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 - 茶桌上的艺术

阅读 :

茶席就是茶桌上的艺术,以素雅,简洁为主。席主,也就是泡茶者,会根据当天的主题、茶叶品种、品茶者等等,去设计、布置相应的茶席。 

我国唐朝,大唐盛世,四方来朝,威仪天下。茶,就在这个历史背景下,由一群出世山林的诗僧与遁世山水间的雅士,开始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悟道与升华,从而形成了以茶礼、茶道、茶艺为特色的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至宋代,茶席不仅置于自然之中,宋人还把一些取型捉意于自然的艺术品设在茶席上,而插花、焚香、挂画与茶一起更被合称为“四艺”,常在各种茶席间出现。

茶席布置的三大要素:照明艺术,光线是满足人的视觉对空间、色彩、质感、造型等审美要素进行审美观照的必要条件;音乐的选播,音乐的选播在茶席布置中至关重要。一间没有音乐的茶室,是没有灵气的茶室;一套没有配乐的茶艺,是没有神韵的茶艺;茶具组合,茶具组合及摆放是茶席布置的核心。古代茶具组合一般都本着“茶为君、器为臣、火为帅”的原则配置,即一切茶具组合都是为茶服务的。

茶知识 茶叶知识 茶叶保存 茶叶百科 茶叶小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的泡法 饮茶文化 茶具品牌


本文标题:茶席 - 茶桌上的艺术 - 茶艺_茶道_功夫茶_茶艺师_茶艺培训_茶艺表演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wenhua/chayi/6784.html

上一篇:什么是煎茶法? 下一篇:茶桌上的礼仪

相关文章

  • 日本茶礼茶道之美

    茶礼中透视出的是“敬”的人情之美。珠光茶“上粗相,下律仪”,茶具虽然不需精致,但礼仪须体现的是谦和之心。茶道“四规”之一“敬”指人需有敬人与事的心,切勿虚荣自大。举办茶会之前,在仪式上日本的茶道有烦琐的规程,主...

    茶艺茶道
  • 品茶还需一颗平和心

    中国人爱茶,就像西方人爱咖啡一样。喝茶也有一定的讲究,每次喝茶,特别刚买回来的茶叶,不同心态在品的感觉上是不同的,这就是聚祥春茗茶培训部杜老师反复强调的喝茶心态的重要性,如果心情不好,喝什么茶就没了滋味,而好心情是...

    茶艺茶道
  • 绿茶常用感官审评术语

    绿茶是我国广泛生产和消费的一大茶类,花色、规格繁多,与其他国家相比,在我国使用的、表述绿茶感官品质特征的审评术语是最多、最全面的。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审评术语能够在多个审评因子的表述中出现,且部分...

    茶艺茶道
  • 茶道的礼仪

        一、容貌 每个人的容貌非自己可以选择,天生丽质是靠父母的遗传之福,但并不一定能做到艺美。正如俗话说:聪明面孔笨肚肠,有的人由于动作的协调性及悟性水平很低,给人的感觉是紧张,并不觉得美。而有的人虽相貌平平,但因...

    茶艺茶道
  • 中国茶道传入日本,离不开隐元高僧和卖茶翁

    无论铁壶、银壶还是其他茶道具都是为了饮茶服务当然也有收藏的乐趣,其实日本茶道具的流行并不是崇洋媚外。这个和到日本买马桶盖是大不相同,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复古。日本抹茶道来源于中国的唐宋 ,煎茶道来源...

    茶艺茶道
  • 茶道中的道家理念

    一、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

    茶艺茶道
  • 茶禅相融 一物一心不相离

    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史传记载,东晋僧人,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将茶与姜、桂、桔、枣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汤)助修。随着华夏文明之发展,演...

    茶艺茶道
  • 中国茶道的内涵与禅语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一、无"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

    茶艺茶道
  • 中国茶道四大流派
    中国茶道四大流派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贵族茶道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

    茶艺茶道
  • 福建茶艺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有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比《茶经》早300余年,着名的莲花峰及其莲花茶构筑了一道独特的侨乡茶文化风景线。建茶、斗茶在宋元二朝蔚然成风,明清时期,茶叶创新增多,开创...

    茶艺茶道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