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飘出茶油香 闽清三溪乡做强茶油产业

2022-12-20 阅读 :

冬日的福州闽清三溪乡,油香四溢。漫山遍野的油茶树结满果实,家家户户上山采收笑意盈盈。油厂里,风干的油茶籽一车接一车运入,一桶桶金黄的茶油运出,整个乡村都沉浸在忙碌的氛围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凭借着长年来对油茶的深耕,一个个致富带头人、老手艺人带着乡民们炼出“科技油”“致富油”“文化油”。如今,三溪茶油正飘香振兴路。

在高山上炼“科技油”

从三溪乡政府驱车,经过30多分钟的蜿蜒山路,就到了位于上洋村的白岩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闽清县唯一实现油茶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市级龙头企业。

这间高山上的厂房,每年冬天是这里最“热”的时候。“一到油茶果采收前夕,就有种植户来预定加工。”公司主管何希斌告诉记者。

走进厂区,经过前期加工烘干的油茶籽整齐堆放,两台立式的榨油机正在自动榨取茶油。从油茶果处理,到压榨出毛油、精炼、灌装,在白岩山,机械化生产贯穿了几乎每一环节,精炼设备年产能可达7000多吨。“可以满足全县的油茶加工。”何希斌说。

与传统家庭小作坊榨油相比,在这间厂房内,最大的不同是油茶果可以直接进场。

何希斌介绍,过去,从山上采收的油茶果要经太阳晒干后才能进入后续环节。“如久雨不晴,就影响了加工,油茶果还会产生霉菌病变。”

为破解天气限制,何希斌和几个合伙人研发了一套机械设备。油茶青果直接进车间,由机械完成剥壳、籽壳分离,籽进入烘干房热气烘干。“用机械代替人工,这样一来,免去了人力处理中的波折,生产效率可以提高70%,保持了油茶籽的新鲜度,保证了毛油的固有质量。”何希斌说。

与工艺升级改造相伴的是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在闽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由该厂生产的“白岩山茶油”达到了国家压榨油茶籽油的一级成品油标准,这也让油茶籽油能够走进更大、更高端的市场。

今年,白岩山油茶公司还携手福建师大化学与材料学院,研究出具有油茶籽油固有的滋气味的原香型油茶籽油。

在家门口炼“致富油”

眼下时节,山间的油茶果已采收完毕,村民郑东钗正忙着晒果榨油。“农忙时节,一个月帮工就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今年我们家种的3亩油茶果榨油按市场价也能增收几千元。”郑东钗乐呵呵地说。

在三溪,油茶种植是不少村民的营生之道,全乡现有油茶种植面积6000多亩。

好山好水育好果。三溪乡平均海拔365米,适宜油茶种植,远离工业区,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孕育出了绿色生态的油茶树和油茶果。

为了带动更多农户种植油茶增收致富,在创办白岩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之初,何希斌等就同省林科院等科研机构联系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高山上开辟了一片生态油茶种植基地,引入优质新品种——闽优系列进行培育推广。“这一品种的油茶果一果多籽,出油率更高,4公斤干茶籽可榨1公斤油。”何希斌说。

在白岩山茶油公司种植基地示范带动下,运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培育推广良种、基地示范引领、技术培训指导、代农户加工销售等方式,带动全县2600多户农户发展油茶生产,推动了全县油茶种植户扩大种植面积,促进农民增收1300多万元。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村民们在基地靠采收油茶果、管理油茶树增收,周边有些农户也开荒山,种起了自己的油茶树。”三溪乡上洋村村支书郑东勇说,越来越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致富。

在百年油坊炼“文化油”

在茶油产业加快迈向现代化的潮流中,三溪的溪源老油坊是一个特例。

走进溪源村,循着阵阵醇香,就到了溪源老油坊。油坊内,伴随着木质工具的吱呀声,工人忙得脚不沾地。

这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油坊,是闽清县唯一一家仍在使用传统技艺的榨油坊。坊内精巧紧凑,几座火炕、一架碾盘、一个锅甑,榨油所需的设备一应俱全。里面还摆着几只从民国时期留存至今的油桶,俨然一枚老油坊的“活标本”。

“更珍贵的是我们的榨油工艺。”作为油坊主,年近古稀的张宗明已和榨油打了30多年交道,和记者谈话间,他和几个师傅手底不停。从烘干、碾粉、过筛,到干蒸、包饼、挤榨,最后榨出的茶油金黄而澄澈。“这里面每道工序都有讲究。”

百年油坊沿用至今的榨油工序,与《天工开物》的榨油记载基本相同。2018年,溪源油坊的榨油技艺也被列为了市级非遗技艺。

把油坊里的老手艺守到今天,对于张宗明来说并不容易。“工人工资不高,留人难。”张宗明说,干了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的还是几位老伙计。“但祖传的老手艺,如果我们也不坚持,最后就只化作一个历史符号,太可惜。”

好在有人发现了这份难得的坚守。每年,都有来自各地的摄影师们来此取景,最多的时候,小油坊里架起了16台相机,最远的还有从东北来的摄影师,只为一览正宗的老油坊和古法榨油工艺。

眼下,溪源村正筹划着发展旅游产业,村里出资给老油坊修补了房顶、门窗,在周边修起了卵石休闲步道。张宗明期待,等到旅游产业做起来,老茶油的油香会飘得更远。(林瑞琪)

来源:福州日报


本文标题:深山飘出茶油香 闽清三溪乡做强茶油产业 - 茶叶新闻_中国茶叶新闻_国际茶叶新闻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zixun/xinwen/17522.html

相关文章

  • 云南澜沧促进茶旅融合 弘扬茶文化发展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高度重视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积极探索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逐步实现“茶业在旅游体验中增值,旅游通过茶产业添彩”的一体化发展目标,扎实做好澜沧茶旅融合发展文章。仙贡是澜沧景迈...

    茶叶新闻
  • 普洱各地“出大招”,奏响早春农忙“进行曲”

    普洱各地“出大招”,奏响早春农忙“进行曲” 连日来,思茅中心城区周边的茶园里春茶吐新芽,茶农正忙着开采。家住南屏镇曼歇坝村的茶农白华介绍,2021年春节前后,普洱市出现两次大范围降水,促使春茶发芽。据了解,今年春茶鲜叶价格略高于去年,最近几天每公斤价格在18元到50元之间。...

    茶叶新闻
  • 纪念世界茶籽化石发现40周年学术研讨会邀你共观贵州茶文化的前世今生
    纪念世界茶籽化石发现40周年学术研讨会邀你共观贵州茶文化的前世今生

    1980年7月13日,晴隆县碧痕镇新庄村云头大山海拔1700米的森林中出土一块特别的“石头”经国内众多学者专家鉴定确认为距今164万年以上的古生物四球茶茶籽化石这是迄今为止世...

    茶叶新闻
  • “太空茶”惊艳北京“两展一节” ——“太空的味道”受到首都市民热情追捧

    10月22日至25日,2020“北京国际茶业展、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安化黑茶(北京)文化节”(以下简称“两展一节”)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中国太空茶”系列产品成为展会新亮点和新焦点。据悉,“中国太空茶”是百余种中国航天...

    茶叶新闻
  • 茶韵流香 优雅绽放

    “叶嘉酬宾,乌龙入宫,春风抚面,乌龙入海……”近日,在南平市高级中学的茶艺工作坊里,老师陈舒带领着同学们学习乌龙茶茶艺,从悠悠茶香中感受传统文化,增强文明礼仪修养。在茶艺培训课上,陈舒老师围绕茶叶的历史,乌龙茶的品种,茶...

    茶叶新闻
  • 湖北英山茶企实现智能化自动生产

    “2022年出口势头良好,截止到今天已回笼资金330万美元!目前我们正加班加点对名优茶流水线进行调试,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1月13日,湖北皋陶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永祥一脸兴奋,该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技术人员抢抓...

    茶叶新闻
  • 2020年我国普洱茶产量、进出口情况简介及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我国普洱茶产量、进出口情况简介及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原标题:2020年我国普洱茶产量、进出口情况简介及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一、我国普洱茶发展现状普洱茶是以中国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在过去普洱茶一直是一种边销茶,但...

    茶叶新闻
  • 暴雨致3000吨茶叶被泡,茶企损失9000万元!

    受强降水影响,安徽歙县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不少企业受灾。近日,一个《歙县洪灾茶企3000吨茶叶被泡,损失9000万,负责人痛哭》的短视频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给这位受灾的企业主加油鼓劲。郑绍东是安徽歙县一家茶叶企业...

    茶叶新闻
  • 安徽大湾村因茶脱贫致富

    6月18日,在第十四届安徽茶博会上,2021首届安徽美丽茶村评选揭晓,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名列其中。大湾村地处金寨县中南部,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鬃岭脚下,总面积25.6平方公里,辖37个居民组、1032户、3778人。跟金寨县...

    茶叶新闻
  • 茶旅融合新实践 半山酒店落地普洱倚象山

    普洱倚象山半山酒店今年5月,备受关注的普洱倚象山半山酒店试营业暨云缦营汽车旅游营地开营,该项目是云南城投集团依托思茅区绿水青山、茶山云海等优质生态资源,以房车营地为切入点,以茶旅度假、茶田休闲、茶园采摘、研习...

    茶叶新闻
你可能感兴趣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