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黄茶,究竟为什么是黄茶?

阅读 :

天一冷,又到了喝黄茶的时候,捧一杯热茶,让咱们再扒拉一下黄茶的来历,为什么,它要被叫做“黄茶”呢?

茶的历史

明朝许次纾的《茶疏·产茶》中有记述:“天下灵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共宝爱。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筒,趁热便贮,虽只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

这与现在皖西黄大茶制法以及特点十分接近,可以说,明代中后期以前,就已有黄茶的生产了。

品质特征

按照鲜叶原料的嫩度,黄茶可以分为黄小茶和黄大茶。细嫩芽叶制成的统称为黄小茶,多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茶等;用粗老原料制成的,称之为黄大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或一芽四五叶。

霍山黄芽

霍山黄芽,有人将之归入黄小茶,其实更多的时候,被人们归入绿茶的范畴。

霍山黄茶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锅巴香”。

加工工艺

黄茶虽然是由绿茶制法演化而来,但在加工技术与绿茶却有不相同。其中在杀青到干燥的过程中,加入了闷黄的工序。比如徽之元的霍山黄茶制作工艺,在杀青之后,还分为了初烘、初闷、复烘、复闷……在反复的闷黄过程中,茶叶的品质成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茶多酚的降低,氨基酸含量的增加,滋味逐渐变得醇和。


本文标题:霍山黄茶,究竟为什么是黄茶? - 黄茶_黄茶知识_黄茶的种类_黄茶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fenlei/huangcha/127.html

相关文章

  • 君山银针茶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ldq...

    黄茶
  • 霍山黄芽制作与品鉴

    霍山黄芽茶属于直条形黄芽茶产于安徽省霍山县的大化坪一带。以金竹坪、金鸡山、金家湾、乌米尖等地所产品质最佳。霍山自古产茶,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述:“寿春之山(霍山曾隶属寿州)有黄芽焉,可...

    黄茶
  • 蒙顶黄芽大师和他的极品川茶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在蒙顶山各类名茶中,让茶客心心念念,渴望品尝的,莫过于可称之为其中极品的蒙顶黄芽。在蒙顶山上记者遇到的黄芽炒制大师刘思强,向记者讲述了他与黄芽的故事。“蒙顶黄芽在过去是...

    黄茶
  • 黄茶|如何辨别黄茶的真伪?

    黄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中的低调贵族。我们日常生活中喝得多的通常也是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还有近几年炒得火热的白茶,但黄茶就像是一个自我隐匿起来的仙人,很少有人能触及到它的真容,但黄茶凭其自身的...

    黄茶
  • 广东大叶青有什么品质特点?

    大叶青为广东的特产,广东茶农创制的名茶。其产地为广东省韶关、肇庆、湛江等县市。广东大叶青为属黄茶类。广东大叶青制法是先萎凋后杀青,再揉捻闷堆,这与不同。杀青前的萎凋和后闷黄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青...

    黄茶
  • 远安鹿苑茶简介:乾隆皇帝御赞的“好淫茶”是什么茶?

    远安鹿苑茶属微发酵黄小茶类,其加工环节上独特的焖堆技艺,在湖北全省是唯一,在全国也极为罕见。鹿苑茶出产在距湖北省远安县城鸣凤镇西北7.5公里处的鹿苑村。鹿苑茶制作技艺,以远安县旧县镇鹿苑村为主要...

    黄茶
  • 北港毛尖的制作工艺

    首先要更正的一点是,北港毛尖是一款黄茶,并非绿茶,许多人可能一听到毛尖二字,就会联想到鲜绿的嫩芽,就会先入为主的认为是绿茶,其实许多叫毛尖的,很有可能是黄茶噢,接下来,我们聊一聊北港毛尖的制作工艺。1、采摘:清明后几天开...

    黄茶
  • 平阳黄汤茶属于什么茶?有什么历史革沿?

    平阳黄汤茶,属于六大茶类黄茶类中的黄小茶,是中国四大传统黄茶之一,与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知名黄茶齐名。原产于浙江平阳、泰顺、瑞安等地,品质以平阳北港朝阳山所产为最佳,故名“平阳黄汤”。其历史悠久...

    黄茶
  • 如何选购北港毛尖

    现在茶市场鱼龙混杂,茶叶质量难以下手辨别,北港毛尖也是一样,许多商家以次充好,消费者们面对茶叶也是一头雾水,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心,以下有几个选购北港毛尖的小技巧分享给你们。看色泽北港毛尖的色泽一般都较清新,呈嫩绿或...

    黄茶
  • 黄茶|黄茶是如何产生的呢?

    黄茶,想细说,可又不知从哪里说起。今天就随便谈谈吧。黄茶的产生黄茶的产生时间与早期制作情况,明代许次纾《茶疏》有所记载:“顾彼山中不善制法,就于食铛火薪焙炒,未及出釜,业已枯焦,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笥...

    黄茶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