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青VS焙火,乌龙茶的工艺之争

阅读 :

“嗯!这茶的火功很到位,茶焙得透,不仅不带火味,还能留住花香。”喝到一泡焙火度高、茶汤色泽橙红明亮、又带有清晰花香的乌龙茶,不禁让人想夸上几句。

一位在旁的做青师傅听了不以为然:“这茶不用焙就很好喝了。”

做青与焙火是传统乌龙茶制作的两大关键工序。然而,在现代专业分工明确的生产模式里,为了兼顾品质与产量,许多茶厂偏好采用“团队化”——即做青、杀青、揉捻(包揉)、焙火几个关键环节由不同的师傅来完成——的生产模式。这是工业生产线的思维:专人专事,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个环节,可免去控制幅度过大出现首尾不能兼顾的纰漏。因此,掌管做青阶段的大师傅,其责任范围多止于初制的毛茶,后续的拣梗、焙火等精制工序,尤其是焙火,更是须由专人来把控火候,调整、修饰茶汤,延续做青阶段打下的基础。不管是做青或焙火,都是需要深厚功底的技术活,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做出好茶。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做青与焙火究竟哪个技术含量更高、更能决定一泡好茶的品质,成了让人争论的话题了。这种争论不仅止于做青师傅与焙火师傅之间的技术之争,更体现在传统工艺、新工艺或者审美格调的品味之争上。爱好轻焙火、或者不焙火乌龙茶的流派,认为做青是决定一泡好茶的关键,只要把青做好,根本用不着焙火,焙火不过是用高火去掩盖做青工艺的缺陷;而欣赏中高焙火的流派,则认为焙火是乌龙茶不可或缺的工序,火功的临界点决定了一泡好茶“耐玩味”的上限,而不敢焙火、吃不了高火的乌龙茶,其根本不过是茶底羸弱或不敢焙火的侧面表现而已。

做青:一泡好茶的基底

“做青”泛指乌龙茶从鲜叶到初制毛茶的工艺过程。更精确地说,是指茶叶在鲜叶轻度失水(或者说“萎凋”)的基础上,进入车间后开始“摇青—静置—摇青”的交替作业,促使茶叶外观、香气、滋味等发生一系列变化,直到“杀青”之前的工序,都算是做青。排除掉茶青(鲜叶)品质良劣的基础影响,“做青”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所在。

做青是一个去苦去涩、提香成韵的过程。一泡好的乌龙茶能够从原始的“树叶”蜕变成好喝的“饮品”、乃至值得玩味的“艺术品”,做青的工序至关重要。做青工艺好的乌龙茶,茶汤清澈透亮、香气纯净、滋味纯正、苦涩感低,反之,则可以概推其缺陷:例如青味过重,可能是摇青太过“保守”、或是环境的温度过低,使得带有青味的内含物质没有充分挥发或转化;又如茶汤浑浊、滋味不纯、涩感重,也能大致判断茶叶可能是做青时梗水没有赶透,或者杀青时机没掌握好造成茶叶“积水”。这类毛病一旦落下,后期便难以回天。这也是茶叶采摘讲究阴雨天不采、露水青不采的原因,因为干燥度不够的茶青难以做透。而做青不透的乌龙茶,后期再怎么调整,也如丑姑娘化妆一般,不怎么美。

焙火:在做青的基底上稳定、提升品质

“焙火”是指茶叶在初制完成、进入后期精制阶段后,通过烘焙的方式稳定茶性、调整口感或者改变茶叶风味的过程。乌龙茶的焙火可以去除做青阶段难免留下的杂味、青味,同时借由温度促使茶叶内质再一次转变,改变茶叶的香气类型、滋味风格,降低茶叶的刺激性,进一步提升整体品质。

然而,焙火受限于茶叶做青阶段打下的“基底”,做青工艺如有重大缺陷,对焙火师傅而言是妥妥的“历史遗留问题”,只能调整,难以治本。就好像一个地基没有打牢的大厦,后续的师傅再有能耐,也不可能把楼盖得又高又稳。当然,一泡做青“完美”的乌龙茶,也可能在后期焙火的过程中一个不小心虎头蛇尾,乃至满盘皆输。茶叶焙火度过高,容易导致原有的独特香气散失、失去特点,或是焙火程度超过了茶叶的耐受度而“伤火”,使得茶汤空泛、饮之无物,甚至焙到炭化,失去茶的本性。

焙火的耐受度:茶青品质与做青工艺缺一不可

这里就要说到做青和焙火的耐受度问题了。一般来说,茶树鲜叶的底子越好,可以耐受的做青和焙火程度也相应更高。茶树鲜叶的底子和茶树的品种、山场、树龄、茶园管理、采摘等都有关系;而所谓更重的做青与焙火程度,比较直观的体现就是更重的“摇青”、更多次数的“摇青—静置”交替,与更高温、更长时间、更深刻的焙火等。

对于普通喝茶的人来说,要判断做青程度和焙火程度,比较直观的就是看茶汤颜色和叶底:未经焙火的茶,茶汤青绿泛白、叶底鲜绿无红边或少红边的,属于做青手法偏轻的;茶汤金黄、叶底绿叶红镶边,或红边比例较多的,则做青的手法偏重。而焙火越重的茶,汤色往往越深,气息越是内敛,滋味也渐转醇和。当然,这只是个概括性的总结,经验丰富的品茶人往往能通过茶的香气、滋味做出精确的判断,观汤色、察叶底只是验证而已。

市场上经营焙火茶的茶商,往往容易贬低轻火茶,认为焙火是考验茶叶底子是否够“硬”的关键,体质羸弱的茶,稍加焙火就泯然众人,茶质尽失。不过,除了茶青品质的影响,做青工艺的基底也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焙火的耐受度。

就茶香而言,茶叶有“低沸点香”与“高沸点香”,这里的“沸点”并非实指类似水一般的沸腾,而是指促使茶香快速挥发蒸散的温度节点。低沸点香如青味、杂味或浮在表面的“青香”、“生香”等,这类香气往往飘浮、与茶汤分离,禁不起高于70度的烘焙温度;沸点较高的香气如内敛的“花香”、“蜜香”、“果香”,往往较为清纯、内敛、持久,也令人愉悦,能在高焙温的刺激下转化出其他的香气,又称为“入骨香”或“落汤香”。

除了茶青品质的影响,禁不起焙火的“浮香”或耐折腾的“入骨香”取决于做青时是否把茶青做“熟”,当然,这也影响到焙火时温度的调整或对茶香的取舍。曾有武夷山正岩茶区的朋友很自豪地说“正岩茶底子硬,随便炖!”——“炖”是焙火的方法之一,类似煲汤一样以文火、长时间来促进茶性转变。炖得好的茶茶汤醇厚绵密,香气内敛,带着幽幽的花果香,深为老茶客所喜。然而,并非所有乌龙茶都耐得住焙(或者说“炖”)。

曾实验性地烘焙极为清香的高山乌龙茶,最高焙温不过八十五度,烘焙过程弥漫着夹杂花香的青味,持续一个多小时后青味淡去许多,但也因表面的低沸点香随着青味挥发,开汤时香气大减,茶汤略显空泛——这就是做青时过于保守,没有把青做透,导致茶青内质没有被充分激发、青味又未能在做青时得以挥发所致。当然,这种茶往往是不焙火、冷藏保存且只喝香气的。

做青不足,焙火来补?

以做青见长的制茶师,往往不喜欢过多的焙火。有的甚至认为做青到位的茶,完全不需要再透过焙火来调整、修饰。焙火在他们眼中,或有等同于“遮丑”之意。这种看法也无可厚非。毕竟,市面上许多做青有缺陷的茶,经常喜欢用高火来遮掩,这是一种菜不新鲜、用重口调味以遮掩其不新鲜的逻辑,久而久之造成人们对“焙火”的误解。这种“遮丑”茶往往粗喝尚可,却经不起细品,茶汤的“甘”、“清”、“活”皆成败笔,且茶叶放一阵子,火味退去,因做青未透留下的青味杂味反吐而出,喝茶就变得如“吃草”一般令人难以下咽了。

事实上,焙火是稳定茶性、提升品质一项必要工艺,至于焙火轻重,应该视毛茶的品质、性相而定,所谓“以火调香”就是这个道理。至于调到什么程度算好,就看焙火师傅对茶的理解了。从实践层面来看,要完全把茶青做熟、做透,不再复火就能保持品质稳定,基本是件很难的事情。这不仅对工艺要求高,还要天气、环境的完美配合。然而,这种状态并非人为所能精准控制,在稍有差池的情况下,通过焙火来调适,把遗留的青味和苦涩感提除,反而是补救做青不足的不二法门。其次,对于有些杀青没有杀透的茶,长时间的焙火过程,也能有效压制残存的酶活性,使茶叶品质更为稳定。

当然,如果把焙火仅仅理解成调试甚至“遮丑”,就未免失之偏颇了。一款茶底好、做青到位的乌龙茶,如果辅以恰当的焙火,就好像一位天生丽质的美女,又兼以精致的妆容一样,本就是一件锦上添花的美事。更何况,焙火还能进一步降低茶叶的刺激性,使茶性趋于平和,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也是较为合适的。

从来佳茗似佳人,而佳人淡妆浓抹总相宜。焙火程度实取决于个人之喜好,良好的做青基础结合适当的焙火工艺都能造就好茶。看似永无休止的做青与焙火所引发的品味争议,其中虽不乏话语权与利益之争,但归根究底,也是因为乌龙茶的工艺复杂又有趣,耐人寻味吧。


本文标题:做青VS焙火,乌龙茶的工艺之争 - 青茶_乌龙茶_乌龙茶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fenlei/wulongcha/11609.html

相关文章

  • 青茶有什么功效?

    如果只说青茶的话,可能多数都不懂什么是青茶,但是说乌龙茶,那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了。青茶是中国茶的代表茶。青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绿叶红边,泡出来的茶汤是透明的琥珀色,既有绿茶的鲜香浓郁,又有红茶的甜醇...

    乌龙茶
  • 青茶——清香与醇厚的完美结合体

    青茶的制法综合了绿茶和红茶制法的优点,叶底绿、叶边红,香味兼备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甜醇。青茶的制作工艺为经适度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干燥等独特工序加工。其中,做青工艺为青茶独有的制作工...

    乌龙茶
  • 乌龙茶分类大全,乌龙茶分为哪些呢?

    乌龙茶,亦称青茶,创制于明清时期。安溪茶农在绿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乌龙茶制法,先传入闽北、广东,后传入台湾,在日本乌龙茶也十分流行。乌龙茶的制茶师绝对是茶产业中最值得尊敬的“匠人”。不同品种火候...

    乌龙茶
  • 武夷岩茶中常说的“山场”你知多少?

    武夷岩茶中,茶友喜欢问来自哪个山场?茶友应该经常够听到牛栏坑、马头岩、莲花峰等名词,但背后是什么意思,你知多少呢?下边来科普下什么武夷山山场的"窝、洞、峰、岩、坑、涧、窠"。窝(wo)指洼陷的地方。生态...

    乌龙茶
  • 水仙肉桂怎么区分?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喝遍武夷岩茶的所有品种,还没有一个人喝遍所有山场出产的武夷岩茶。”这句流传甚广的话,很好的诠释了武夷岩茶庞大的类目体系。1942年著名茶学家林馥泉在武夷山调查武夷山中的...

    乌龙茶
  • 铁观音有何香型与工艺?

    铁观音由于工艺不同,香型不同,让好多茶友感觉有些乱,今天整理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茶友更好地理解铁观音。铁观音首先从香型上分成三大类,清香型铁观音、浓香型铁观音、陈香型铁观音,三个特点明显,清香型以花...

    乌龙茶
  • 如何冲泡武夷岩茶?

    俗话说,秋意浓,喝乌龙。每年秋冬时节,博山茶馆武夷岩茶新茶,上市的时候就到了。今年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武夷山核心产区的正岩水仙。位于”三坑两涧“的慧苑坑官窠。窠,是指一种地形。两山之间的一条狭长谷...

    乌龙茶
  • 武夷岩茶产自哪里?生长环境怎么样?

    产地介绍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区内面积70km2,即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的景区范围。武夷岩茶丹岩产区为武夷岩茶原产地域范围内除名岩产区的其他地区。武夷山...

    乌龙茶
  • 冻顶乌龙茶如何采制?有什么选购技巧?

    采制冻顶乌龙茶的采制工艺十分讲究,采摘青心乌龙等良种芽叶,经晒青、凉青、浪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反复的团揉(包揉)、复烘、再焙火而制成。冻顶茶一年四季均可采摘,春茶采期从3月下旬至5月下旬;夏茶...

    乌龙茶
  • 武夷岩茶工艺特点

    武夷岩茶(大红袍)深受人们赏识,在于它的品质优异和独有的“岩骨花香”。优良品质的产生,不外乎:一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二有丰富的适制乌龙茶的品种资源;三归功于独特精湛的制作工艺。其传统制作...

    乌龙茶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