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了解台湾茶

阅读 :

台湾乌龙的演变乌龙茶是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台湾人工繁植的茶树品种是从福建移植而来。就是人口也大多是福建人,语言、风俗、食衣住行都相同。制茶技术和方法早期也是和福建一脉相传。

台湾有诸多名茶,如乌龙茶、金萱茶、阿里山红茶、青心乌龙、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阿里山高山茶以及东方美人等。今天东然茶园带大家走进台湾,了解台茶。台湾茶之初期发展史,唯独乌龙茶发其光辉。其后,虽有后起之包种茶,继而走红之红茶,随后抬头之绿茶,但历经百年,乌龙茶犹仍稳占台湾四种茶叶外销之首位,永不凋谢,实乃台湾茶中之寿星。

台湾茶种类

台湾茶叶种类阿里山乌龙茶:产在台湾阿里山海拨1200米以上的高山茶区,纯手工精致,外观半球自然弯曲,青蒂绿腹,清高隽永,清雅花香,饮后齿唇留芳,回味持久,是经发酵茶中经典型代表,也是台湾高山、乌龙的代表品种。

台湾茶叶种类冻顶乌龙茶:产在台湾凤凰山支脉海拨800公尺以上的鹿谷茶区,纯手工精制,外观半球卷曲,入口甘醇,汤色金黄,滋味清新,具爽口活泼的花果味,是台湾清香乌龙茶的代表品种,也是茗仁茶艺馆的招牌茶种。

台湾茶叶种类翠玉乌龙茶产在台北桃园茶区,汤色碧绿清新,有果香,鲜爽甘醇,属于台湾轻发酵乌龙茶中中档代表品种。

台湾茶叶种类金萱乌龙茶:产在台湾南投嘉义等地,在台湾称台茶12号,具独特奶花香气软甜甘润,汤色金黄,是台茶中较受欢迎的优秀茶品。

四季春色产在台湾桃园及苗栗等地,汤清淡绿,幽香绵长,回甘久远,使用闻香杯品赏,天然花香浓郁,也是中档代表品种之一文文山包种主产台北文山茶区,发醇程度在15%-30%,成茶深绿色,自然卷曲,偏向条状,汤色金黄,清新花香,口感飘逸,是台湾茶代表品种,是茗仁茶艺馆的首选引入京城的台湾茗茶之一。

台湾茶叶种类青心乌龙茶:产地为台湾南投嘉义等地,青心乌龙是区别红心、黄心乌龙的一个品种,成茶青褐色,汤色金黄,甘醇香气,兼具喉韵是台湾普及乌龙茶的代表品种。

台湾茶叶种类桂花乌龙茶:以台湾乌龙茶为坯,添加鲜桂花多次窑制,既有台湾乌龙茶的真香实味,又带浓郁桂花香,具一定通气和胃作用,是茗仁茶艺馆的特色茶品。

台湾茶叶种类梨山乌龙茶:产于台湾海拔近2000公尺的梨山茶区,产量稀少,极其名贵,是台茶中的极品,轻发醇茶,精工焙制,汤橙明艳,高雅馥郁,芬芳清新,在台湾地区只供应行政官员享用。

杉林溪:产在台湾南投山镇,属阿里山支脉,海拨1200公尺,纯手工精制,茶汤金黄,亮丽,滋味甘醇,入口饱满,香气轻扬,是台湾高山茶的代表品种。奶香金萱茶以高山手工制金萱茶为坯,用喷雾法加入牛奶精华,奶香非常浓郁。

雾社茶:产于台湾中部雾社茶区,海拨1600公尺的高山上,产地终年浓雾缭绕,生长周期长,成茶产量稀少,带花果香,茶汤橙中带绿,入口清醇,回甘绵长。

台湾乌龙的分类依照其香味优劣,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即细腻花果香型、花果香型、老火香型、老火粗味型。形成青茶香味类型的不同,固然与茶树品种、原料老嫩等有关,但也与制茶技术以及制茶过程的天气因素有关。

台湾乌龙的存储

台湾乌龙茶在存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温度。存储温度能够影响到茶叶的氧化作用。温度越高的台湾乌龙茶变质的就越快。所以在存储台湾乌龙茶时候一般要低温冷藏,这样可以降低茶叶中成分的氧化过程。一般控制在零下五度左右。所以综上所述在存储台湾乌龙茶过程中,想要效果最佳且保存时间最长的话,东然茶园建议存储在冰箱里。


本文标题:一篇文章,了解台湾茶 - 茶的起源_茶的历史_中国茶史_世界茶史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shi/11215.html

相关文章

  • 茶道发展史纲

    茶道是以修行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

    茶源茶史
  • 安化黑茶历代大事件,你知道多少?

    安化黑茶以其特殊的陈香韵味,一直以来受到不少茶友的追捧。对于爱品茶的人而言,安化黑茶是一种带有记忆沉淀的茶品,醇和甜滑,回甘持久,意犹未尽。因所经历的历史环境、树种、加工工艺各有不同,黑茶种类也多...

    茶源茶史
  • 白毫银针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在洞宫山上的一口龙井旁有几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很多勇敢的小伙子纷纷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回。有一户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志刚、志诚和志玉。三人商定轮流去找仙草。这一...

    茶源茶史
  • 茶枕的历史文化

    茶枕,又名药枕,有着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最早在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就有用茶叶装枕治疗失眠的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绿茶甘、寒、无毒,做枕明目。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以茶入枕,可通经络,可明目清...

    茶源茶史
  • 武夷岩茶有哪些史料记载?

    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清上明制茶法》载: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已栽制茶叶,中国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

    茶源茶史
  • 茶马古道的起源

    旧时,昌都沟通外地的人畜小道,是由人畜长期行走自然形成的。公元7世纪,吐蕃在青藏高原崛起。唐初,吐蕃南下,在中甸境内金沙江上架设铁桥,打通了滇藏往来的通道。宋代,“关陕尽失,无法交易”,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转移到西南。元...

    茶源茶史
  • 皖西黄大茶文化历史发展

    明代许次纾《疏》记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大江以北,霍山县茶生最多,名品也振于南(方);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区筒乘...

    茶源茶史
  • 白茶的传说

    传说,茶圣陆羽在写完《茶经》后,心中一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虽已尝遍世上所有名茶,但总觉得还应该有更好的茶,于是他后来也不着书,带了一个茶童携着茶具,四处游山玩水,寻仙访道,其实为了再寻找茶中极品。一日,他来到湖州府辖...

    茶源茶史
  • 仙都笋峰茶文化历史

    北宋道书记载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二九洞天","天道林泉"。唐天宝七年,缙云山的独峰山一带有缤纷彩云回旋,彩云所到之处乐声悦耳,山林增辉,唐玄宗闻奏,即敕封为"仙都"。其风光宜人,主景观有七十二奇峰,二十九名洞,十八处古迹,尤其...

    茶源茶史
  • 中国古代的人们是怎么饮茶

    饮茶习俗经历了咀嚼鲜叶、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做饼、炒青散茶,乃至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红茶等多种茶类的发展过程。茶叶何时真正成为饮料,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但是至少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茶叶就...

    茶源茶史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