岁月中,始终和睦相处,成为美谈。清真寺现在的...

    茶源茶史
  • 七子饼茶的来历

    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普洱茶经茶马古道而名扬天下。普洱府早在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而得名,在官方文书中第一次使用“普洱”这个地名。普洱成为了当时生产、加工、集散茶叶的...

    茶源茶史
  • 桐庐天尊贡芽的茶叶文化

    茶叶文化在桐庐歌舞乡,一直流传着一则“神龙种茶”造福百姓的动人传说。据说,当地远时曾经发过一次特大洪灾,洪水席卷了山上的树木和泥土,只留下光秃秃的岩石。良田变成了乱石滩,房屋变成了平地,当地山农的...

    茶源茶史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