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铁壶的发展史:铁壶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

阅读 :

铁壶,亦称铁瓶。

煎茶道之煮水器也。因其拙雅的外形长期以来被日本皇室贵族及无数茶人说钟爱。时下铁壶已渐渐开始风靡到大陆及台湾地区。

日本铁壶的历史

铁壶来源于中国唐宋煮水器。日本铁壶最早可追溯至日本江户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之遥。时至今日除了南部铁器仍有持续创作与生产,现今备受关注的京都铁器,在昭和期间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变及战争而断绝,因此目前所见如龙文堂等铜盖系统的京都铁瓶至少都具数十年以上的历史。

在日本大约一千二百年前的平安时代,茶从中国传入,那时的茶道是发酵茶,主要由寺庙僧人当作药来使用。接着在镰仓时代(1192~1334年),一位法号荣西的僧人,从当时是宋朝的中国带茶种子到日本种植,本是多用作抹茶,后逐渐成为高官貴族等上流阶级之间流行的一种嗜好。

室町时代(1393~1467年)时期,因为喝茶是一种流行的嗜好,用来泡茶的道具逐渐发达,市面便出现了专门用來泡茶的茶釜,以关東的天明釜与筑前的蘆屋釜特別有名。

千利休

日本茶道是在安土,桃山時代(1576~1600年),由千利休正式确立的,那是出现了专门制作茶道用茶釜的“釜師”,在這些主要以京都地区为中心的釜師中,直到现在仍继续制作的是大西清右卫门家(至今十六代)。400年做一件事,且大西家族至今仍在坚守,令人佩服!

明治以後,以製造鐵瓶擁有極高評價的釜師,有加賀的宮崎寒雉(十代~十三代)、木越三右衛門(四代~六代)高岡的[金森太吉][畠春齋]等等。 除了上述地區,以大量生產鐵瓶而聞名的還有大阪,名古屋,高岡,山形,盛岡,水澤等地,個產地製鐵瓶名師輩出。

铁壶的起源还可以分成二个层面来探讨,分别是“前身器皿”和“原型器皿”。

前身器皿

当时有很多的陶瓷器皿正被流行使用,他们的外形与铁瓶有着很大的相似处。由于使用上的需要,铸造师开始模仿这些器皿的形状,制作铁瓶的想法由此萌生。

手取釜

手取釜又作手持釜,是一种具有出水口和桥式手柄的釜。手取釜由铁铸成,从外表看似一个很大的茶壶,一个小的手取釜和容量大的铁瓶的相似的。事实上,在日本的北部,大铁瓶有时就被当作一种为手取釜的水瓶使用。一般手取釜的容量大约是四公升,而一般大小的铁瓶容量约为手持釜的三分之一。手取釜第一次被记载约为1554年,为天明铸造师制造,具有出水口、手柄,形如一个土瓶。手取釜被当时的品饮者在茶道仪式中使用,外型具有天明的特征。

铫子

铫子一般是由铁铸成,但是也有少数是由铜和陶瓷做的。铸铁铫子始于正志时期(1392-1572),外观具有一个盖子和顶部的手柄,其特征则是釜身具有水平线与顶部开口,以及釜的底部具有三个铸铁的足点。

药罐

德国物理学家西门波立,在1665年为了抨击欧洲过度使用茶和烟草的评论。为了在书中列举图示,他画了中国和日本使用的茶具的图。这些图带有壶嘴和手柄的铜质茶壶,壶身下面都附加一个圆柱形的储水盘,放置于一个保持热水的茶具里。它是一种日本在各种场合会带上的茶具,例如旅游、野餐等。这种壶的上部和欧洲小号茶壶很相似。约1700年,被称为药罐的铜水壶在日本出现,但其并没有具备圆柱形可移动的蓄水盘。一般被放置于釜上,主要功能为水加热。

土瓶

江户时代早期(1600-1868),没有上釉的土瓶被用来装茶并被广泛使用;这种方式是从浸泡中医草药转变而来,主要使用在江户和京都两个当时日本重要的城市。土瓶在几个世纪以来都保持着茶壶的形状,并作为一般家庭使用器皿及餐具的重要功能。

原型器皿

在1750年左右,日本出现了大量之类形态的器皿,它们和铁瓶在形状上明显相似。从绳文土瓶和釜于形、料、工序等特征可发现,铸造师在创造铁瓶前夕,极有可能以此雏形为参考。

绳文土瓶

绳文土瓶有着典型的茶壶形状,由素烧的陶土制成,生产于古时期的日本。从日本挖掘出的最早铁壶,据说起源于绳文时代晚期(西元前2000-前200)。这些器皿已有茶壶的雏形,身形为球状。附桥形手柄及壶嘴。由于当时品茶文化还没有从中国流入日本,因此其功能可能是用于浸泡草药。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用无秞的陶制壶煎药是十分古老的方式,至目前这种方式仍然在使用中。在大和时代,被称为土师器的素烧无秞陶器,逐步演变成为接近陶瓷制品的形式。一些土师器与当代的茶壶有很明显的相似之处。从一些土师器中可以发现有煤灰的痕迹,藉此可以推定它们以前是装水的容器。绳文土瓶为第一种旧式土瓶,在日本其被认为茶壶族系的第一代。

釜的出现可以追究到中国唐代对于砖茶饮品的习惯,日本第一次出现则是于奈良时代(645-781)。釜从一个单纯作为装热水的家用陶器,发展到用于不同的目的。例如在十一世纪的日本,人们每天都会使用这种水壶,然而这并非为了存茶而特别制造的。当抹茶传到日本时,煮水的水壶仍为厨房用具。厨房里有个装锷的釜,作为防烟物,置于煮饭的泥制灶炉上。这种早期的样本,为传统类型,其后被认是晚期茶道釜的原型。有几幅起源于十三世纪的画卷,表明当时人们普遍接受品茶,但仍在厨房中进行。

十四世纪中期,品茶环境已有了改变,由厨房移到廊中(即厨房与客厅间的走廊)。将本来用于烧水,具有车轮凸缘的釜,放在走廊的风炉上。这种釜的两边都有一个盖子和环形圈,透过链条可以在壁炉上方使用。当时釜只是单单用于烧水,烧好后水就会被倒入另一个汤瓶内,釜的功能性与晚期的茶道有很大的不同。

芦屋区通常被认定为早期釜工厂建设的地方,后起的第二中心则在日本东部的江户区(关东地方)发展。根据西村铜谷于1700年写的《釜师》,最早的芦屋壶有五百年历史,来自关东地区的芦屋壶也有四百年历史。

随着东山时代(1435-1490)茶汤的兴起,这种水壶不再仅局限于烧水煮饭,并流行于茶道中。千利休(1521-1591)对其外型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他训练那些铸工让他们能按利休的方式制造釜。为了方便釜在茶室中烧水,他设计更小的尺寸,并明确的规定容量限制。直到利休时期,作为茶器皿的汤瓶开始消失。同时,釜制造工厂也在京都发展,在那里釜制造者们组织了一个釜的同业协会。特别在江户时代初期(1600-1868),人们对茶道的兴趣开始增加,京都的釜制造商们开始在这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1600年左右,有三个地方因铸铁壶而闻名:一、芦屋、筑前国省(现在福冈县)--生产俗称老式芦屋的釜。二、佐野天明町、下野国(现在枥木县)--生产一种老式天明釜。三、京都—生产一种老式京壶。以下探讨各地区的发展。

一、芦屋壶

在芦屋早期的釜制造商历史很难明确,但有两个因素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九州两边的芦屋市,比邻大陆地区,因此来往密集。铸铁的足迹不仅仅是在古坟时代(250-537),一开始先从中国经当时的韩国来往,后来更是直接经由九州与中国联系。其次芦屋有充足的铁原料。沿着海岸可以找到含铁的沙子,海岸后方山上的大片森林可以提供不可缺少的碳。镰仓时代(1185-1332)以前有不同的铁制品。例如厨房的釜和武器都是在福冈区制造。原平合战后的和平时期,带给当地人们安稳的生活,让人们把很多注意力放在了釜的制造上。

十六世纪初工业繁盛,早期芦屋釜的形状就是以中国釜为原型。老式的芦屋釜,特点就是宽而稳的轮廓;其后改良的一些新式釜有中凸起的边缘或翼(在日本称为錏羽或羽),而这些可能是由中国汉代(西元前206年-西元220年)壶上金属环衍生出来的。芦屋瓶的另一个特点是雕刻柔细,并有很低的锥形壶嘴。芦屋壶的环付为日本所有壶的形式奠定了基础,并与中国壶的形式接近。

除了芦屋自产的壶之外,还有很多来自日本其他地方的壶。例如越前、肥前、伊势、播磨、博多、岩美、天明、小田原等,这些地方都模仿芦屋壶颜色与设计。据说安土桃山时代间(1573-1599)芦屋壶的量产下降,并于1625年绝迹。这与京都壶的崛起有密切的关系。

二、天明壶

佐野天明町能称为釜传统的起始地之一,地理性和实用性具有极大的关联。1940年平将门起义(名为天庆之乱),他征服了在关东地区的几个省市,最后败于藤原绣乡。平将门的崛起吸引了许多来自京都与大阪之间的河内国铸造师,聚集于现代枥木县西南的足利市制造武器,其为韩国手工艺者的后代。天明壶被人们认为是韩国式壶的原型。其特点就是像早期的天明壶有三条壶脚。天明壶的特点是简约,没有特殊装饰,且壶嘴相对比较高。在日本受到了很高的关注。

三、京都壶

名越弥七郎,名越家第五代传人,堪称当时京都第一制釜名人。十六世纪初期,京都内的三条区组建立了釜制造者协会,当时于那里制造的釜称为“京釜”。京釜开始运用烧贯技术,当铸好壶之后,再放到火里,再用一个硬刷打整,使之有光滑好看的表面。同时也是为了将壶做出仿旧的外观,并生产了一个不带凸边缘(羽落)的壶。

名越岩肌铁瓶

十六世纪京釜变得格外出名,并且吸引很多铸造者来到这里。在釜会的铸造者从1543年的八个增加到1602年的六十七个。十六世纪的最后十年,日本进入到和平时期,对茶道用壶的需求日益增长,订单从京都暴增至芦屋与佐野。由于距离带来的不便,许多芦屋的铸造师被鼓励移民京都。这种趋势导致了后来芦屋和佐野釜产量的下降。

位于日本东北部的南部地区(现在岩手县),在铁质工业史上是一个特别的地方。除了沿河运输的能力,离西南只有二十公里的北川(山)那里发掘了含铁的原料,而离釜石市港口四十公里的磁铁河床是整个国家最大的地区。

早期历史记载了南部地区金矿的出现与洗铁技术之间的关系。有金矿的南部大名地区是很好的位置,不仅因为新的矿业技术增长财富,同时也因铸铁工艺对于战争的日趋重要,更因为1542年葡萄牙人将滑膛枪传进日本,并藉由中国制造者的帮助,于永禄时期(1558-1570)武器开始在南部生产。南部釜的制造据说始于1659年,其兴起的重要原因为二:一是因为第一个铁瓶就是由南部地区制造,其次是因为后期南部地区又将铁瓶改良,使其变得闻名全日本。因此大众开始把最大的目光放在这个区域,釜业的开创日趋兴盛。

这个时期有个重要的人物出现—小泉左卫门(小泉家族第三代),堪称今日南部铁壶的发明者。小泉家族世代都为京都的釜铸造师,和铃木、有坂皆为南部地位相当高的釜师。

关于南部釜生产的起源作了以下简单的整理:1625年,南部家族从藩迁移盛岗;1641年,来自甲州的铃木如岛与南部重直签订了契约。南部重直是家族的二十九代,对于艺术和茶画极为专业;1652-1655年,来自京都的有坂,据说是为天台神社制造神社铃铛,并在二户与南部家族间保持着联系。之后和南部家族签订了契约;1659年,小泉五郎七,小泉家族的第一代,其作为釜制造师与南部大名重直签订了契约。小泉五郎七来自京东,于森冈制造了第一个釜。

南部釜家族并非单一个体,与小泉、铃木等铸造师家族保持紧密联系。十七世纪中期开始为铸造师们支付费用的南部家族,逐步建立其重要角色。日本北部以盛岗为中心,因制釜逐渐闻名。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分类 茶的起源 茶的历史 茶叶百科 茶具批发 茶具品牌 日本铁壶 金属茶具

本文标题:日本铁壶的发展史:铁壶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 - 金属茶具_铁壶_日本铁壶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ju/jinshu/9333.html

相关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