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缘带你轻松读懂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第七篇:白茶

2020-06-14 17:02:20 阅读 :
【原文】

白茶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格不及。

 
【注释】

条:细长的茶树枝。

敷[fū]阐[chǎn]:舒展散开。

莹薄:光洁轻薄。

盖非人力所可致:大概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盖,语气词,多用于句首。致:求取,获得。

正焙:指建安北苑、壑源专门生产贡茶的官焙茶园,也即是北苑贡茶的核心产区。

胯[kuà]:亦作銙[kuǎ],古代附于腰带上的扣板,有方形、圆形等形状。宋代用以作计茶数量的量词,常用于指片茶、方茶、饼茶的数量。

芽英:精华的茶芽。

汤火一失:蒸青和焙火稍有闪失。

运度得宜:这里指制茶时要精心把握。

昭[zhāo]澈[chè]:明净光亮。

玉之在璞:被包在原石中尚未雕琢出来的美玉。璞[pú],指包藏美玉的原石。

他无与伦也:是其他茶叶无法比得上的。

浅焙:指最接近北苑、壑源等正焙茶园附近的外围茶园,和外焙相比,其品质和位置都更接近正焙。相当于山寨货中的A货。

品格:指茶的品质和规格。

 
五色鹦鹉图
宋徽宗赵佶 五色鹦鹉图 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译文】

白茶是一个独特的品种,与普通茶叶不同,它的枝条舒展散开,芽叶嫩薄且光洁透明。白茶是在山崖林圃之间偶然自发长出,不是人工可以栽培得到的。专门生产贡茶的北苑正焙茶园里生长有白茶树的不过四五家,每家也只有一、两株,最多只能制造出两、三块茶饼而已。白茶树生长出来的茶芽数量不多,非常难于蒸茶和烘焙。蒸茶和烘焙的时候只要有一点小失误,茶饼的品质就会变得和普通茶树品种所制成的茶饼一样了。所以制造的时候必须精心细致,把握好汤火的程度,这样子制成的茶饼里外明净光亮,就像包在原石中的美玉,是其他的茶叶无法与之相比的。最接近官方正焙茶园的外围茶园中也会有白茶树,但是茶的品质和规格都比不上官方正焙茶园的白茶。
 
【解读】

在学习本篇的时候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大观茶论》中宋徽宗所说的白茶,并非我们今天常说的六大茶类中的白茶,而是宋代福建建州(今建瓯市)北苑一种野生的小品种白化变异的白叶茶树。这种茶与别的茶树不同,芽叶嫩薄、光洁透明,并且极其稀少,完全是大自然偶然生长出来的,无法通过人工栽培所得。用这种白茶制作出来的茶汤白净,符合宋代点茶对“茶色贵白”的审美需求,所以特别受宋徽宗的喜爱。白茶在宋徽宗时期,成为当时的第一名茶。

在《大观茶论》之前出现的茶书,宋代宋子安所写的《东溪试茶录》(成书于1064年)里,也有对此种白茶的记载:“茶之名有七:一约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 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 

不过我们要了解一点,无论是《东溪试茶录》还是《大观茶论》,里面所讲的白茶与我们当代白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切不可混淆。

古代对于茶叶的分类和命名,主要是根据茶树的品种、茶叶的外观进行定义。古人所说的白茶就是因为茶叶的鲜叶颜色偏白、偏淡。

而我们今天对于茶叶的分类,则是根据制茶工艺的不同进行定义。

根据世界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主编的全国高校茶学教材《制茶学》中的六大茶叶的分类以及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对于白茶的定义指的是以特定茶树品种(白茶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生产工艺制成的茶叶。

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标准
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标准

因此,《大观茶论》中所说的白茶,更准确来说,应该叫“白叶茶”,如果按现在的茶叶分类来说,是属于绿茶,而非白茶的类别。

现在有不少茶企,出于市场宣传的目的,纷纷宣称自己卖的白茶就是宋徽宗《大观茶论》中所说的白茶。其中以安吉白茶和福鼎白茶的茶企宣传最甚,都宣称自己就是《大观茶论》中所说的正宗白茶。加上很多人都没有认真研读过《大观茶论》,在茶企的误导宣传之下,纷纷信以为真。

其实只要稍微考证一下历史,就能发现这些宣传实在是太过牵强附会。

比如安吉白茶,安吉白茶的生物特征确实符合宋徽宗《大观茶论》所描述的白茶树的外观形态。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说安吉白茶就是《大观茶论》中的白茶。因为安吉白茶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而北宋官方的御茶苑是在福建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北苑,两者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地方。这就有如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与中国古代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非常类似,但是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并不等于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样的道理。

而福鼎白茶,虽然是产于福建,但是福鼎白茶是根据白茶制作工艺而成的现代意义上的白茶,而宋徽宗《大观茶论》中所说的白茶,按照现代茶叶的分类方法,是属于蒸青绿茶。两者根本就是两码事,属于两个不同的茶叶品种。无论从茶类、产地、制作方法、发酵度、储存方法及口感等各方面也都与《大观茶论》中所说的白茶截然不同。

对于我们学茶的朋友来说,除了学习茶叶的品鉴之外,学习茶叶的历史与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了解茶史,就不会闹出安吉白茶、福鼎白茶是《大观茶论》中的白茶,或者电视剧中唐朝人拿着杯子喝茶,宋朝人拿着茶壶泡茶这类的笑话了。
 
相关阅读
茶缘带你轻松读懂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
茶缘带你轻松读懂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第一篇:地产
茶缘带你轻松读懂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第二篇:天时
茶缘带你轻松读懂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第三篇:采择
茶缘带你轻松读懂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第四篇:蒸压
茶缘带你轻松读懂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第五篇:制造
茶缘带你轻松读懂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第六篇:鉴辩

 
微信扫一扫关注茶缘公众号
因 茶 结 缘,以 茶 会 友


本文标题:茶缘带你轻松读懂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第七篇:白茶 - 茶缘微信公众号
本文地址:https://www.yinchaba.com/zimeiti/chayuan/362.html

相关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
茶缘
茶缘致力于传播茶文化,分享茶知识。
让我们因茶结缘,
一起品茶、学茶、交流茶,
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茶友!
网站栏目