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茶的泡茶步骤

阅读 :

1:孔雀开屏。展示茶组茶具。

2:沸水温壶烫盏,孟臣淋霖。用沸水注入水壶,闻香杯,及品茗杯和公道杯中预热净洗。

3取茶,用茶则从茶叶袋(罐)中取茶。

4:赏茶,将取出的茶叶置於茶荷内,供宾客欣赏。

5:置茶:乌龙入宫。将茶斗放於壶口上,将茶荷的园口对准壶口,用茶匙轻拨茶叶入壶中。而半球型的台湾茶叶颗粒因较紧实,因此泡开以後澎胀威力很大,所以冲泡台湾茶叶时,茶叶置量需适量,水温要高(95度-100度),浸泡要久一点时间。关於置量与时间,谷龙茗茶有详细的说明。

6:茶洗,润茶洗尘。(温润泡)。用沸水悬壶高冲,使茶叶在壶内尽量翻腾。

注:一般茶洗的茶汤(初泡)茶汤的色,香,味,都没有完全出来。如果不是有机种植的茶叶,不建议喝。

7:刮沫,春风佛面。用壶盖刮去茶泡沫浮沫。使壶内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8:仙泉入盅,将温壶茶洗的水迅速倒入公道杯中。

9:冲泡,游龙戏水。或高山流水。用沸水悬壶高冲,使茶叶在壶内尽量翻腾。

注:龙井绿茶类用玻璃杯之下投法冲泡的,则适用凤凰三点头的冲泡法,即在冲入沸水时利用手腕的力量,使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充分击打茶叶,激发茶性。

10:淋壶,重洗仙颜。用沸水洗烫壶外壁,内外加温有利於茶香的散发。

11:洗杯,狮子滚绣球。双手同时将闻香杯的水倒入左右两侧品茗杯中,再将两侧品茗杯中的水倒入中间的品茗杯,用手指转动茶杯清洗。

12:出汤入壶,玉液汁。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

13:分茶,普降甘霖。以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法(倒茶水入闻香杯上)。并以逆时针方向巡的方法低斟茶水,水流不断此称为游山玩水。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做人情。

14:奉茶,福星高照。把品茗杯反扣在闻香杯上。

15:敬奉香茗,倒转乾坤。再将品茗杯倒转。双手送至宾客面前。

16:喜闻幽香,将闻香杯倾斜45度提起,使茶汤置於品茗杯中。再将闻香杯置於掌心,迅速滚动嗅杯中馀香,以鉴茶香醇度。

17:鉴赏汤色。

18:口啜甘露。品茶时分三小口小啜,从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不同部位对香味的敏感度程度各有细微的差异,需细细品味才能体会。

19:重赏馀韵。


茶叶的种类 茶的历史 茶马古道 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茶道文化 中国茶道 日本茶道 茶道知识 茶文化知识

本文标题:高山茶的泡茶步骤 - 茶艺_茶道_功夫茶_茶艺师_茶艺培训_茶艺表演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yi/5040.html

相关文章

  • 中国茶道四大流派之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汤,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

    茶艺茶道
  • 中国茶道的发展过程

    中国茶道的发展过程:1、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2、点茶,斗茶:较之于唐代煎茶,宋人更喜爱典雅精致的点茶艺术。由于宋代饮茶之风炽热,所以还风行评比调茶技术和茶质优劣的“...

    茶艺茶道
  • 中国茶道泡茶技法之二:安溪泡法

    1.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纯,茶汤九泡为限,每三泡为一阶段。第一阶段闻其香气是否高,第二阶段尝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阶段看其颜色是不有变化。所以有口诀曰:一二三香气高。四五六甘渐增。七八九品茶纯。2.冲泡步骤:备具:茶壶的...

    茶艺茶道
  • 泡茶、端茶、接茶的礼仪

    泡茶并不是简单的倒杯开水,不是随意丢几片茶叶就算是泡茶了。泡茶还包含了如何泡茶、端茶、接茶等多重礼节,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品,同时也能反映出主客间的一种情感信息。首先说泡茶。要选择洁净的杯子,从外观上看...

    茶艺茶道
  • 茶之大道

    茶性如人性,有的性情浓烈,有的性情柔和,有的性格外露,有的性格内敛,而那些“修炼”有术的茶,则显得性子“平和”。绿茶的清淡雅韵,就像阅读“平和”的文章一样。那些所谓的“香高味甘”的茶,在这里就像涂了太多脂粉的女人和...

    茶艺茶道
  • 茶艺与茶道的结合

    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标。 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辄。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

    茶艺茶道
  • 茶叶中的艺术——茶雕

    大家或许听过根雕、石雕与玉雕,但是茶雕相对来说还是很陌生的,茶叶怎么雕刻?雕刻完了还能饮用吗?事实上,茶雕是用来摆置观赏的,因为它已经算是工艺品了。茶雕,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这可以唯一原料,通过雕刻的模具,使用模...

    茶艺茶道
  • 中庸、和谐与茶道

    有人说,中国人性格象茶,总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进步。这话颇有些道理。 表面看,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佛教...

    茶艺茶道
  • 宋明时期的点茶道茶艺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著《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

    茶艺茶道
  • 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一、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

    茶艺茶道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