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道家理念

阅读 :

一、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二、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五、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茶叶的种类 茶的历史 茶马古道 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茶道文化 中国茶道 日本茶道 茶道知识 茶文化知识

本文标题:茶之道家理念 - 茶艺_茶道_功夫茶_茶艺师_茶艺培训_茶艺表演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yi/5184.html

上一篇:古今茶道 下一篇:茶道荟萃

相关文章

  • 源于中国的茶道又失于中国

    饮茶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朝时就率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

    茶艺茶道
  • 茶道文化 浅谈中国茶文化

    茶道文化 浅谈中国茶文化茶文化知识之茶道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

    茶艺茶道
  • 日本茶道的四规七则

    茶道是日本人接待宾客的一种特殊礼仪。日本人饮茶的风俗最早是由中国传入的,后来广泛流行于民间。如今日本的茶道人口约达1000万,将近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严格程序和规则...

    茶艺茶道
  • 日本传统茶道的基本知识,在日本体验茶道时需要注意的礼节
    日本传统茶道的基本知识,在日本体验茶道时需要注意的礼节

    何谓日本的传统茶道?在日本,比如花道,书道,合气道等,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可习得其中精髓及文化的,多称为「道」。不仅仅是学习技能,也是在磨砺精神。也正符合「道」的意思。其实茶文...

    茶艺茶道
  • 中国茶艺的由来

    中国最早的茶道萌芽是期晋代开始至茶道大行的唐代,尚无茶艺表演的专职,但唐代因陆羽善于烹茗被太守请去试茗,与现在的茶艺表演却有相似之处。宋代,人们兴起斗茶,卖茶水的人也相互间试论高低,乃至运匕成象,被时人称为“茶百...

    茶艺茶道
  • 茶禅相融 一物一心不相离

    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史传记载,东晋僧人,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将茶与姜、桂、桔、枣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汤)助修。随着华夏文明之发展,演...

    茶艺茶道
  • 中华茶艺演示(二):乌龙茶茶艺

    一、用具:1.宜兴紫砂壶一对2.龙凤变色杯一套3.茶荷一个4.茶道器一套5.茶盘一个6.开水瓶两个7.电随手泡一个8.茶巾两条9.香炉一个10.香一支11.茶叶每壶10—15克 二、基本程序:1.焚香静气,活煮甘泉2.孔雀开屏,叶嘉酬宾3.大...

    茶艺茶道
  • 中国茶道中的禅语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  一、无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

    茶艺茶道
  • 茶道用具,你备齐了吗?

    1.置茶器① 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② 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③ 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④ 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⑤ 茶擂:用...

    茶艺茶道
  • 日本茶道:固化的禅意

    喝茶,在日本已经上升为一种严谨的艺术,更通过茶道达到一种悟禅的境界。到日本的第一站,不是东京,也不是北海道。大船清早停在了鹿儿岛,经过环海的美丽公路,翠绿的岛屿徐徐展开。街上人很少,大部分的年轻人都跑到了东京、大...

    茶艺茶道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