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也分八大门派!

阅读 :

鹿苑毛尖,属黄茶类,产于湖北省远安县鹿苑寺。

黄茶是中国特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唐朝时就成为贡品,但真正大量生产发展是一九五四年以后。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从炒青绿茶中发现的。黄茶的制作与绿茶相似,但多一道闷堆工序。由于闷堆,茶叶发酵,故属于发酵茶类。其得名于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而叶色变黄,因此具有黄汤黄叶的特点。有代表性的黄茶具有茶身黄,汤色黄,味甘鲜爽的特点。黄茶制造历史悠久,有不少名茶都属此类。

黄茶按制茶原料老嫩分为:“黄芽茶”:湖南洞庭湖君山银针、四川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

“黄小茶”: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毛尖。

“黄大茶”:安徽金寨、六安黄大茶、湖北英山黄大茶和广东大叶青茶、安徽的霍山黄大茶。

01.君山银针

产地湖南、属芽茶,因茶树品种优良,树壮枝稀,芽头肥壮重实,每斤银针茶约2.5万个芽头。君山银针风格独特,岁产不多,质量超群,为中国名优茶之佼佼者。其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汤色橙黄明净,香气清纯,滋味甜爽,叶底嫩黄匀亮。根据芽头肥壮程度,君山银针产品分特号、一号、二号三个档次。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时,可以看到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观,最多可达三次,故君山银针有“三起三落”之称。最后竖沉于杯底,如刀枪林立,似群笋破土,芽光水色,浑然一体,堆绿迭翠,妙趣横生,历来传为美谈。且不说品尝其香味以饱口福,只消亲眼观赏一番,也足以引人入胜,神清气爽。根据“轻者浮,重者沉”的科学道理,“三起三落”是由于茶芽吸水膨胀和重量增加不同步,芽头比重瞬间变化而引起的。

02.蒙顶黄芽

产地四川,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扁直,色泽微黄,芽毫毕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匀齐,为蒙山茶中的极品。

03.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以注册商标“北港”命名,属黄茶类,产于湖南省岳阳市北港。

毛尖茶采制工艺:北港毛尖鲜叶一般在清明后五六开开园采摘,要求一事情毛尖原料为一芽一叶,二、三事情毛尖为一芽二、三叶。抢晴天采,不采虫伤、紫色芽叶、鱼叶及蒂把。鲜叶随采随制其加工方法分锅炒、锅揉、拍汗及烘干四道工序。

北港毛尖的品质特征:外形呈金黄色,毫尖显露,茶条肥硕,汤色澄黄,香气清高,滋味醇厚,甘甜爽口。

04.君山银毫

君山银毫,以注册商标“君山”命名,为黄茶类针形茶。唐宋时,以其形似鸟羽,称黄翎毛、白鹤翎;清代,因其有白色茸毛,称之为白毛尖。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君山岛。

银针茶的采制工艺:每年清明前三、四天开采鲜叶,以春茶首摘的单一茶尖制作,制1公斤银针茶约需5万个茶芽。其制作工艺精湛,对外形则不作修饰,务必保持其原状,只从色、香、味三个方面下工夫。经摊青、杀青、初包、复烘、摊凉、复包、足火等到工序,历时72小时。制作特点为杀青、烘焙均以较低温度进行;杀青动作须轻而快,既适度又避免断毫脱;烘包发酵时用桑皮纸包裹,历时长达60小时。近几年来改“杀青”为“蒸青”,提高了芽头在杯中的竖起率。君山银针,独具韵味,其成品外形芽头茁壮,坚实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素有“金镶玉”之美称;内质毫香鲜嫩,汤色杏黄明净,滋味甘醇甜爽,叶底肥厚匀亮。

如若以玻璃冲泡,则别有一番奇美景象;当以沸水(稍待落滚)注入杯中时,芽头开始冲向水面,几分钟后,茶芽徐徐下沉,由横卧渐渐悬空竖立,沉浮起落,往复三次,趣称“三起三落”;所泡偶尔留于芽尖,如誉喙含珠;最后茶芽竖于杯底,似鲜花笋萌发,刀枪林立,茶形与激发色交相辉映,茶香四溢,丽景飘然。

05.沩山毛尖

沩山毛尖,产于湖南省宁乡县水沩山的沩山乡。

沩山毛尖的制作工艺: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无残伤、无紫叶的鲜叶,经杀青、闷黄、轻揉、烘焙、熏烟等工艺精制而成。其中熏烟为沩山毛尖的独特之处。

成质:外形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透亮,松烟香气芬芳浓郁,滋味醇甜爽口。叶底黄亮嫩匀。

06.鹿苑毛尖

鹿苑毛尖,属黄茶类,产于湖北省远安县鹿苑寺。

鹿苑毛尖的工艺与茶质:于每年清明前数日至谷雨间采茶,标准为一芽一、二叶,要求鲜叶细嫩,匀齐、纯净、不带鱼叶、老叶。经杀青、炒二青、闷堆、拣剔和炒干等工序。其中闷堆是形成鹿苑茶特有品质的重要工序,茶坯堆积在竹盘内,拍紧压实,上盖湿布,闷堆5至6小时,促其色泽黄变。其成品外形色泽金黄(略带鱼子泡),白毫显露,条索环状(环子脚),内质香气持久,滋味醇厚甘凉,汤色绿黄明亮,叶底嫩黄匀整。

07.蒙山黄芽

蒙山黄芽,以蒙山牌注册商标名世(蒙山黄芽与古今名茶蒙顶黄芽为同一品种,因生产厂家注册商标不同,故茶名有“山”与“顶”之别),产于四川省名山县蒙顶山山区。

蒙山黄芽的采制工艺:以每年清明节前采下的鳞片开展的圆肥单芽为原料,经过一杀青、两色黄、一堆放、三复锅、二烘焙等制作工艺。

蒙山黄芽的品质特征:芽条匀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全毫显露;汤色黄中透碧,甜香鲜嫩,甘醇鲜爽;叶底全芽嫩黄。是黄芽类名茶极品。

08.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因用细嫩芽叶、经闷黄工序制成,故此得名。属黄茶类极品名茶。产地分布于该县大化坪金鸡山的金刚台、金鸡‘土+当’、乌米尖、漫水河与金竹坪等地,以金刚台所产品质最佳。

采制工序:每年谷雨前3至5天拣山开园,采摘期10多天,专采最细最嫩幼芽,并保持新鲜。经炒青、做形、初包、初烘、摊放、复火等工序而成。

霍山黄芽的品质特征:芽叶挺直匀齐,色泽黄绿,细嫩多毫,形似雀舌;汤色明亮黄绿,带黄圈,叶底嫩黄;滋味浓厚鲜醇,甜和清爽,有熟板栗香,饮后有清香满口之感。 


本文标题:黄茶也分八大门派! - 黄茶_黄茶知识_黄茶的种类_黄茶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fenlei/huangcha/464.html

相关文章

  • 黄茶的冲泡方法

    黄茶评内质汤色以黄汤明亮为优,黄暗或黄浊为次。香气以清悦为优,有闷浊气为差。滋味以醇和鲜爽、回甘、收敛性弱为好;苦、涩、淡、闷为次。叶底以芽叶肥壮、匀整、黄色鲜亮的为好,芽叶瘦薄黄暗的为次。而...

    黄茶
  • 黄茶,从来珍稀而尊贵

    黄茶,似乎从来就是珍稀而尊贵的茶种。就像一位隐士,充满着智慧和荣耀,温热而有力。讲真,笔者以前对黄茶的了解也只是很浅显。认真学习,发现黄茶,真是一座金山,真是一个宝藏。源起之妙明代闻龙《茶笺》在记述...

    黄茶
  • 关于黄茶,你不知道的是这些!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黄茶按鲜叶老嫩芽大小划分,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芽茶鲜叶最为细嫩,于谷雨前后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

    黄茶
  • 为什么霍山黄大茶有锅巴香

    霍山黄大茶隶属于黄茶,特别之处在于它有浓郁的锅巴香,喝上两口就有种童年的味道,那么为什么会有锅巴香呢,这与它的制作工艺有关。霍山黄大茶最主要的加工序分为炒茶、初烘、堆积、烘焙。炒茶:是为了把茶叶中的水分弄走,破...

    黄茶
  • 北港毛尖茶有哪些禁忌?

    喝头遍茶:有的人泡茶会将头遍的水滤掉、喝第二道,这是懂喝茶的做法。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表面会有一定残留,所以头遍的水作为洗涤之用最好弃之不喝。空腹或饭前喝茶:空腹...

    黄茶
  • 黄茶中的君山银针?猜你没听过吧!

    中华十大名茶之君山银针,属黄茶。君山岛是湖南省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地处岳阳城以西15公里处,与岳阳楼隔湖相望,总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由大小不一的72座山峰组成。君山茶的茶园就围绕着座座山峰,宛如一条碧...

    黄茶
  • 如何选择好的黄茶,知道这几个方法就够了!

    黄茶具有清新细腻的风味,其名称则来自于其黄化过程所导致的略黄色泽。黄茶按其芽叶特点分为芽型、芽叶型和多叶型。在这三种类型中根据形态、产地等诸多因素又可以细分出许多不同种类的黄茶。如此繁多...

    黄茶
  • 霍山黄芽的制作工艺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该茶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霍山黄芽之所以有这么优秀的品质,这与它的制作工艺是分不开的,以...

    黄茶
  • 湖南名茶北港毛尖怎么样?品质特点如何?

    在古城岳阳,有一个水面面积达1200公顷的淡水湖泊,湖水清澈雅洁,漫延交错,在峰峦之间回叠,波映峰景,情趣盎然。湖岸多湾,港湾曲折,并有“一龙赶九龟”的地貌造型,这个湖叫做南湖,古代称为灉(读yōng)湖...

    黄茶
  • 蒙顶黄芽介绍及其冲泡方法

    黄茶这个类别,一直都是小众的。源于产区稀少,仅五省六县。加之,民国时期战乱频繁,国内依靠红茶、绿茶出口挣外汇,很多黄茶都失传。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多茶区绿改红,黄茶因产量稀少,除传统的君山银针、沩山毛尖...

    黄茶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