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是红茶吗?(鉴定你是否茶叶小白的两道测试题之二)

2020-06-13 16:05:46 阅读 :

“大红袍是不是红茶?肯定是红茶啦,不是红茶它能叫大红袍?”

“大红袍名字带个红字,茶汤是红的,茶叶上还有红边,这不是红茶还能是什么茶?” 

甚至还能听到茶铺老板跟顾客这么介绍:“武夷大红袍,红茶之中的极品!大红袍这种顶级红茶,以前是朝廷的贡茶,只有皇帝才有机会喝。”

……

你们这么说,有没有考虑过大红袍的感受!!!

按照这逻辑,革命导师马克思、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还有法国总统马克龙都是中国人喽,因为他们都姓马。

其实,很多茶叶小白都不知道,大红袍虽然名字里有个“红”字,但是它并不属于红茶,而是正宗的乌龙茶!

为什么大红袍是乌龙茶?

为什么说大红袍是乌龙茶呢,这还是得归因到中国茶叶的分类方法。

我们在定义一种茶叶属于什么茶类,并不是按照茶叶的颜色,也不是根据地域或者茶树的品种,而是根据茶叶的制作工艺。

乌龙茶是一种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其制作工艺糅合了绿茶和红茶的特点,需要经过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五道主要的工序。制作出来的茶叶绿底红边,茶色明亮乌润,汤色黄亮,味道上兼具了绿茶的清香甘鲜和红茶的浓郁芬芳。

红茶则是属于全发酵的茶类,鲜叶是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烘培→复培等工序加工制出的茶叶。因其茶汤的颜色和茶叶的叶底均为红色,故被称为红茶。

因为大红袍是按照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的半发酵茶,自然也就属于乌龙茶。
 

为什么大红袍会被误认为是红茶?

除了大红袍这个茶名具有极大的迷惑性,大红袍与红茶在外观、汤色等方面,也有些许相似。

同时由于以前受茶树繁育技术的制约,被公认的大红袍茶树仅仅是在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产量少,价格高,特供显贵,普通人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对大红袍是只闻其名,未见其实,因此一直被误以为是一种红茶。

大红袍的普及一直要等到20世纪80年代,大红袍茶的母树扦插繁育成功,之后红袍二代才横空出世,迅速市场化。数十年经营之后,大红袍才享誉海内外,并成为武夷岩茶的代名词。

 
四两武夷山大红袍与尼克松访华的故事
  
关于大红袍,有一段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段故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主席送了尼克松四两大红袍。
 
收到礼物之后的尼克松很是不解,“为什么只有四两?”
 
周恩来总理知道尼克松困惑之后,立刻解释道:“总统先生,主席可是把'半壁江山'都送给您了!”
 
尼克松听了更加困惑不解:“What! 四两茶叶就是半壁江山,这也有点太夸张了吧?”
 
周恩来指着大红袍对尼克松说:“武夷山的大红袍,是中国历代皇家贡品,一年产量只有八两,主席送了您四两,正是“半壁江山”呀!”
 
尼克松总统听完才恍然大悟,顿时倍感荣幸。
 
而这四两武夷山大红袍,也就成为了中美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
 
周恩来总理所言非虚,一点都不夸张。
 
大红袍母树所在位置
 
1980年以前,大红袍母树只有三棵,位于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岩壁之上,在产量好的年份也只能产出几百克茶叶(不到1斤),其金贵程度可见一斑。
 
这三棵大红袍母树,现在已经被联合国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2006年起,大红袍母树茶叶正式禁止采摘。
 
母树大红袍最后一次采摘是在2005年5月3日,采摘下的茶叶制成20克的大红袍,由武夷山市政府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
 
现在当地政府除了派遣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对大红袍母树实行科学管理,建立详细的管护档案,日常还有武警巡查保护。
 
由此可见,当年尼克松总统能拿到四两大红袍,是何等的尊贵待遇。
 
 
 
大红袍名字的来历
 
关于大红袍名称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
 
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进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武夷山天心岩永乐禅寺的一位和尚,取来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
 
后来,丁显考中状元,前来致谢,问及茶叶出处。得知之后,脱下状元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此树故得“大红袍”之名。
 
离开时,状元还用锡罐装取了大红袍带回了京城。
 
丁显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朱元璋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
 
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了皇家的贡茶。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都会身穿大红袍,并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

 
微信扫一扫关注茶缘公众号
因 茶 结 缘,以 茶 会 友


本文标题:大红袍是红茶吗?(鉴定你是否茶叶小白的两道测试题之二) - 茶缘微信公众号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zimeiti/chayuan/351.html

相关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
茶缘
茶缘致力于传播茶文化,分享茶知识。
让我们因茶结缘,
一起品茶、学茶、交流茶,
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茶友!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