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书全集 The Collected Works on Tea

阅读 :

茶书是记载茶叶的典籍总称。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茶书全集》是中国古代茶事的汇编。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由喻政编刊。初名《茶书》。后人改称《茶书全集》。全书分仁、义、礼、智、信五部,仁部包括唐陆羽《茶经》、宋蔡君谟(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熊蕃《北苑贡茶录》、熊克(应为赵汝砺)《北苑别录》和黄儒《品茶要录》6种;义部包括明顾元庆《茶谱》、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明陆树声《茶寮记》、宋陶谷《荈茗录》、唐张又新《煎茶水记》、明徐献忠《水品》、唐苏廙《汤品》、明陈继儒《茶话》等8种;礼部包括明屠本畯《茗笈》、王嗣奭等的《茗芨品藻》和田艺蘅的《煮泉小品》3种;智部包括明张源《茶录》、陈师《茶考》、屠隆《茶说》、许次纾《茶疏》、罗廪《茶解》、龙膺《蒙史》、徐《别记》和《茶谭》等8种; 信部收他自己选辑的《茶集》1种。全书实际共收录26种茶书。

喻政事迹见《茶集》提要;该书前有万历壬子(1612年),周子夫序,谢肇及癸丑(1613年)喻政自序。周序曰:“喻政之甚嗜茶,而澹远清真,雅合茶理。方其在留京为司马曹郎,握库钥,尽以其例羡,付之杀青。所刊正诸史志,辨鲁鱼,订亥豕,列在学宫,彼都人士进将尸而祝之。今来福州,复取古人谈茶十七种,合为‘茶书’,正之虽非茶癖,抑灭书淫矣。”

谢序曰:“吾郡侯喻正之先生自拔火宅,大畅玄风,得唐子畏烹茶卷,动以自随,入闽期月,既已勒之后矣,复命徐兴公裒鸿渐以下“茶经”、“水品”诸编合而订之,命曰:“茶书。”喻政在自序中也说:“爰与徐兴公广罗古今之精于谭茶,若隶事及之者合十余种为‘茶书’。”可知此书系与徐兴合力编纂。

关于《茶书全集》的版本,有明代万历壬子(1612年)谢肇淛序刊本和万历壬子周子夫序,万历癸丑(1613年)喻政自序刊本两种,前者常称为“甲本”,后者称为“乙本”。乙本在甲本的基础上作了不少增补,现藏南京图书馆的丁丙八千卷楼旧藏《茶书全集》即是乙本;甲本在国内未见,而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有藏。

甲本分为元、亨、利、贞四部分,元部包括《茶经》、《茶录》、《东溪试茶录》、《北苑贡茶录》、《北苑别录》、《品茶要录》6种;亨部为《茶谱》、《茶具图赞》、《茶寮记》、《荈茗录》、《煎茶水记》、《水品》、《汤品》、《茶话》8种;利部包括《茗笈》上下,《品笈品藻》、《煮泉小品》3种;贞部为《茶集》附《烹茶图集》,1种(其中“烹茶图集”有目无文)。共计18种茶书。

乙本分仁、义、礼、智、信五部分,其中仁、义、礼三部分与甲本同;智部为《茶录》(张伯渊)、《茶考》、《茶说》、《茶疏》、《茶解》、《蒙史》上下、《别纪》、《茶谭》18种;信部为《茶集》附“烹茶图集”,(其中《茶集》内容与甲本迥异,目题为“茶集”,文中则题为“茶事咏”,后题作者为“温陵蔡复一”),共计27种。

该书原名只《茶书》二字,周、谢二序及喻政自序中也均作《茶书》,其总目中亦载“茶书目录”、“全集”二字估计为后人所加。

《茶书全集》保存了不少茶书,有些只有此刊本,有些是初版,流传至今,弥足珍贵。但该书对某些茶书的编删增补未加说明,且校勘欠精,是其不足。


本文标题:茶书全集 The Collected Works on Tea - 茶艺_茶道_功夫茶_茶艺师_茶艺培训_茶艺表演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yi/14715.html

相关文章

  • 正确泡茶13个流程,新手从零开始学泡茶的步骤
    正确泡茶13个流程,新手从零开始学泡茶的步骤

    正确泡茶的13个流程为:净手赏具、烫杯温壶、马龙入宫、洗茶、冲泡、春风拂面、封壶、分杯、玉液回壶、分壶、奉茶、闻香、品茗。 第一道:净手赏具 净手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

    茶艺茶道
  • 茶具的使用方法及功能

    茶具的使用方法及功能茶具介绍:一、电随手泡用来烹煮活水。随手泡就是电水壶,现代人大多没条件在家里实现什么“竹炉汤沸火初红”,随手泡方便又干净。二、茶海用来盛放茶具。茶海是一种适应茶的冲饮流程,与古老的根艺家...

    茶艺茶道
  • 中国茶道四大流派之贵族茶道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一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求其极,很违情肯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茶虽为洁品,但当它的功能...

    茶艺茶道
  • 喝茶时切勿做这些失礼的事情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媒介,中国人喜欢以茶会友,但是这小小的茶桌礼仪却蕴含着大学问,大家最好都能了解一二,才不会闹笑话。1:茶倒七分满,茶桌上喜欢说一句“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

    茶艺茶道
  • 茶道的生命力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道大行”的时代。幽丛隐逸山野的“自然之茶”,到了唐代成了“‘茶之为用’‘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人性化了的“文化之茶”。清初顾炎武《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秦取蜀...

    茶艺茶道
  • 浅谈茶与佛的关系

    自古以来茶一直受到僧侣的欢迎和推崇。僧侣公认为茶有“三德”,一是坐禅可通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轻神气;三是为“不发”(抑制性欲和平心静气)的药物。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戒荤...

    茶艺茶道
  • 源于中国的茶道又失于中国

    饮茶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朝时就率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

    茶艺茶道
  • 茶道文化 茶文化的本质

    茶道文化儒道佛教与茶 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三家思想的统一形成了今天中国茶道精神,“道”一般是指事物的来源、本质和规律。中国茶道是指饮茶过程中的技艺、美学观点以及茶礼仪中的哲理和道德原则。三教合一,以儒家思想为...

    茶艺茶道
  • 敬茶之礼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有客来敬茶之礼。随着茶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茶道、茶礼、茶艺已经通过不同的表现渗透到了寻常百姓家。特别是南方一些省市,很多家庭在家里不仅开辟了一个别致典雅的茶室,而且功夫茶具、各类名茶...

    茶艺茶道
  • 茶道之礼概念

    茶道文化,茶道乃以“品”为主的饮茶艺术之结晶,它显示高雅、表达礼仪、象征友谊、反映素质、表现自我,茶道之形成于盛唐。台湾陆羽茶艺中心蔡荣章先生认为,茶道指品茗的方法、功能及其意境。茶文化专家丁文先生在《中国...

    茶艺茶道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