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属于什么茶?有哪些历史渊源?

阅读 :

正山小种,又称拉普山小种,属红茶类,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1989崇安撤县设市,更名为武夷山市)桐木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由福建武夷山深处当地茶农于明朝中后期机缘之下创制而成。后来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了工夫红茶。

历史上该茶以星村为集散地,故又称星村小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出现正山茶与外山茶之争,正山含有正统之意,因此得名。茶叶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有着非常浓烈的香味。因为熏制的原因,茶叶呈灰黑色,但茶汤为深琥珀色。正山小种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受原产地保护。

名字由来

“正山小种”红茶一词在欧洲最早称WUYIBOHEA,其中WUYI是武夷的谐音;在欧洲(英国)它是中国茶的象征,后因贸易繁荣,当地人为区别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人工小种或烟小种)扰乱市场,故取名为“正山小种”,“正山”指的是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独具桂圆汤味的统称“正山小种”,“正山”既指正确正宗的意义,而“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

历史溯源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就像一块保留地,内涵隽永却又无声无息。明朝中后期,世界红茶鼻祖——红茶就诞生在桐木关。

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发展经济,减轻民众负担,下旨罢造团茶,改贡散茶,一向以团茶龙凤饼著称的武夷贡茶,在改制散茶时,因其制作散茶的技术落后,生产出来的散茶品质低劣,走入了有史以来最低谷。从清代周亮工的记载:“前朝不贵闽茶,即贡茶亦只备宫中盏之需。“可以看出当时改制散茶后,武夷茶处境的尴尬。

明朝中后期的某年(1568年),在采茶的季节,有一支军队路过于此,晚上驻扎于今天的桐木村,当地茶农未曾见过如此动乱场面,当天已采摘的茶青没有来得及制作茶叶,第二天已经发酵。为了挽回损失,茶农以当地马尾松干柴进行炭焙烘干,并通过增加一些特殊工序,以最大程度保证茶叶成份。

制成的茶叶运往镇上销售,本是无心之作的茶叶,却受到大量茶客的欢迎与喜爱,接下来订单逐年增多,需要整个桐木都全力生产此种茶叶,才可勉强满足市场的需求,也使得桐木远近闻名。

16世纪末17世纪初(约1604年),正山小种被远传海外,由荷兰商人带入欧洲,随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并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风尚。自此正山小种红茶在欧洲历史上成为中国红茶的象征,成为世界统饮名茶。

正山小种红茶最辉煌的年代在清朝中期。据史料记载,嘉庆前期,中国出口的红茶中有85%冠以正山小种红茶的名义,鸦片战争后,正山小种红茶对贸易顺差的贡献作用依然显著。

在正山小种红茶享誉海外的同时,福建的宁德、安徽的祁门等地也开始学习正山小种红茶的种植加工技术,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技艺也逐渐地传入国内各大绿茶、泉城绿、泉城红、乌龙茶、产区,最终形成了如今闻名全国的工夫红茶。

明末时期,崇安县令为重振武夷茶,引进先进的制茶技术,“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松萝法“是当时绿茶炒青的制茶法,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制茶技术。武夷山在引进”松萝法“后,却出现了另一种情况:武夷山的茶农采摘茶青的时间,往往集中在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

大量堆积的茶青未能及时处理,自然萎凋后,有些会在堆积中发酵,而萎凋后的茶青炒制后,再烘干,会出现茶汤色变红的现象。也可以说,正山小种红茶技术的发现,是一个巧合过程。

正山小种红茶繁荣于17世纪,美尤克斯《茶叶全书》的“茶叶年表”记述,1705年,爱丁堡金匠刊登广告,绿茶(GREENTEA)每磅售十六先令,红茶(BLACKTEA)三十先令。

英传记作家玛丽返蓝尼夫人记当时茶价为红茶(BOHEA)二十至三十先令,武夷(BOHEA),中国福建省武夷(WU-1)山所产的茶,通常用于最好的中国红茶(CHINABLACKTEA)。

由于正山小种红茶茶味浓郁、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远销英国、荷兰、法国等地。老茶师、英国人诺顿夸奖说:“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

英国17世纪著名诗人拜伦在他著名的长诗《唐璜》里写道:“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的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称正山小种红茶为武夷红茶,给予富有文学浪漫色彩的赞评。

1734年崇安县令陆延灿著《续茶经》中即称:“武夷茶在山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茶之上又有小种……”

19世纪70年代远销欧美各国,年产量2。4万担之多。后因战事频繁,产量逐减,至1949年产销几乎绝迹。50年代后才得到恢复和发展,最高年产量达2万担左右。正山小种红茶又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国内外消费着面前。

振兴

正山小种红茶在桐木关延续了四百年的传奇。桐木关便是红茶鼻祖百年传奇的载体之一。

2005年以前,正山小种红茶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而言,只不过是一种红茶而已。其发源地桐木关在众多的中国茶村中并无太多的特别之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山小种红茶每公斤售价不足20元,山上茶园荒芜,生产工艺濒临失传。

在正山小种红茶处于最低谷时,仓库里积压着上百万元的茶叶无人问津,茶青无人采摘,制茶季节几乎闻不到茶香,有的村民甚至改种毛竹。但就是那看似普通的几万颗茶芽彻底地改变了桐木村、彻底地改变了正山小种红茶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2005年,村民在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工艺基础上研发出的金骏眉,更是带动了整个红茶产业的发展,掀起了中国红茶的复兴。


本文标题:正山小种属于什么茶?有哪些历史渊源? - 红茶_红茶的功效与作用_红茶的种类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fenlei/hongcha/2043.html

相关文章

  • 云南野生古树滇红茶

    云南野生滇红茶,也叫野生古树红茶,属滇红茶,是选用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凤庆、保山、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的三百年以上野生乔木古茶树鲜叶为原料。先经萎凋,揉捻,发酵,等工序制成。成品茶除具有特优滇红...

    红茶
  • 解码紫娟红茶:滇红之外的一场红茶革命

    紫娟,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2004年采用单株培育法选育的一种珍稀茶树品种:紫芽、紫茎、紫叶,特征稳定。为中小叶种,叶身薄而叶脉不明显。花青素含量高,每100克紫娟茶至少蕴含2.7g花青素,为目前茶叶中唯一...

    红茶
  • 白琳工夫茶与政和工夫茶有什么区别?如何储存?

    与政和区别政和工夫产于闽北,以政和县为主。全县山林茂密,气候温和,雨理充沛,土壤浓厚微酸性,茶树生长繁茂。政和工夫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外形条索紧结结圆实,内质汤色红浓,香...

    红茶
  • 自然偏爱正山小种

    这一次我们,一起去寻找世界最美妙味道的源头,东经117度,北纬27度,海拔1300多米,参天古树,苔藓毛竹,世外桃源,缓慢悠远。令世人迷恋的神奇口感,来自于此,武夷山桐木村。中国茶叶最具标志性原产地之一,国家级自然...

    红茶
  • 祁门红茶的“成茶礼”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精制"工艺,那祁红的精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01.什么是茶叶精制?鲜叶经过初步的加工成为对应茶品的毛茶,但一般还不能算作可以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的"商品茶";商品茶需要"标准化",除高档...

    红茶
  • 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贮藏金骏眉红茶?

    品质再好的茶叶,若不妥善加以保贮,也会很快变质,颜色发暗,香气散失,味道不良,甚至发霉而不能饮用。为防止金骏眉吸收潮气和异味,应减少光线和温度的影响,避免挤破碎,损失其美观的外形。几种简单的贮藏法...

    红茶
  • 金骏眉是最顶级的红茶吗?有哪些特点?

    近年来,红茶炒作之风盛行,金骏眉就是其最突出的代表之一。今天,想和你说说这个号称“最顶级的红茶”的金骏眉,真的就有那么好吗?金骏眉是正山小种中最高端的茶叶,采用茶叶中最精细的部分制作而成,条索纤细,三...

    红茶
  • 金骏眉是什么茶?关于金骏眉命名的由来

    金骏眉究竟是什么茶?如果你尚不清楚,不妨一起来看看。金骏眉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原料采自海拔1500~1800米的高山,结合了正山小种红茶加工工艺,是创新之作的新品种红茶。金骏眉干茶外形条...

    红茶
  • 坦洋工夫有何特点?怎样制作?

    产品特点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首,久已闻名于国内外茶叶市场。其主要品质特点为:外形条索紧细匀直,叶色润泽,净度良好,毫尖金黄,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醇鲜爽,醇甜、有桂圆香气,汤色红亮,叶亮红明。工...

    红茶
  • 什么是祁红茶的“拼配”?有什么特点?

    了解祁红,大部分人可能还是从世界三大高香红茶这个名字开始的,祁红工夫同乌瓦红茶、大吉岭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的红茶。品祁红重在品饮其恰到好处的涩感和宜人的口感,滋味有条不紊、沉着稳健,平衡与...

    红茶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