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茶与诗

阅读 :

唐代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按唐代四分法的分期,初、盛、中、晚各期都名家辈出。诗歌创作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全唐诗》收录的诗人就有两千余家,诗作近五万首,而实际还远不止此数。

初唐时期,唐代诗人最初承袭齐梁余风,流行靡丽雅艳的“宫体”诗。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稍后的陈子昂、张若虚等人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他们承汉魏风骨,使唐诗开始由宫廷走向社会,由艳雅转向现实,由靡靡之音变为清新健康的歌唱。同时期的诗人还有沈佺期、杜审言。在诗歌的形式上也作了大胆的探索,完备了律体建设,从不同的方面为唐诗逐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个时期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先后到蜀,把诗歌传入蜀中。

盛唐时期,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这一时期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和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上承陶渊明、谢灵运而别开生面,其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高适、岑参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诗风刚健,韵味深长,唱出盛唐强音。李白、杜甫是古今诗坛的“双子星座”。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史称“诗仙”,他是地道的巴蜀人。杜甫诗歌号称“诗史”,风格沉郁顿挫,他用诗歌创作抒发了忧国忧民之心,实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中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最具盛名,连那些优美写景述怀诗,也不忘忧国忧民。杜甫在成都度过了八年时间。

安史之乱以后,进人中唐时期。经过短期的衰退之后,诗歌创作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诗,是王维、孟浩然一派的继续;卢纶、李益的边塞诗,是高适、岑参一派的余绪。以白居易、元稹为首的现实主义诗人,倡导了一场新乐府运动。这一时期和元山诗派齐名,诗风殊趣的是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派。韩孟诗派以才学为本,以议论见长,作诗力避平俗而求生硬奇险,开了后世宋诗的风气。此外还有独具艺术个性的著名诗人柳宗元、刘禹锡、贾岛和李贺。李贺以其浓丽浪漫的诗风独树一帜,并启迪了晚唐的李商隐。

晚唐,随着李唐王朝走向没落,国势衰微,诗歌风格也染上了浓厚的衰亡感伤色彩。杜牧和李商隐是活跃于晚唐前期的两位成就较高的诗人,世称“李杜”。杜牧比较主张在文学创作上“以意为主”,反对单纯追求文章的“文采辞句”,现实性较强。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但一直关心政治,咏史诗在其诗中占的比重较大。这两位诗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唐朝走向衰落的现实,也都流露出个人失意的颓丧情绪。杜牧在艺术上,比较追求“高绝”,不满“奇丽”;李商隐则形成深情婉曲、典雅精工的独特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在唐代近三百年历史的四个时期的巴蜀,各时期都有诗歌文学的杰出代表,有的是外籍入蜀的诗人,如“初唐四杰”、盛唐杜甫等,有的是巴蜀本地人,如李白等。

唐代由于饮茶盛行,咏茶诗作也大量产生。唐代的咏茶名家之多,咏茶诗篇数量之宏富,名诗佳句迭出,不胜枚举。李白的《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茗王此中石,玉泉流不歇”;钱起的《与赵莒茶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杜甫的《重过何氏王首之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韦应物的《喜园中茶生》“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等等。有的歌颂名茶,有的以茶表现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文德品格,有的赞美茶的功效,而广为后人传诵。

唐代咏茶诗题材广泛,涉及茶事活动的各个方面,凡歌咏名茶、名泉、采茶、制茶、烹茶、饮茶、茶具、茶功、茶宴等都有不少佳作。咏名茶诗的如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白居易《琴茶》、李如惟《龙浊人惠石禀方得困茶》、郑谷《峡中寿茶》、薛能《蜀州郑使君寄鸟嘴茶、因以赠答八韵》、徐夤《州尚书惠腊西茶》等;咏名茶、名泉诗有皮日休《题惠山二首》、陆鲧《茶人》、姚合《乞新茶》、袁文《茶山寺》、李郢《茶山贡焙歌》等;咏烹茶、饮茶的诗有刘言史《与孟郊洛水北野泉上煎茶》、杜牧《题禄院》、卢仝《走笔谢谏孟议寄新茶》等;咏茶具、茶功的有皮日休、陆龟蒙的《茶籯》、《茶灶》、《茶焙》、《茶鼎》、徐夤《贡余秘色茶盛》、郑遨《茶诗》等。

唐代咏茶诗体裁多样,有古诗、律诗、绝句、宫词、联句、唱和诗以及宝塔诗等。古诗有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五言古诗),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七言古诗)等;律诗有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五言律诗),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蜀新茶》(七言律诗),齐已《咏茶二咏》(五言律诗);绝句有张籍《和韦平州盛山茶岭》(五言绝句),刘禹锡《尝茶》(七言绝句);宫词有王建《宫词一百首之七》等;唱和诗有皮日休《茶中杂咏十首》,陆龟家《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等;联句有颜真卿《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等;宝塔诗有元稹《一至七字诗茶》。多种形式的茶诗不仅丰富了我国诗歌宝库,也为宋元及以后的茶诗起到了示范、赏鉴作用。


本文标题:唐代的茶与诗 - 茶诗_关于茶的诗句_品茶的诗句_茶与文学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wenxue/3747.html

相关文章

  • 茶诗《萧员外寄蜀新茶》

    《萧员外寄蜀新茶》唐/白居易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译文:肖员外寄来了四川的新茶令我惊喜,用陕西渭河的水来煎四川的茶这是多么珍奇!满盅的茶乳汁一样浓香,春尽花落时以酒浇愁...

    茶与文学
  • 《琴茶》

    琴茶白居易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相与还。孟郊乞讨的“蒙茗玉花”,也就是蒙山茶。宋文彦博在《赞蒙顶茶》中说:“旧谱...

    茶与文学
  • 唐代茶与诗

    唐代,随着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

    茶与文学
  • 茶诗:唱和诗

    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皮日休和陆龟蒙的唱和诗,可谓别具一格,在咏茶诗中也属少见皮日休,唐代文学家,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曾任翰林学士。陆龟蒙,唐代文学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苏湖两都从事。两人十分知己,都有爱茶雅好,经...

    茶与文学
  • 历代关于水的诗词歌赋

    茶中有道。这反映了中国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官大表准”!--这个故事讲的是几个人对时间,在弄不清时间标准的情况下,人们的习惯心理是谁的官阶高,谁的手表便走时准确,便以此为准校正手表走时。皇帝是天子,举足为法,吐词为经,乾...

    茶与文学
  • 茶诗《大云寺茶诗》

    《大云寺茶诗》唐/吕岩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工夫。兔毛盏浅香雪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译文:如玉蕊一样的一枪茶芽堪称绝品,寺庙中制茶很下功夫。在浅...

    茶与文学
  • 《茶中杂咏・煮茶》

    《茶中杂咏・煮茶》唐/皮日休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中国茶文化 茶与诗 关于茶的诗句 品茶的诗句 茶文化知识 茶道文化...

    茶与文学
  • 咏名茶诗《答族侄们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答族侄们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示英乃禅伯,投赠...

    茶与文学
  • 喝茶读古诗

    读古诗,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要读很多书后才能读。这是因为中国的古诗很大一部分是更古的典故的堆砌,如果读书不多,根本就不知道诗在说什么。拿这首诗来说,从汉朝到唐朝,全诗就是两个女人凄美爱情故事的反复,是后人对这两...

    茶与文学
  • 茶诗《西陵道士茶歌》

    《西陵道士茶歌》唐/温庭筠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译文:乳泉水来自钟乳石洞,碾碎的茶末色绿如春江。用乳泉水...

    茶与文学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