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点茶”之美

阅读 :

图为南宋刘松年《碾茶图》局部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清泉,烹活水,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这首南宋咏茶词,写的是宋代流行的“茶文化”。

考古资料显示,在西汉早期,饮茶已出现。在汉景帝阳陵里,发现尚未腐烂的茶叶。既然汉初茶已出现于宫廷,此前在民间应该已有加工饮用。茶曾作为药饮存在,和五谷杂粮一起煮食,故南北朝前就有茶粥一词。这种习俗到了陆羽写《茶经》的盛唐,仍在民间流行。

流行于宋朝的点茶法在晚唐已经出现。煮茶是投茶入锅,而点茶是将茶粉先放进茶盏中,然后再分步加入沸水,用茶筅击打。往茶盏里加水,用一种瓶,类似现在的壶,唐代叫汤瓶。在出土的唐代晚期长沙窑汤瓶中,瓶身书“茶瓶”二字。

五代时闽王和两宋宫廷的贡茶基地设立在建州北苑,就是今天福建省建瓯市东凤镇的凤凰山下。这一地区的茶树加工出来的茶适合点茶,在斗茶中,往往独占鳌头。

关于如何点茶、点茶的比赛方式以及斗茶的评判标准,蔡襄的《茶录》和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记载比较详细。两宋留下的与茶相关的著作和文章,基本上都与北苑贡茶有关,涵盖了产地、采摘、加工、鉴别、饮用和器具等方面。蔡襄曾担任福建路转运使,这个职务要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北苑贡茶,名目繁多,代表了不同等级。从五代的蜡面、研膏,到宋初的龙凤团,到蔡襄的小龙团,再到宋徽宗时代的龙团胜雪,等级越多,耗费越大。蔡襄推出的是小龙团,是当时最高级别的贡茶。

从宋人传下的茶书中,我们基本能完整了解宋人的茶叶加工程序,分为采摘、拣茶、蒸茶、榨茶、研茶、造茶(成型)、过黄(烘干)。看似简单,实际每个环节都比较复杂。

根据《茶录》和《大观茶论》复原的点茶程序,比制茶程序还多。首先对茶进行处理,要炙茶,即烤茶。然后是用砧椎椎茶,把茶放进木臼中初步捣碎。接着用茶碾碾茶,用石磨磨茶,进一步细化,接近面粉的细度。

点茶分为两个动作,一是注汤,二是击拂。点就是击拂,换成通俗说法,点一碗茶来,就是打一碗茶来。点茶的第一步是调膏,根据盏的容量,投入一定比例茶粉后,先用稍低温的水,将茶粉调成糊状,就是所谓的膏。之后再注汤6次,每次的数量和位置都配合以轻重缓急不同的击拂手法。击拂是宋人用工具搅动茶膏的专用动词,可理解为我们现在的“打”。

点茶的评判标准是色、香、味。色,面色鲜白,蔡襄以青白为上,而宋徽宗以纯白为上,代表了宋代不同时期的标准。香,为馨香四达。味,为甘香重滑,为味之全。甘是回甘,需香落于汤中,口齿留香,重是滋味厚重,滑是不苦不涩。

宋代的建安,除了出产贡茶,还出产被认定为贡茶最佳伴侣的兔毫盏。这是一种铁灰色胎黑釉带银灰色竖条纹的盏,后人又称为建盏。之所以用黑釉兔毫盏斗茶,除了胎厚保温,更重要的是茶色白,黑白对比,便于观察茶面优劣。

点茶之事,在宋徽宗时代到达巅峰。传世的辽宋金元时期的绘画有不少饮茶场景,如南宋刘松年的《碾茶图》,直观记录了当时点茶用具用品的造型,可以和文献以及出土的文物相印证。

南宋时期,点茶也由日本来杭州径山寺的僧人传到了日本,演绎成日本后来的抹茶道。明初,朱元璋下令罢供团茶,改贡散茶,从此点茶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与点茶相关的文化依然随处可见。

作者:福建省尔雅茶文化史博物馆馆长


本文标题:品味“点茶”之美 - 茶知识_茶叶知识_茶叶百科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chazhishi/2238.html

相关文章

  • 普洱茶里最香的部分竟然是它

    紧压茶、散茶、茶膏,这些是普洱茶不同的外型变化。一般茶友在挑选的时候,往往喜欢条索清晰、芽头多的,看起来清爽。现在小编要告诉你,这不是一个正确的认知。你忽略了的一个重要组成,它才是普洱茶里最香的。它,就是普洱茶茶...

    茶知识
  • 什么是“金花”?

    对普洱稍有了解的茶友,看到“金花”这个词汇应该是不陌生了,那么“金花”到底是什么,对人体有害还是有益呢?普洱茶上的“金花”是通俗的叫法,更为专业而严谨的称呼是冠突散囊菌,而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有益菌,在茶...

    茶知识
  • 饮茶后要注意清洗茶杯

    冬季一杯热茶可以驱散寒意。但喝完茶后,很多人却没有洗茶杯的习惯。喝茶虽然有益健康,但不勤洗茶杯而产生茶垢会影响身体健康。没有喝完或放得时间较长的茶水暴露在空气中,茶叶中的茶多酚与茶垢中的金属物质会发生氧化...

    茶知识
  • 泡茶时用什么水最好?

    水为茶之母,了解水质是泡好茶第一个要件,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茶汤品质的好坏,水质不好就难以展现出茶叶的特性以及色、香、味。水质分软水、硬水,所谓软水就是喝起来很顺喉、爽口;硬水就是滑动不良,刺激喉舌。目前水又可...

    茶知识
  • 大红袍到底是什么茶?

    大红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武夷岩茶中算得上是“茶中状元”。产于福建生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有“茶中之王”的美誉。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中国十...

    茶知识
  • 茶凉了以后为什么不好喝?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很多茶友在喝茶的时候,都会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高温冲泡后放置得久的茶汤凉了之后,颜色变得浑浊,滋味没那么好了,这是为什么呢?那么这凉了的茶喝了之后,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呢? 今...

    茶知识
  • 如何区分新茶与陈茶?
    如何区分新茶与陈茶?

    首先,可以按照茶叶的光华分辩新茶和陈茶。绿茶光华翠绿碧绿,汤色黄绿敞亮;红茶光华乌润,汤色红橙泛亮,是新茶的标识表记标帜。茶在储藏过程中,由于构成茶叶光华的一些物质会在光、...

    茶知识
  • 绿茶冲泡全攻略,春茶季绿茶尝鲜不可少

    正值春茶陆续上新之际,新茶尝鲜可要懂得如何冲泡绿茶。下面为大家推荐冲泡出一杯好喝绿茶的方法。冲泡技巧以玻璃杯为例:1.水温:一般推荐80℃至85℃,具体温度不好把握的情况下,壶容量(1-2L)可烧开后静置1~2...

    茶知识
  • 六大茶类是哪些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茶叶历史悠久,茶叶种类达到上千种,为了更好的区分茶叶,中国把茶叶分为六大类,那么六大茶类是哪些,每类茶叶又包含哪些呢,今天和大家来分享下。 安徽农大陈椽教授的“六大茶类分类系统”中以茶多酚氧...

    茶知识
  • 200一斤的茶叶算不算好?两百一斤的茶大概属于什么档次的茶叶?
    200一斤的茶叶算不算好?两百一斤的茶大概属于什么档次的茶叶?

    在一些人看来,茶叶大概有低中高三个档次之分。一般来说,市场售价在300~500元一斤的茶叶被大多数人定义为中档茶,低了便是低档,高了便是高档。不过也有人认为,茶叶每斤价位在200~1000块钱的才算是中档次的。这是因为,不同茶...

    茶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